霍则军

  • 艾灸可以治网球肘吗(视频)

    艾灸可以治网球肘吗
    艾灸对网球肘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治疗网球肘。部分患者气滞血瘀比较明显可以用艾灸,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艾灸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助阳的效果,网球肘局部瘀滞比较明显的患者,用艾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网球肘恢复有一定作用,兼有寒湿的患者用艾灸的效果更好。但是单纯用艾灸,治愈网球肘的难度较大。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是因为前臂伸肌的起点即肱骨外上髁,长期的前臂运动造成肱骨外上髁的反复牵拉,产生无菌性炎症,治疗主要以消炎、止痛为主。对于急性期网球肘局部疼痛、炎症较明显,可以采用针刺放血的方法进行治疗,而且一般取远端穴为主,到缓解期可以用局部针刺放血的方法。
    2023-08-03
  • 眼部刮痧能去眼袋吗(视频)

    眼部刮痧能去眼袋吗
    长期眼部刮痧对于去眼袋具有一定作用。眼袋形成是因为眼部气血循环较差,造成水湿或瘀血停滞,部分可能伴有黑眼圈。可通过刺激眼周穴位,如攒竹穴、丝竹空穴、外侧太阳穴以及四白穴、承泣穴等,均能较好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可加快眼袋水肿消退速度,且局部淋巴循环亦会加快,对于局部新陈代谢具有较好排泄作用。眼部周围刮痧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后,对消除黑眼圈亦存在一定作用。短期刮痧效果不明显,应坚持一段时间后即可观察效果。另外,眼部周围刮痧时需注意力度,若力度较小无法产生作用;若力度较大,可能导致刺激较强,易产生不适感,甚至可能导致面部淤青。
    2023-08-03
  • 近视眼针灸能治好吗(视频)

    近视眼针灸能治好吗
    近视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具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对于假性近视患者,针灸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真性近视患者进行针灸,仅能起到维持、减缓近视继续恶化的效果。针灸治疗近视一般以局部穴位为主,比如眼周的太阳穴、攒竹穴、睛明穴、鱼腰穴、承泣穴等,可以配合颈部的风池穴等以及颈部的夹脊穴等。部分患者可以针灸远端的穴位,比如足三里穴、合谷穴等,对于近视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针灸治疗近视,需要坚持治疗,如果仅治疗1-2次,通常没有效果。针灸治疗近视的频次不能过少,如果1周只扎1次,效果也不会太明显,治疗的频次一定要够。另外治疗疗程要足够长,仅扎2-3次效果比较差。如果是用针灸治疗近视,要注意可以配合耳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包括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等综合在一起,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2023-08-03
  • 中医如何治疗流鼻血(视频)

    中医如何治疗流鼻血
    如果发现鼻子出血,要先检查有无器质性疾病,如鼻子局部解剖异常、炎症,甚至恶性肿瘤。有的全身性疾病,如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出现鼻子出血,需对症进行治疗。除外器质性疾病,从中医角度看鼻子流血,可能属于血热或脾虚、气虚,可对症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血热导致的出血,通常用清热凉血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白茅根、藕节、金银花等具有清热凉血的药物进行调理。还可用针刺的方法,如针刺孔最穴,有一定止血治疗效果。如果是经常性、反复性出血,除外有器质性疾病后,判断可能因气虚、脾虚造成,气不摄血、脾不统血所致,属于虚性出血,要辨证进行治疗,以补气和健脾的方法进行调理。
    2023-08-03
  • 内庭穴准确位置和作用(视频)

    内庭穴准确位置和作用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也是足阳明胃经的第二个穴位,内庭穴在第2-3脚趾之间,在赤白肉际后边的凹陷中,大概在2-3脚趾之间的赤白肉际处,可治疗以下几种疾病: 1、内庭穴是胃经穴,主要以泻胃火为主。胃和脾有一定关系,脾属于阴,胃是阳,因此胃火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内庭主要是胃火应用的比较广泛,一般有胃火牙痛,即口舌生疮、牙痛,舌苔黄而厚腻、腹部胀满,属于典型的胃火牙痛、牙龈肿胀; 2、中医里讲胃不和则卧不安,胃火可以引起失眠,引起睡眠不踏实,这时也可以用内庭穴来泻胃火,调节失眠; 3、同时胃经从前额部一直到脚,凡是有火的表现,都可以用内庭来进行治疗。
    2023-08-03
  • 咽喉炎针灸哪些穴位(视频)

    咽喉炎针灸哪些穴位
    对于咽喉炎患者,可通过针灸以下穴位治疗:1、少商穴:属于肺经,位于拇指末端内侧缘,具有较好的消炎、镇痛作用。可先按压少商穴,使其局部产生充血降低痛阈,再使用采血片或三棱针点刺放血,对咽喉肿痛有较好的疗效;2、照海穴:位于内踝下凹陷中,对咽喉炎疗效较好;3、列缺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方1.5寸处;4、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缘;5、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方的凹陷中,进行点刺放血,对于急性咽喉炎效果较好。对于咽喉炎患者,除针灸以上穴位进行治疗外,通过刮痧大椎穴,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行间准确位置和作用(视频)

    行间准确位置和作用
    行间穴属于肝经穴位,也是肝经荥穴,主去肝火为主,在一二脚趾之间赤白肉际处,即脚趾缝就是行间穴,可以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行间穴是肝经荥穴,所谓“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所以行间穴对于火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又是肝经的穴位,所以主要作用是泻肝火。肝火如果较盛,如目赤、肝火上炎,有可能耳鸣、耳聋、口苦、舌苔黄厚腻,均为肝火上炎的表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用行间穴来治疗,一般可以用泻法来治疗; 2、脚趾局部疼痛麻木也可以用行间穴来进行治疗; 3、其它肝经疾病,如肝功能、肝疏泄功能不佳,也可以用行间穴来进行治疗。如患者脾气比较急躁、易怒,也可以用行间穴来进行泻肝火。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