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心

  • 什么是腰椎椎管狭窄CT特征(视频)

    什么是腰椎椎管狭窄CT特征
    腰椎椎管狭窄的CT特征主要为椎管内骨质横断面小于0.9cm。腰椎椎管狭窄在临床上属于一种间歇性跛行,主要表现为走一段路后,患者出现跛行。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腰椎椎管狭窄,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腰椎椎管狭窄,一般情况下,患者需通过CT检查以明确腰椎椎管狭窄属于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
    2023-07-30
  • 脉搏92次/分正常吗(视频)

    脉搏92次/分正常吗
    脉搏92次/分大致正常。正常情况下,心率和脉搏的次数大致相等,正常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对于92次的心率,首先要看是否为正常的窦性心率,如果是窦性心率92次/分,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不是正常的窦性节律,有可能是房扑、房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时就不是正常的心率。 因此,对于92次/分的心率是否正常,首先要看节律是否正常、是不是窦性节律,然后再看心率快慢、每分钟心率多少。虽然脉搏92次/分相对正常,但有时对某些患者来说可能偏快,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2023-07-31
  • 老年人房颤的治疗(视频)

    老年人房颤的治疗
    老年人房颤,主要治疗方式如下:1、转复窦律治疗:可用药物、电转复以及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让房颤消失,恢复成正常窦性心律;2、控制心室率配合抗栓治疗:若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成功率较低,或者即便恢复窦性心律,却维持不住,又会变成房颤等情况。可通过控制心室率治疗,让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有所限制,但需要配合抗栓治疗。因为房颤本身没有消除,容易在心房,尤其是在心耳处形成血栓。若血栓形成,会顺着主动脉流到全身各处,甚至会导致脑栓塞,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室心率的控制,必须和抗栓治疗同时进行。
    2023-07-31
  • 80岁老人心衰晚期临终症状(视频)

    80岁老人心衰晚期临终症状
    80岁老人心衰晚期临终症状不单表现在心脏功能衰竭方面,还会出现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比如消化系统、肾脏、大脑等。具体表现如下:1、心脏衰竭:心脏方面的衰竭表现为泵衰竭和右心功能障碍,泵衰竭即每分钟心搏量下降,右心功能障碍患者血压会持续偏低,导致外周主要脏器供血不足。肺淤血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呼吸困难,患者后期完全无法平卧,需要抬高床头,借助吸氧或持续呼吸机辅助治疗。长期淤血会导致外周出现浮肿,不单纯是双下肢水肿,还包括腰骶部、大腿、阴囊、颜面部甚至全身的浮肿;2、消化系统衰竭: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淤血,吸收消化功能比较低,且食欲比较差,长期会伴有营养不良的状态,比如低蛋白血症等;3、肾脏功能衰竭:由于血压下降且肾脏灌注相对不足,利尿剂的使用剂量不断增加,导致血肌酐水平升高,后期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状态;4、精神问题:患者由于长期低氧或其他供血问题,认知功能会下降,出现精神差、恍惚或者嗜睡状态。此外心衰后期可能会由于相关脏器功能衰竭,突然出现病情发展,比如生命体征快速下降,甚至存在猝死风险。
    2023-07-31
  • 心衰的指数是什么(视频)

    心衰的指数是什么
    心力衰竭指数分为狭义和广泛,狭义心衰指数称心指数,指的是每分钟心脏能把多少升的血射出,相当于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是心率乘每次心跳能射出的血容积。指数越低代表心衰越严重,但是心指数英文称CO或者CI,并不是便于使用的参数。现在更常用的是心脏彩超的射血分数,还有抽血化验的心房利钠肽,比如在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报告上会有射血分数,即EF值,正常范围是60%加减10%,50%-70%为正常范围。如果低于40%,称射血分数减低,50%以上称射血分数保存,40%-50%称中间值射血分数,代表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包括心房利钠尿多肽,即BNP或者NT-proBNP的指标,抽血化验结果越高,代表心衰越严重。临床还有心衰分级,称纽约心功能,分为Ⅰ、Ⅱ、Ⅲ、Ⅳ级,临床比较常用,心功能Ⅳ级最严重,卧位时也会有心衰的症状,而心功能Ⅰ级不影响正常活动,心功能Ⅱ级是重体力活动受限,心功能Ⅲ级是轻体力活动,也有心衰的表现。
    2023-07-31
  • 心率过快的治疗方法(视频)

    心率过快的治疗方法
    心率过快,即每分钟心跳>100次,又称为心动过速,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发烧、贫血、缺氧等均可造成窦性心动过速,对此仅需治疗原发病即可缓解心动过速。除此之外的心动过速,大多数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还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1
  • 心率和脉搏是一样的吗(视频)

    心率和脉搏是一样的吗
    心率和脉搏并不一样,心率是心脏搏动的频率,脉搏是作为血管搏动的频率。正常情况下心率和脉搏相等,但当心脏出现疾病的时候,心脏搏动不能传到外周,心率跟脉搏不相等。过去可通过每分钟心脏听诊数来检测心率,同时对照脉搏区别频率,而目前可通过心电图检查测心率,会更准确。对于房颤的患者,心率跟脉搏并不一致,心率会低于脉搏。
    2023-07-30
  • 哪些人不宜做核磁共振(视频)

    哪些人不宜做核磁共振
    不宜做核磁共振的人群主要包括: 1、患有幽闭恐惧症的人群:幽闭恐惧症患者进入密闭空间会产生恐惧; 2、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心脏起搏器属于电子设备,如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电子设备可能出现紊乱或停止; 3、装有胰岛素泵的患者:胰岛素泵含有金属成分并属于电子设备,患者不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4、体内有巨大金属移植物的患者:比如,早期髋关节置换为不锈钢质地,如患者进入磁场,可能会对自身及机器造成影响。
    2023-07-30
  • 核磁造影剂的副作用(视频)

    核磁造影剂的副作用
    核磁共振造影剂是一种钆剂,钆剂可能会在人体内残留,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但几率非常低,远低于碘造影剂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的几率。如核磁共振造影剂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面部潮红、呼吸加快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皮疹,严重者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患者出现过敏症状,需停止检查,并使用副肾素、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2023-07-30
  • 核磁共振和CT的区别(视频)

    核磁共振和CT的区别
    核磁共振检查是由原子核产生共振,通过共振产生射频,将所采集的信号通过放大器与图像采集系统形成一种影像,核磁共振可进行多层面、多切面成像。 由于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氢质子成像,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CT是通过X线穿透人体而形成断面成像,无法进行多方位成像,并且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射线损害;目前,CT检查均是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无需过度担心。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