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 什么是汤姆立克急救法(音频)

    什么是汤姆立克急救法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临床医学中没有汤姆立克急救法,有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用来对异物或食物意外卡喉窒息进行急救的方法。病人进食时出现食物卡喉窒息,一般会将一只手放到喉部,并可能伴有痛苦表情,以上就是海姆立克征象。需注意的是,此时不要叩击其背部,可能会使情况恶化。发现有海姆力克征象后,可以询问其是否卡到,若点头,则需立即实行海姆立克手法抢救,对于成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如下:\n1、施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双臂环绕其腰部。\n2、施救者一手握拳,拳头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以下和肚脐以上的腹部,施救者另一只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压迫其腹部,注意不能用拳击,不要挤压胸廓,用手上力量挤压,而不用双臂力量挤压。\n3、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为止。\n如果已经失去意识,可使其取仰卧位,施救者面对病人,骑跨在其髋部,双手交叠,将处在下面的手掌跟,放在胸廓以下、肚脐以上的腹部,用施救者身体重量,快速冲击、压迫其腹部,反复操作,直到异物排出为止。
  • 猝死能抢救过来吗(音频)

    猝死能抢救过来吗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猝死是否能抢救过来,要分两个方面看,即猝死的抢救时间和原因。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猝死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一般认为是由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而最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就是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目前临床研究认为,在发生室颤或心跳骤停后,如果在4-6分钟内没有给予心肺复苏,则预后会很差。如果在八分钟内没有给予心肺复苏,则几乎无法存活。因此,立即实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心跳骤停患者出现生物学死亡的关键,抢救是否及时,对于抢救结果非常重要。\n猝死的原因也决定着抢救结果,比如因电击伤造成的猝死,绝大多数可以抢救过来。如果是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或肺动脉栓塞造成的猝死,则几乎没有抢救过来的可能。所以,猝死能否抢救过来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综合分析。
  • 被电打了后怎么处理(音频)

    被电打了后怎么处理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被电打了临床医学称为电击伤,电击伤的急救可分为脱离电源、现场急救和治疗并发症三个步骤,主要分析如下:\n1、脱离电源:此步操作要争分夺秒,根据现场环境和条件采用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切断电源,或者使患者脱离电源。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即关闭电闸、切断电线、挑开电线、拉开触电者等,救治过程中必须注意施救者自身的安全。\n2、现场急救:电击伤现场急救是关键,一旦发现呼吸、心跳停止,应该立即现场行心肺复苏,并马上呼叫急救车。电击伤后患者可能存在假死状态,心肺复苏必须坚持不懈的进行,直至患者清醒,或者抢救彻底失败为止,不能轻易放弃。\n3、治疗并发症:电击伤患者应该连续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监测,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清离子,维持呼吸、血压稳定,积极防治脑水肿,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触电伤员应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护理方面,电烧伤的创面周围用碘酒、酒精处理后加盖消毒敷料包扎,并减少污染,电击后引起身体缺氧的患者比较多,可应用高压氧治疗,根据情况可考虑早期进行心理干预。
  • 芸豆不熟会中毒吗(音频)

    芸豆不熟会中毒吗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芸豆不熟会中毒,进食了不熟的芸豆后会发生豆角中毒。豆角又称菜豆角、扁豆、刀豆、肉豆等,豆角中毒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性毒素中毒,大多发生在秋季,常因进食大量贮存过久、烧煮不透的豆角所致。引起豆角中毒的毒素主要是豆素和皂素,主要分析如下:\n1、豆素:是一种毒蛋白,存在于各种食用豆类当中,具有凝血作用,需经过长时间的煮沸才能破坏。\n2、皂素: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并含有能破坏红细胞的溶血素,此种毒素常包含在豆的外皮当中。\n若进食放置了24小时或更久的豆角,其亚硝酸盐含量大量增加,还可能造成亚硝酸盐中毒。豆角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5小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头痛、头晕,部分患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出冷汗、四肢麻木、畏寒等。豆角中毒发病常急骤,但一般病程较短,预后较好,很少出现凝血和溶血现象,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 双侧瞳孔缩小见于什么中毒(音频)

    双侧瞳孔缩小见于什么中毒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双侧瞳孔缩小,最常见的药物中毒是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毒和吗啡中毒,主要分析如下:\n1、有机磷类农药: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中毒后会导致人体乙酰胆碱蓄积,出现胆碱能危象,其中胆碱能危象中的毒蕈碱样症状会导致瞳孔缩小,主要是由于副交感神经末梢过度兴奋引起,同时还会出现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的表现,比如恶心、腹痛、多汗、流泪、流涎、大小便失禁等,严重者可出现心率缓慢和肺水肿。\n2、阿片类药物中毒:如吗啡,轻度急性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或抑制,患者有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的感觉,伴有便秘、尿潴留、血糖升高、血压下降和脉搏减慢。重度中毒时有昏迷、瞳孔针尖样大小和高度呼吸抑制三大特征,当脊髓反射增强时,可出现惊厥、牙关咬紧和角弓反张,呼吸先变浅而慢,后出现叹息样呼吸或潮式呼吸,常并发肺水肿,之后发生休克,直至死亡。\n单凭瞳孔大小不能判断中毒的种类,需要根据病史和体征进行排查。
  • 吃河豚中毒有哪些症状(音频)

    吃河豚中毒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吃河豚中毒一般在进食后0.5-3小时内迅速发病,进展非常快,死亡病例的病程一般多在发病后4-6小时,主要分析如下:\n第一、胃肠道症状:出现的是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便血等。\n第二、神经麻痹症状:如口唇、舌尖、肢体末端麻木,甚至全身麻木、全身乏力,随后出现共济失调、眼睑下垂、肌肉软瘫、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电图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病例有呼吸表浅、呼吸不规则、言语不清、昏睡、昏迷,之后呼吸中枢麻痹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n河豚毒素毒性稳定,经炒煮、盐腌和日晒等均不能被破坏,属于已知的小分子量非蛋白质神经性毒素,具有箭毒样作用,其毒性比剧毒的氰化钠还要大1000多倍,致死量大约是7μg/kg,经常因为误食或烹饪不当食用后发生中毒,河豚毒素最主要的作用是导致人体神经肌肉麻痹、呼吸衰竭导致死亡。
  • 大出血是什么原因(音频)

    大出血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大出血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大出血的病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分为三大类,即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和妇产科疾病,主要分析如下:\n1、内科疾病:引起大出血最常见的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接着是各种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脏器出血。\n2、外科疾病:导致大出血的是各种外伤,比如车祸肇事外伤造成的动脉破裂,即使是小动脉破裂,也可以造成大量出血,还需要注意一些闭合性外伤或闭合性骨折,也可以造成大出血,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脾破裂、闭合性血气胸、骨盆骨折和股骨干骨折,典型的骨盆骨折发生时,失血量可达1000-1500mL。\n3、妇产科疾病:造成大出血最常见的是异位妊娠破裂,俗称宫外孕,还有产后大出血等。\n在临床实践中大出血会造成失血性休克,若不能及时发现,常会造成患者死亡。此外,有一些类型的大出血,比如动脉瘤破裂造成的大出血,即使发现及时,并全力救治,死亡率依然很高。
  • 有机磷中毒时代谢失常的神经递质是什么(音频)

    有机磷中毒时代谢失常的神经递质是什么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有机磷中毒时代谢失常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本质上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胆碱酯酶具有水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当胆碱酯酶受抑制时,造成乙酰胆碱水解障碍,乙酰胆碱大量堆积,然后作用于胆碱能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临床称为胆碱能危象。胆碱能危象会对人体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n一、毒蕈碱样作用:患者出现多汗、瞳孔缩小、流涎、腹痛、腹泻、二便失禁、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心率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并因肺水肿而死亡。\n二、烟碱样作用:患者有肌张力增强、肌纤维震颤、肌束颤动、心率加快,甚至全身抽搐,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n三、中枢神经系统效应:患者可出现头昏、头痛、眼花、软弱无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抽搐,可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n除了胆碱能危象外,有机磷农药还会造成身体的局部损害,比如过敏性皮炎、皮肤水泡或剥脱性皮炎。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患者,还可能会发生中间综合征和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
  • 预防中暑喝淡盐水还是糖水(音频)

    预防中暑喝淡盐水还是糖水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预防中暑应该喝淡盐水,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生活或工作,会随着出汗排出身体的一部分盐分。但喝水时一般只喝清水,当出汗量较大,清水摄入过多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被稀释,形成低钠血症,严重时会导致热痉挛。\n热痉挛是重症中暑的一种,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的强体力劳动之后。由于患者出汗过多、口渴,大量饮清水,但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液中氯化钠浓度明显下降,而引起四肢的自发性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双下肢双侧腓肠肌,也就是双小腿,常伴有肌肉疼痛、腹部绞痛和呃逆,体温大多正常。血液化验检查可发现血钠和氯化物降低,热痉挛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如果不加处理,会发展成劳力性热射病。但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和环境的患者,则不宜补充盐水。这些人群在中暑时,往往是失水和失钠同时出现,多数表现为高钠血症,应该以补充清水为主。
  •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音频)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讲解医师:郭峰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
    如果发生心跳骤停时,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为了判断心跳骤停的出现,比较可靠的临床征象是意识的突然丧失,伴有大动脉的搏动消失,大动脉一般指的是颈动脉或股动脉。如果意识和动脉搏动同时消失,心跳骤停的诊断即可成立。一般情况下,国际上主张的做法是一手拍打患者肩膀,以判定意识是否存在,另一只手同时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了解有无搏动。如果二者均消失,则可以肯定心跳骤停的诊断成立,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n确定心跳骤停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是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在成人患者中听诊心音消失,以及血压测不出,都不是诊断心跳骤停的可靠依据。因此,不要反复听诊心脏或测量血压,会浪费宝贵的复苏时间,影响复苏后的生存率。瞳孔缩小不能除外心跳骤停,尤其是应用过阿片类药物或老年的患者,瞳孔扩大也不一定是发生了心跳骤停,当心输出量显著降低、严重缺氧或者应用某些药物时,瞳孔也可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