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平

  • 什么是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音频)

    什么是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束支折返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持续性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它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心动过速发作的时候频率往往较快,大部分都在每分钟200次以上。绝大多数的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都有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恶化。所以一旦是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病人常常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慌、黑蒙、晕厥,甚至会发生心脏性的猝死。
  • 什么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音频)

    什么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的类型,它发作的时候QRS波的波群与波幅它是呈周期性变化的,围绕着等电位线连续的扭转,尖端扭转性室速,它的频率是每分钟200-250次,它还有其它一些特征,QT间期通常是超过0.5秒的,U波显著。当室性期前收缩发生在舒张晚期,它落在前面T波的终末部,就可以诱发出室速。此外在长短周期序列之后,也容易引发尖端扭转。当发作临近终止的时候,QRS波群它是逐渐增宽的,振幅增高,也更加有别与开始时的形态,最后终止发作的时候,它又回复到基础心率,或者出现短暂的心室停顿,或者引起另一次的发作。尖端扭转型室速可以发展为心室颤动和猝死,临床比较危重,要及时抢救。
  •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怎么办(音频)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有以下三个方面:一,物理方法,可以先采用物理的方法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张力,比如可以先压迫颈动脉窦,一旦复转以后便立即停止,但是禁止同时按压两侧的颈动脉窦,还可以通过刺激咽部的方法,以压舌板或者手指刺激患儿的咽部,使之产生恶心、呕吐;二,药物治疗,对于物理方法无效或者当时有效但很快复发的,就需要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还有维拉帕米;第三,其他方法,对于个别药物疗效不佳者,可以考虑直流电同步电击去转律或经过食管插入起搏导管到左心房的后面,行超速抑制治疗,对发作频繁,药物难以满意控制的小儿室性心动过速,还可考虑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去治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有哪些(音频)

    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有哪些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目前对于室速的治疗一般遵循的原则是这样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果发生非持续性室速,如无症状及晕厥发作无需进行治疗。持续性室速发作,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均应给予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应该考虑治疗。室速发作的时候,如患者没有显著的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我们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注射后同时给予静脉持续滴注。如果这个患者的心功能尚可,我们临床上也会常常使用注射索他洛尔与普罗帕酮,如果普罗帕酮、索他洛尔、普鲁卡因,都没有用的话,我们还在临床上常常选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注射以后持续静脉滴注胺碘酮。
  • 什么是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音频)

    什么是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双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时候,可以出现两种形态相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按照顺序交替出现。大多数双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都是阵发性的。在心动过速发作的时候,患者可出现胸闷、胸痛、心慌、黑蒙甚至晕厥。双向性的室性心动过速,往往具有较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在心动过速发作后,可以因为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心室和心房的收缩时间不同步,心室的充盈和排血量明显的减少,病人可迅速发展成为心力衰竭、肺水肿或休克等严重的后果,有的甚至可以发展为心室颤动,而出现心脏性猝死。
  •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音频)

    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室间隔缺损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其临床表现如下:心悸、气喘、乏力、咳血、咳嗽,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容易患呼吸道的感染,其发育往往比较差,可以发生心悸、胸闷、不能平卧、咳嗽、双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的症状。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如果缺血面积较小,可不出现症状。另外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可以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发热、心脏杂音,周围体征、脾大、贫血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
  • 动脉导管未闭自愈条件是什么(音频)

    动脉导管未闭自愈条件是什么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动脉导管未闭属于比较多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对于足月产的新生儿在正常的情况下约50%的动脉导管与出生后24小时自动闭合,90%的于出生后48小时闭合。所有的足月新生儿其动脉导管均于72小时内闭合,如果出生后一周内动脉导管仍然没闭合,则没有自动闭合的可能。对于早产儿动脉导管自动闭合的时间显著的延长,但是动脉导管未闭是有可能自愈的。自愈的相关因素除了出生的大小外也和患儿出生的情况相关,而且自愈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时间明显比较短,所以对于患儿的自愈可能需要全面评估,不能盲目等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 心包腔积液是什么原因(音频)

    心包腔积液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包腔积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心包腔积液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的心包积液主要包括结核的感染、病毒的感染,病毒感染又包括柯萨奇病毒和流感等病毒的感染,还有细菌的感染,常见的细菌有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霉菌等,此外还有原虫的感染,比如阿米巴原虫的感染。非感染性的心包积液主要是包括肿瘤、风湿病以及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的破裂引起的心包积液。此外还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所引起的心包结液,放射的损伤以及心肌梗死以后都会出现心包积液。
  • 心包有积液怎么办(音频)

    心包有积液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它是心包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对于心包积液的治疗,有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两种。内科治疗主要是包括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的治疗,就是针对病因的治疗。在心包积液没有症状的时候,或者积液量比较少的时候,也可以不用药物治疗而给予观察。如果心包积液的量比较大,出现了心包填塞,这时候要紧急的心包穿刺以减轻症状,同时穿刺液还可以进行心包内液的分析,有助于诊断和治疗。但是心包穿刺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经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心包积液的方法。心包积液的外科治疗主要是解除已有的或者可能发生的心包填塞,清除心包的积液,同时防止晚期的心包缩窄。在心包积液的疾病诊断明确的时候,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还可以行心包引流以及心包的切除术。
  • 窦性心律是怎么回事(音频)

    窦性心律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正常的窦性心律冲动起源于窦房结,频率在60-100次/分。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的P波在各导联的Ⅰ导联、Ⅱ导联、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P-R间期是0.12-0.20秒。窦性心律的频率可因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等不同,有显著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