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亚平

  • 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是什么(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是什么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在临床上主要以超声心动图作为诊断依据,它的诊断标准如下:一、左心室舒张末的内径,男性大于5.5cm,女性大于5.0cm。二、射血分数小于45%,或左心室缩短速率小于25%,更为科学的是每平方米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大于2.7cm。在诊断扩张性心肌病之前,由于扩张性心肌病是一个排除性的诊断,所以要排除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肌病等所引起的心脏扩大。
  • 扩张心肌病心电图的特点(音频)

    扩张心肌病心电图的特点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变的一种类型,它是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心电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些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而以右束支的完全性和不完全性的传导阻滞最为常见。此外,扩张型心肌病在心电图上还可以看到有广泛的ST-T改变,有些患者还有左室高电压、左房肥大的表现。由于患者的心肌纤维化,很多患者还可以出现病理性的Q波,各导联表现出低电压。总之,扩张型心肌病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不同形式的心律失常,比如室性早搏、室速,有些人表现为房早、房速等。
  • 扩张型心肌病定义(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定义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疾病的一种类型,发病原因目前不是很明确。常见的原因考虑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胞免疫、家族遗传和特发性等因素有关。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为左、右心室扩大或者双侧心室的扩大,同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的减退,临床起病比较缓慢,病程比较长,病情呈进行性的加重。临床上可能伴有充血性的身体衰竭,其中以气短、水肿常见。心电图表现为多变的心律失常,比如室性或者房性、室上性的早搏,有些表现为短阵的室速,患者的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
  • 扩张型心肌病遗传概率(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遗传概率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它是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原发性的心肌疾病,是心肌疾病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心室的增大或者全心增大,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多变的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有感染、基因及自身免疫和细胞、免疫等因素。过去大多数的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例是散发或者特发的,但是现在发现家族的遗传性至少可以占到40%-60%。一些家系的分析也显示了大多数扩张型心肌病的家族,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线粒体和X连锁遗传。另一方面,免疫反应可以增高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可以导致心肌自身的免疫损伤。
  •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是什么(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是什么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目前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并不完全的清楚,除了特发性的原因以及家族遗传性的原因外,近些年来病毒的感染被认为是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原因。病毒侵袭人体后,会对心肌造成直接的损伤,也会通过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导致心肌发生炎症。心肌发生炎症以后,可以导致或诱发心室的扩张,从而引起扩张型心肌病。除了病毒的感染、特发和家族的遗传性等原因以外,围生期、酒精的中毒以及肿瘤的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还有一些代谢异常等,许多的因素都可以引起扩张型心肌病。
  • 扩张型心肌病彩超诊断方法(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彩超诊断方法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疾病的一种类型,如果在临床上看到患者年纪比较轻,同时没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且结合病史及查体排除了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及一些先天性的心血管疾病,还排除了一些继发性的心肌病、病毒性的心肌炎等心脏疾病,而在临床上看到该患者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同时该患者还存在充血性的心力衰竭。这个时候对该患者进行心脏彩超的检查,如果心脏彩超证实有心脏室腔的扩大以及心脏弥漫性搏动的减弱,甚至有些患者有瓣膜的关闭不全,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扩张型心肌病。
  •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疗(音频)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上无特异性治疗,主要是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的治疗,其具体的治疗如下:1、休息和饮食,应尽早的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进食消化和富含蛋白的食物。2、抗病毒治疗,其主要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3、营养心肌,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时,应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包括静脉或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族、ATP、肌酐、环化腺苷酸、细胞色素C、丹参等。4、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不是常规的治疗,但是对于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在发病的10到30天使用。5、对症治疗,当病毒性心肌炎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率失常时,应进行相对应的对症治疗。
  •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是什么(音频)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是什么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致死、致残率极高,严重的危害儿童和青壮年的健康,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病毒的直接作用。急性或持续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后,产生溶细胞物质,使细胞溶解。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以及多种细胞因子和NO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这些变化均可损害心脏的功能和结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根据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什么是肺动脉瓣狭窄(音频)

    什么是肺动脉瓣狭窄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肺动脉瓣狭窄的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8%-10%,肺动脉狭窄以单纯的肺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约占到90%,其次为漏斗部的狭窄,脉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比较少见,但可继发或并发瓣下狭窄。它可单独的存在或作为其它的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如法洛四联症、卵圆孔未闭等。轻度的肺动脉瓣狭窄,患者没有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症状逐渐的显现。主要表现为劳动耐力差、乏力以及劳累后心悸、气急等症状。重度的肺动脉瓣狭窄,可有头晕或剧烈运动后晕厥的发作。晚期的病例,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果并存有房间隔的缺损或卵圆孔的未闭,患者可以见到口唇或末小指(趾)端发绀和杵状指。
  • 得这种限制型心肌病怎么办(音频)

    得这种限制型心肌病怎么办
    讲解医师:郭亚平  (主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心内科
    限制型心肌病是心肌疾病的一种类型,虽然在临床上不是很常见,但是得了这种限制型心肌病,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治疗为主,预防仅限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一定要让患者不要过于的劳累,要防止感染,有心房颤动者可以给予洋地黄类药物。如果患者有水肿或者腹水,应给予利尿,应用利尿剂或者血管扩张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使心室的充盈压下降得过多过快。同时有些患者还有栓塞的表现,还要预防栓塞,给予抗凝药。近几年,在临床上会以手术切除纤维化增厚的心内膜,来治疗限制型心肌病的患者。对有房室瓣受损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人工瓣膜的置换术。对于限制型心肌病的,是有遗传性的和特发性的这种患者,如果有严重的顽固性的心力衰竭,内科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