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

  • 儿童神经性厌食症是怎么回事(视频)

    儿童神经性厌食症是怎么回事
    儿童神经性厌食症也是儿童厌食症,是儿童常见情绪和行为障碍类型,主要表现为进食障碍。进食障碍就是儿童对食物过度拒绝,进食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体重下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人际交往问题,甚至影响孩子学业。儿童神经性厌食症还会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有时严重营养不良会影响到生命安全。在临床上常见这种案例,所以儿童神经性厌食症需要引起家长更多关注。可能是因为时代发展,尤其在当下时代以瘦为美,很多孩子可能会出现这种状况,如果孩子存在这种心理因素,家长应做出正确引导。如果家长通过心理支持未起到良好效果时,甚至症状越来越重时,家长需要寻求专业医院支持和帮助。
    2023-08-02
  • 摄食障碍怎么治疗(视频)

    摄食障碍怎么治疗
    进食障碍的患者常常有治疗动机不足,抵触甚至拒绝治疗的问题存在。严重的低体重患者,常常因为加重了病态歪曲的认知,而加大了治疗障碍、加大了治疗难度;对体重指数15以上,没有其它严重的合并症而且有治疗动机的患者,可以尝试在门诊强化治疗。如果治疗有效就可以继续治疗,否则就需要住院治疗。住院治疗主要解决严重营养不良,严重合并症。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治疗动机,保证出院之后的后续治疗成为可能。 门诊治疗常常需要持续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治疗主要包括躯体辅助治疗,包括营养重建和治疗并发症。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支持治疗、认知治疗以及家庭治疗等。精神药物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应该选用不良反应比较小的药物,而且剂量要从小剂量开始为宜。
    2023-08-03
  • 如何走出进食障碍(视频)

    如何走出进食障碍
    走出进食障碍可能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躯体治疗:进食障碍地患者,有身体的不足、能量的摄入不足,可能有病理的变化,如脱发、贫血、甲状腺的功能异常。身体是一切的基础,生理情况不能恢复,后续工作可能很难展开,要保证患者基本的营养和能量,身体的异常进行纠正,使身体恢复正常;2、心理治疗:所有进食障碍的病人,发病原因与环境心理、人际关系、社会心理有关,若现实中的困难,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不能进行缓解,可能很难缓解进食障碍;3、药物治疗:研究的结果与实践经验证明,很多患者有生理异常、脑异常,如脑内神经递质的紊乱、脑内的电波功能异常,此时可能需要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除此之外,进食障碍的病人很可能共病其他病,如抑郁症、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分离焦虑等,这种共病情况如果不缓解,单纯只治疗进食的问题可能反复。
    2023-08-03
  • 进食障碍是什么意思(视频)

    进食障碍是什么意思
    进食障碍是个体对体重和体形过度关注,在进食行为方面出现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其在精神科被称为与心理相关的生理障碍。进食障碍主要分为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障碍以及神经性呕吐等轻型的精神障碍。 目前随社会节奏变化,更多的女性,甚至包括部分男性,对自己的体形、体重非常在意,对自己的外在形象亦有很高期望值。因此此类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节食、减肥以控制体重,甚至部分人进食后通过催吐控制体重。存在厌食时,可能随之会出现暴食,在临床上称之为厌暴交替。此外,亦有心因性的呕吐等其它表现。
    2023-08-03
  • 老年痴呆后期无法吞咽有治疗办法吗(视频)

    老年痴呆后期无法吞咽有治疗办法吗
    老年痴呆后期通常会出现无法吞咽的情况,可以分情况进行处理,此症状可以进行治疗。进食障碍是痴呆患者最常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口腔、咽部吞咽困难,会导致患者误吸。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先除外可逆性原因,比如牙科问题、扁桃体肿大等问题,如果患者有这样的情况应进行相应解决。如果没有,为了减少误吸继发性肺炎的发生,可以选择置入胃管等方式通过导管进食。 但导管的置入也会有相应并发症,并且对于有激越表现的患者有自行拔出导管可能,以及导管堵塞、移位等风险。所以在护理当中应该特别引起注意,注意少应用容易堵塞导管的食物以及对患者手部的管理。 老年痴呆根据痴呆的程度可以分为轻、中、重度,患者除了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减退以外,还会出现情感淡漠、哭笑无常,以至于终日无语卧床,并出现不能进食、无法吞咽等。
    2023-07-31
  • 儿童厌食症能治好吗(视频)

    儿童厌食症能治好吗
    儿童厌食症是儿童青少年常见进食障碍,无论症状是轻是重,都是可通过治疗而达到治愈。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后,其认知可得到一定改善,进食也可得到一定改善。如果在此基础之上效果不是很理想时,也可以对症药物治疗,无论是抗抑郁药还是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等,都可改善患者进食状况,所以儿童厌食症是可治愈性疾病。 因此家长不要过度担忧,但是一定要引起家长重视。因为厌食症时间长后会影响孩子身体发育,同时也会影响心理发育,最后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功能。所以必须进行早期干预,在其症状不太严重时就给予积极干预,如心理干预等。可减轻儿童厌食症对身体影响,如对体重影响、对生长发育影响。经过积极治疗后可达到很好的康复状态。
    2023-08-02
  • 精神障碍分类有哪些(视频)

    精神障碍分类有哪些
    精神障碍分类如下: 1、器质性精神障碍:像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脑梗塞之后出现的精神问题;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最常见的就是毒品之类的使用之后所致的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最常见重性精神疾病当中以精神分裂症谱系为主的一类疾病; 4、心境障碍:也叫情感性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和双相障碍; 5、神经症性、应激相关障碍及躯体形式障碍; 6、伴有生理紊乱以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 7、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即经常说的人格问题; 8、精神发育迟滞:生活当中常见到的发育问题,智力发育障碍; 9、心理发育障碍; 10、特发于童年和少年期行为与情绪障碍:起病的年龄在童年和少年期,可能将来会延伸到成人。
    2023-08-03
  • 精神疾病怎么治(视频)

    精神疾病怎么治
    精神疾病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精神疾病包括的种类比较多,尽管是脑功能层面上的异常,但是一定是在神经递质的水平,在细胞水平或在代谢水平上,与正常人不同。因此,目前的这些抗精神病药物都是在脑内已知明确的与精神症状有关的神经通路上加以干预。目前治疗机制尚不清楚,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只知道此治疗对于严重自杀、幻觉、妄想、攻击他人、进食障碍等目前用药物无法缓解和治疗的精神症状十分有用,可考虑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来治疗。到目前为止,该治疗机制现在还不能够准确说出来。因此治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具体如下: 1、重型疾病:急性期可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缓解期需要长时间维持治疗,加上康复治疗,这些人或个体康复治疗时间会非常的长,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光关注躯体变化,更关注于整个人,包括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对这些个体的治疗相当长期。非药物治疗包括目前所有的物理治疗方法或神经调控方法,再加上心理康复,或行为干预或工娱疗法等,这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恢复,保持个体具有一定能力; 2、轻型精神病:按照现在的精神病范围,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睡眠、各种情绪、各种人格。而对于轻型精神疾病的治疗,不需要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需要用小剂量的药物或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让这些症状得以缓解,可以长期治疗。追求的是临床痊愈,追求的是功能恢复,追求的是不再复发,但并不等于不吃药。所以一定要记住,在吃药的基础上能够痊愈,恢复功能,这就是目标,目标并不是不吃药。
    2023-08-03
  •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视频)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精神障碍与精神病的区别为范围不同,精神障碍范围比较广,包括精神病在内。精神障碍指所有与精神活动相关的障碍、疾病,如儿童常见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等,成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抑郁症、躁狂、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等,而老年时期出现的退行性变,比如老年痴呆等,均属于精神障碍范围内。精神病并不是医学词汇,通常指与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疾病,称为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包括精神病性症状为突出改变的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等,均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情感淡漠或倒错为异常表现的疾病。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当患者精神活动以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为主时,则属于精神病性障碍,两者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023-08-03
  • 什么是摄食障碍(视频)

    什么是摄食障碍
    进食障碍是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的作用下,出现进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具体分类包括: 1、神经性厌食:患者常常表现为进食增加和非理性担心肥胖,主动限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并出现各种生理功能的改变,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 2、神经性贪食: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以及多食暴食的行为。但是在进食之后又担心发胖而采取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如自我诱发呕吐、导泻、利尿、禁食或过度运动,使患者体重变化不一定明显增加的一种疾病; 3、神经性呕吐:患者在进食之后出现自发或故意诱发的反复呕吐,而不影响下次进食的食欲。患者否认自己有怕胖的心理,或要求减轻体重。并且对自身健康很关心,常常在呕吐之后进食,甚至边吐边吃。而由于总进食量不减少,所以患者体重没有明显减轻,没有内分泌紊乱的现象。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