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起病比较隐匿,临床表现主要跟骨髓瘤细胞增生和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有关。骨髓瘤细胞增生、骨重吸收的过程使骨质受到破坏,一般会累及到脊柱、肋骨、骨盆、长骨。病人会出现背痛、骨盆痛,甚至骨折,常见的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和肋骨骨折。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骨髓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病人往往会有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同时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产生,抑制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造成免疫缺陷,病人容易发生感染,比较多见的是肺炎、尿路感染,并且比较顽固而不容易控制。血液中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和游离轻链使肾脏功能受到损害,病人会出现蛋白尿、血尿。另外,广泛的骨质破坏引起血钙升高,病人表现为厌食、恶心、口渴、多尿、烦躁、心律失常,甚至会昏迷。以上是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表现。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治疗(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怎么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对症治疗:骨髓瘤可以造成骨头疼痛、贫血、肾脏功能损害,是中老年病,发病的中位年龄在60岁左右。60岁左右的病人除了骨髓瘤以外,同时可能还有血压高、心脏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所谓对症治疗就是在开始化疗前要把病人一般情况控制住,为化疗时做准备。比如血压高,就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的问题,即糖尿病,要把血糖调到比较好的范围里面;有骨痛的病人,可以通过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比如博宁、唑来膦酸控制骨骼疼痛。必要时使用镇痛剂,比如曲马多、缓释吗啡镇痛剂控制骨骼疼痛,使病人一般情况见好;严重肾功能损害病人,可以在透析的保驾下再进行治疗;贫血病人可以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进行输血,使病人对化疗耐受性提高; 2、要尽快开始对因的治疗,通过化疗来迅速控制疾病:现在骨髓瘤的化疗分为诱导阶段的治疗和巩固维持阶段治疗几个方面。骨髓瘤病人治疗需要在新药的联合作用下,争取最大的治疗效果,也就是硼替佐米加免疫调节剂加地塞米松组成为基础的三药治疗方案,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加减去治疗病人。 硼替佐米免疫调节剂,是属于国内上市的新药,除此之外即将上市或者其他国外的新药,比如像CD38单抗、二代蛋白酶体抑制剂或者是三代免疫调节剂,在骨髓瘤初治病人上面也有很好治疗效果。
    2023-08-01
  • 骨髓瘤症状(视频)

    骨髓瘤症状
    骨髓瘤也叫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往往老年人比较多见,会出现贫血,贫血往往细胞体积是正常的。正细胞型贫血,病人会出现骨痛,由于溶骨性破坏,病人出现骨痛,溶骨性破坏,往往会出现在扁骨的地方,像颅骨、肋骨、髂骨等,还有脊椎。 病人会出现压缩性骨折,甚至病理性骨折,会出现腰痛,病人也可以出现蛋白尿,泡沫样尿,病人会出现皮肤瘙痒。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造成高黏滞血症的表现,病人会出现头晕、乏力,出现出血,临床上试验指标会出现出凝血异常。还会出现由于高黏滞血症出现的血栓,不同器官,表现症状是不同的,如肺栓塞,胸痛、咳嗽、气短,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病人会出现下肢单侧比较明显的肿胀、疼痛,主要是以上临床表现。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能输血吗(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能输血吗
    多发性骨髓瘤可以输血。血液病的患者如果有贫血,而骨髓瘤最重要的治疗其原发病,有很多病人就医的时候血红蛋白只有5g/dl多,甚至是更低,但是在进行有效的抗骨髓瘤治疗后,病人的血红蛋白很快就改善。但是在改善之前,我们不能坐视很低的血红蛋白不干预,一般都要给病人采取对症治疗,即通过输血改善他的症状,同时给予药物治疗,等待药起效之后,多发性骨髓瘤就不需要再输血。输血也是有指征的,在我们国家,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低于6g/dl才给予输血。但是对于老年人或者是有心脏基础疾病者,不一定需要等到6g/dl才输血,血红蛋白在8g/dl以下就可以输血,所以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要咨询血液科的医生,或者急诊科的医生。
    2023-08-01
  • 骨髓瘤如何医治(视频)

    骨髓瘤如何医治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属于浆细胞疾病。治疗通常采用化疗方式,可以分为诱导治疗、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诱导治疗采取两药或三药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巩固治疗除可以采用化疗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自体干细胞移植进行巩固治疗。维持治疗则可以采取蛋白酶体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或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所以现在提倡进行维持治疗的时间越长越好,从而可以避免疾病复发。 除以上治疗以外,还需要强调支持治疗,例如患者存在骨折或溶骨性改变,需要进行二膦酸盐治疗。对于高钙血症需要进行降钙治疗,而贫血则需要纠正贫血,血栓形成、高黏滞时需要预防血栓形成,甚至可以进行血浆置换等治疗。所以支持治疗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较为重要。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诊断依据为骨髓穿刺以及M蛋白的检测。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应该根据临床的表现进行判断。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骨痛及骨质的损害和破坏,有些患者还会表现为病理性的骨折。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贫血及肾功能的损害,或者高钙血症、皮肤的淀粉样变以及脏器的异常肿大等并发症。多发性骨髓瘤是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需对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进行鉴定,然后进行综合的诊断。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是什么(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如下: 1、骨骼变化:骨骼变化主要是骨痛,但在临床上部分患者并没有骨痛,而仅为骨骼变化;如果进行影像检查会发现有的患者骨骼会出现与其年龄不相符的骨质疏松;或看到有的患者已经出现溶骨性病变; 2、贫血:有的患者已经出现较长时间的贫血,并没有得到关注; 3、肾脏变化:肾功能变化可以表现为蛋白尿,也可以出现血尿,还可以出现肌酐升高。特别是蛋白尿,在早期表现蛋白尿时,甚至部分患者已发展到肾病综合征。对于不明原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或不明原因蛋白尿患者,需想到浆细胞疾病,特别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要去相应的科室进行去筛查,特别是去血液科就诊; 4、球蛋白变化:如果球蛋白出现升高或降低,需就诊血液科,通过医生明确是否罹患浆细胞疾病,明确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
    2023-08-01
  • 为什么会得骨髓瘤(视频)

    为什么会得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因到目前为止尚未明确,一般认为其与遗传学异常有关,包括基因异常。另外与药物有关,如患者以前接触化疗药等;环境接触,特别是苯等接触;放射,如辐射等;杀虫剂等,但上述均无较明确研究认证。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表现为贫血、骨头痛、肾脏异常等,对其处理目前采取化疗加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以前此病生存期较短,中位生存期只有3年。现阶段在多数新药及联合移植等新治疗手段的推动下,多发性骨髓瘤的总体生存已经获得较大改善。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的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常见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主要来源于B细胞克隆性疾病。此类患者常伴有骨痛、骨折、贫血以及肾功能衰竭症状,应加以防护,给予患者最佳生活指导,避免做剧烈运动、负重后造成骨折。若患者出现贫血后,需增加营养或中医中药方面的治疗,使血色素即血红蛋白回升。部分患者出现尿少或尿液有泡,应做肾功能方面检查,观察是否造成肾脏损伤,如果有损伤需加用保肾药物,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
    2023-08-01
  • 多发性骨髓瘤分为几期(视频)

    多发性骨髓瘤分为几期
    多发性骨髓瘤是异质性非常强的疾病,目前国际上通用分期系统分成三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期方法如下: 1、DS分期:根据肿瘤负荷分期,Ⅰ期即患者没有明显贫血、高钙血症,骨病变只有一个部位,同时异常的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比例不高;患者有明显贫血、高钙血症、骨病变超过三个部位或者M蛋白达到一定比例和负荷,即为Ⅲ期;介于两者之间是Ⅱ期,同时还根据肾功能是否受损,肾功能不受影响为A,肾功能受影响为B; 2、ISS分期:基于两个数值,β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通过生化指标可以检测出来,Ⅰ期是β2-微球蛋白<3.5mg/L,而白蛋白≥35g/L。Ⅲ期患者即为β2-微球蛋白>5.5mg/L,介于两者之间是Ⅱ期; 3、RISS分期:即在ISS分期的基础上结合细胞遗传学的高危因素检测。Ⅰ期患者指β2-微球蛋白<3.5mg/L,以及白蛋白>35g/L,同时不存在细胞遗传学高危因素;Ⅲ期是β2-微球蛋白>5.5mg/L,同时合并有细胞遗传学高危因素的患者,Ⅱ期是两者之间。 所以多发性骨髓瘤分期基本上是Ⅰ期、Ⅱ期和Ⅲ期,Ⅲ期即为晚期的患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