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缺损

  • 多发性硬化症会影响视力吗(视频)

    多发性硬化症会影响视力吗
    多发性硬化症的一种特征表现是可以累及到眼部,导致患者出现视力障碍。多发性硬化的视力障碍一般是急性视神经炎,或者球后视神经炎,进而会出现视力下降、失明或者视野缺损。早期可以通过眼底镜检测,查看患者视乳头是否水肿或者正常,在晚期可能会出现视乳头的萎缩。如果早期视乳头处于正常,或者轻度水肿可逆期的时候进行积极治疗,对于视神经的恢复可以完全逆转。如果到了后期视神经出现萎缩的时候再进行干预,可能效果不太理想,而出现一定的视觉功能缺损。
    2023-08-01
  • 视神经炎治疗最佳时间(视频)

    视神经炎治疗最佳时间
    视神经炎治疗的最佳时期是在发现视神经炎时,如果确诊为视神经炎,需要立刻进行治疗。视神经炎对视力的伤害比较严重,而且视神经比较娇气,如果延误治疗时机,可能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即发生视神经炎后,如果没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失明或出现中心暗点、周边视野缺损。视神经炎包括感染性、非感染性,感染性要针对感染因素进行治疗。非感染性视神经炎,在眼科也比较常见,通常与全身免疫性疾患有关,治疗的同时建议风湿科、免疫科会诊,寻找引起视神经炎的原因,可能视神经炎只是颅内脊髓炎的一部分,初期只表现在眼睛上,实际是全身病,因此需要眼科治疗、内科治疗、风湿科治疗、神经内科同时治疗。
    2023-08-01
  •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视频)

    血管性痴呆的症状
    血管性痴呆患者表现为脑血管疾病相应症状,如偏瘫、失语、偏盲、视野缺损等,同时伴有痴呆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定向力差、计算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注意力下降、语言功能下降、运用能力下降、行为改变(即本能突出)、自控能力改变、视野空间缩小等,且症状呈阶梯性进展加重,具有一定波动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2023-08-01
  • 视神经脊髓炎怎么治疗(视频)

    视神经脊髓炎怎么治疗
    视神经脊髓炎是中枢性神经系统炎性的脱髓鞘病变,是由于自身特异性免疫反应,介导髓鞘脱失的破坏,视神经与脊髓同时或相继受累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脱髓鞘病变。视神经脊髓炎的患病率在0.3/10^5-4.4/10^5,疾病较为罕见。临床表现为视神经症候的眼痛、视力下降,可致失明、视野缺损,也可单眼、双眼间隔或同时发病;脊髓症候以横贯性脊髓损害较多,包括脊髓相应病变平面以下传导束型的深浅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和神经根性疼痛。高颈段受累者还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症候。明确诊断后,治疗分为以下几期:一,是在急性期的治疗,糖皮质激素作为最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法,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白细胞凋亡及抑制多形核白细胞迁移,可减轻疾病的炎性活动及进展,保护神经功能,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当中应注意补钙、补钾,以及应用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二,血浆置换,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补体及细胞因子等被清除有关,对于症状较重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有一定效果,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50%,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可有效,还可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用于急性发作及对激素反应差的患者,尤其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可选择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如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终止病情进展;其次,是缓解期的治疗,经过急性期的治疗,视神经脊髓炎多数可转入缓解期,突然停药或者治疗依从性较差,都极易导致视神经脊髓炎复发。通过对症支持治疗,可使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并提高生活质量,具体的用药应结合临床以及医生的指导。
    2023-08-01
  • 视神经脊髓炎恢复期表现(视频)

    视神经脊髓炎恢复期表现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可治性的疾病,具有复发缓解的特点。缓解期即恢复期,症状会达到相对减轻,比如视神经损伤的症状会逐渐减轻,视力下降的病人视力可以达到部分恢复,视野缺损的情况可以得到改善,眼眶疼痛的症状可以逐渐减轻;脊髓损伤也逐渐减轻,比如完全瘫痪的患者,肢体的肌力会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他的麻木疼痛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 脊髓损伤的症状,经过治疗以后会逐渐减轻,得到改善。比如刚开始肢体完全瘫痪的病人,经过药物治疗或者针灸康复治疗以后,瘫痪肢体会逐渐的有所改善,逐渐能够下床坐轮椅,慢慢的会逐渐达到行走,尤其是麻木和疼痛的症状,经过治疗以后能够明显减轻,肢体的束带感亦会逐渐减轻,尿便障碍会得到改善。 一开始可能需要下尿管,后来能够拿出尿管,还有神经根的刺激性疼痛会逐渐减轻,痛性肌痉挛的症状也会得到改善。脑干小脑症状、前庭的症状会得到改善,比如眩晕、复视会逐渐减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也会得到改善,比如恶心、呕吐,治疗以后会逐渐减轻。经过治疗以后,整个人生活自理能力会得到提高,各种评分会逐渐提高,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
    2023-08-01
  • 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方式(视频)

    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方式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包括经鼻在显微镜下或内镜下切除,以及开颅切除肿瘤。因为鞍结节脑膜瘤本身与视神经关系密切,当肿瘤与视神经粘连严重时甚至压迫视神经,会导致视神经变性、变薄,影响视神经血供,出现血管痉挛,术后视功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失明或者视野缺损等症状。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逐渐发展,在神经内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可以减少术后视神经受影响的几率,所以鞍结节脑膜瘤术后发生失明的概率非常小。
    2023-08-02
  • 嗅沟脑膜瘤手术后遗症(视频)

    嗅沟脑膜瘤手术后遗症
    嗅沟脑膜瘤起源于前颅底嗅神经嗅沟处的硬膜,为硬脑膜上生长的良性肿瘤。当肿瘤体积较小时,可以做到完整切除,而不留有后遗症。当肿瘤较大时,可能与嗅神经紧密粘连,并且将嗅神经挤压的较菲薄,在术后嗅神经会被切断,对同侧嗅觉会产生影响。 当嗅沟脑膜瘤较大时,可能会影响到视神经、下丘脑、额叶底面,术后可能会出现视力障碍,比如视野缺损、视力下降,还会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如高热、尿崩、昏迷等。正常成人每天尿量约在1500mL左右,术后出现尿崩的患者,每天的尿量会达到3000-5000ml,甚至出现8000-10000ml的尿量。肿瘤体积越大,造成的后遗症或并发症越多,建议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2
  • 鞍结节脑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视频)

    鞍结节脑膜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鞍结节脑膜瘤中95%以上是良性肿瘤,鞍结节脑膜瘤生长于前颅底与中颅底交界的鞍结节部位,起源于硬脑膜,向上生长。鞍结节脑膜瘤一般会压迫患者视神经,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部分患者会出现垂体功能障碍。医生需要根据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的鞍结节脑膜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少部分鞍结节脑膜瘤呈侵袭性生长,有时会出现非典型性脑膜瘤或者间变性脑膜瘤,被称为交界性肿瘤。虽然发生率比较低,但是一旦发生不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还需要进一步治疗。
    2023-08-02
  • 多发性脑神经损害如何确诊(视频)

    多发性脑神经损害如何确诊
    多发性脑神经损害的确诊方法和步骤如下: 1、神经科专科查体:根据临床出现的不同症状,对病变进行初步判断,比如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问题,可推测是视神经受损; 2、颅脑磁共振检查:可用于定位; 3、肌电图或电生理检查:可判断神经受损情况。 因为引起多组颅神经损伤的病因有多种多样,有的时候是炎症;有的时候是肿瘤;有时和免疫相关,比如多发性脱髓鞘病变,所以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如果是免疫因素造成,应通过免疫调节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是肿瘤造成,需要到神经外科采取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如果是血管因素造成,可通过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2
  • 脑肿瘤会引起腰疼吗(视频)

    脑肿瘤会引起腰疼吗
    脑肿瘤通常不会引起腰疼,腰疼多数与脊柱、脊髓部位相关。脑部引起的症状主要以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相关。根据脑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相应症状不同,具体如下:1、语言区:可引起患者的失语,包括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2、运动区域:引起肢体活动受限,甚至偏瘫;3、视神经:引发视力障碍,比如近视、远视、视物模糊、视野缺损;4、听神经:引起患者耳鸣,包括听力下降、听力丧失等症状;5、其他情况:部分肿瘤引起感觉中枢异常,包括肢体感觉下降、麻木等现象。根据脑肿瘤引起的不同症状,从而大概判断脑肿瘤的部位,根据症状快、慢程度,大概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