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强

  • 淋巴结肿大如何治疗(音频)

    淋巴结肿大如何治疗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首先要明确不同的原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其治疗方案不同。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可以归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肿大淋巴结附近的急慢性炎症,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导致体积增大;第二、肿大淋巴结附近有肿瘤细胞,经淋巴进行转移,定植于淋巴结,繁殖破坏淋巴结,导致其肿大;第三、淋巴系统本身的疾病,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第四、特异性感染,如淋巴结核,还有其他一些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为了明确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血常规检查、血沉检查、降钙素原测定、结核菌素测定、胸片测定,必要时还要行CT检查。淋巴结肿大的穿刺活检,明确病因,然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 三尖瓣关闭不全是怎么回事(音频)

    三尖瓣关闭不全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三尖瓣关闭不全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右心室扩大,瓣环扩大而引起的三尖瓣相对性、功能性关闭不全。导致右心室扩大的原因主要是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如肺动脉狭窄、法洛四联症、肺心病等。直接引起器质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人比较少,如感染性心内膜炎、三尖瓣脱垂、心内膜心肌纤维化,三尖瓣关闭不全当右心室收缩时,部分血流可以返流到右心房,导致右心房压力升,从而引起上下腔静脉回流困难,引起体循环瘀血,导致肝脏肿大,身体水肿,脏器水肿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 下肢水肿是怎么回事(音频)

    下肢水肿是怎么回事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下肢水肿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下肢水肿可以发生在单侧下肢,也可以发生在双侧下肢,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患侧下肢的局部性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所引起。 单侧下肢的水肿,一般是由于血管、淋巴管等疾病所引起,如慢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慢性下肢瓣膜功能不全,主要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导致静脉瓣膜发育不良,或后天的劳累,导致静脉瓣膜关闭不全,静脉血液淤积在血管中,导致静脉血压升高,引起肢体水肿。 淋巴管由于堵塞引起回流障碍,导致淋巴性水肿,最常见的是丝虫病引起的下肢象皮肿。淋巴管、血管炎症,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和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如果是双侧下肢水肿,不仅是上述血管、淋巴管疾病所引起,而且还可以见于心脏、肾脏、肝脏疾病,如心脏衰竭、肾功能不全、急慢性肾炎、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期、营养不良性疾病(如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还有一些是原因不明导致的特发性水肿。
  • 下肢浮肿是什么原因(音频)

    下肢浮肿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下肢浮肿,如果是单侧下肢出现浮肿,考虑是由于患侧下肢静脉疾病和淋巴疾病所引起,如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淋巴管回流受阻、丝虫病、淋巴炎等。如果是双侧下肢浮肿,原因很多,如双侧下肢血管和淋巴管性疾病、双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曲张、血流回心障碍、淋巴回流障碍引起组织液增多,导致水肿。\n双侧下肢软组织感染,出现皮肤红肿、疼痛以及静脉淤血、动脉充血,引起双侧水肿。肝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肾衰竭导致的水钠潴留,也可以引起双下肢水肿。另外,心脏衰竭、回心血量受阻、静脉压增高、组织液外渗也可以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出现胫骨黏液性水肿,还有一些水肿原因不明,与内分泌失调有关,称特发性水肿,水肿原因比较多,建议到医院内科就诊,明确诊断。
  •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一般提示消化道有出血的表现。消化道出血可以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上段疾病,如肿瘤、炎症、溃疡、憩室、感染等情况。中消化道出血主要是回肠病变,如回肠憩室、阑尾炎、回肠肿瘤,如间质瘤、腺瘤、息肉、淋巴瘤等。下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来源于结肠、直肠、肛管疾病,如结肠溃疡、结肠炎症、结肠缺血性坏死、结肠肿瘤、结肠癌、结肠息肉、结肠腺瘤。另外肛门的疾病,肛裂、痔疮等都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因此粪便隐血试验阳性,一旦发现建议到医院就诊,首先要行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必要时行小肠镜检查或核素扫描检查。核素扫描检查,针对于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效果诊断明确。如果是少量的出血,核素检查一般不能发现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 宝宝气肚脐应该怎么办(音频)

    宝宝气肚脐应该怎么办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脐疝多发生于新生儿,有的宝宝在幼儿期仍然存在,这也是宝宝的常见病。脐疝的发生是由于宝宝的肚脐没有很好的闭合,导致腹腔内的小肠一部分从宝宝肚脐的部位鼓出来而造成较小的脐疝,例如直径小于1.5cm,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而自愈,鉴于婴儿脐疝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于非手术治疗,如胶布贴敷疗法,即取宽带胶布,将腹壁两侧向腹中线拉拢贴服固定,以防疝块突出,并使脐不处于无张力状态,而脐孔得以逐渐愈合闭锁。每周更换胶布一次,如有胶布性皮炎,可改用腹带适当加压包扎。如患儿已接近2岁,脐疝仍未自愈,应手术治疗。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治疗请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 心脏瓣膜反流的原因(音频)

    心脏瓣膜反流的原因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心脏瓣膜它主要包括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引起心脏瓣膜反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结构发生改变或功能不全而引起。当心脏收缩时,由于心脏瓣膜结构发生器质性改变,导致关闭不全,或因心房和心室腔较大,导致瓣膜功能相对关闭不全,血液就会经过功能不全或关闭不全的瓣膜部位出现反流。引起上述瓣膜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见于风湿性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腱索断裂、扩张型心脏病、高血压、慢性肺心病等。
  • 甲状腺腺瘤怎么治疗(音频)

    甲状腺腺瘤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下的妇女。按其形态学,可以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甲状腺腺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因为甲状腺腺瘤有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恶变,因此,应早期行包括腺瘤患侧甲状腺腺叶全部切除和部分腺叶切除。切除标本必须立即行冰冻切片检查,以判断其有无恶变。手术以后,如果因切除过多甲状腺导致甲状腺功能减低,可以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手术以后,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彩超检查,以预防复发和调整用药剂量。
  • 甲状腺肿瘤怎么治疗(音频)

    甲状腺肿瘤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不同。如果是良性肿瘤,可以仅行肿瘤的腺叶完整切除、部分腺叶切除或肿瘤完整切除。术后可以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术后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彩超检查。如果是恶性肿瘤,不仅要行腺叶的完整切除,而且还要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依据病理检查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综合治疗。如碘-131的放射性治疗,使用碘-131清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另外,还要清除转移病灶。甲状腺素片的抑制治疗。需要依据甲状腺复发危险分层和抑制治疗副反应危险度分层,口服适量甲状腺素。如果是未分化癌,还需要放射线外照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怎么治疗(音频)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薛兆强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普外科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病理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乳头状癌,该类型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所有的儿童甲状腺癌。2、滤泡状腺癌。3、未分化癌。4、髓样癌。微小乳头状癌是指肿瘤的最大直径小于1cm的乳头状癌,该类型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好,恶性程度低,常有多中心病灶,尽管约1/3累及双侧甲状腺,且比较早便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但是预后较好。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是其基本的治疗方法,术后辅助应用放射性核素、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本身的切除以及颈部淋巴结清扫,甲状腺术后依据病理检查结果有无进一步淋巴结转移,考虑是否需要进行碘131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包括碘清甲治疗和碘清灶治疗。术后常规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抑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口服的剂量需要依据甲状腺复发危险度分层和抑制治疗副反应分层进行适当调整,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