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

  • 记忆力下降原因(视频)

    记忆力下降原因
    记忆力下降,可能年纪大了以后都会觉得自己记忆力差,甚至年轻人也会觉得现在记忆力变差。所以在记忆力下降的时候,要一分为二的看。有些老年人出现记忆力下降可能是因为衰老,衰老以后这种现象不叫痴呆,也不叫记忆力下降,叫遗忘现象。但是在老年人身上这种记忆力下降进展的比较快,比如半年左右会很容易把事情忘掉或者刚说过的话就忘记,要小心老人可能得了老年性痴呆,此时应该到医院做客观检查,比如拍头部影像,看有没有脑萎缩,通常进行脑部的神经递质检查来确定有没有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但是对年轻人来讲,如果记忆力下降,需要评估是不是真正的记忆力下降,也许只是一种主观感觉,经医生客观评定后并没有记忆力下降,此类人群需要检讨自己,平时休息的好不好、有没有失眠,比如平常打鼾是不是特别多,这些人群第二天也会因为脑部的缺氧或者没有休息好,觉得自己记忆力变差、力不从心。因此记忆力下降因素较多,还有部分人群,比如脑部有炎症,或者梅毒患者,后期会出现一种叫麻痹性痴呆的问题,也会造成记忆力下降,此时仍然建议大家到医院去检查,首先判断是否存在记忆力下降,如出现记忆力下降要找出原因,是因为身体缺乏哪类营养还是真正进入老年痴呆所致。
    2023-08-01
  • 肌张力障碍的鉴别诊断(视频)

    肌张力障碍的鉴别诊断
    肌张力障碍属于一组临床症状,诊断较复杂,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推荐进行基因筛查,包括全基因组测序,以及尿有机酸等代谢方面的检查。疾病多累及锥体外系,一般不影响患者智力,但神经变性病引起的肌张力障碍,会损伤患者智力,如神经棘红细胞增多症可造成脑萎缩,导致智力水平下降。对于中老年智力障碍的疾病,需考虑有无合并亨廷顿氏舞蹈症的可能。症状上应与舞蹈症相鉴别,舞蹈症表现为随意性运动,肌张力障碍表现为刻板运动,运动形式一致。
    2023-08-01
  • 抑制口水分泌的方法(视频)

    抑制口水分泌的方法
    非辛辣的食物可以抑制唾液分泌,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溶菌酶、过氧化物酶等,上述物质具有消化食物、杀菌、保护胃黏膜等作用。唾液多说明脾不运湿,不吃辛辣的食物,晚饭应该吃清淡的食物,过7点不要进食,保证足够睡眠,少吃甜食和面食。日常生活中,部分人不自觉地流口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一戴假牙套不习惯; 2、龋齿、急性炎症、牙周炎等; 3、口腔黏膜疾病,如疱疹性口炎; 4、老年痴呆、脑萎缩; 5、对食管和胃等消化道黏膜的刺激,可以反射性导致唾液分泌失调; 6、嗅觉、视觉和听觉可以感受食物的色、香、味,吃酸甜苦辣等食物形成条件反射,导致唾液分泌; 7、光线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 任何刺激都可以引起刺激唾液分泌的情况,但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由胃酸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可以口服兰索拉唑,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2023-08-01
  • 女性记忆力减退的原因都有哪些(视频)

    女性记忆力减退的原因都有哪些
    记忆力减退一般与脑细胞的减少有关,会有自然的一个减退过程,也有疾病相关的因素。不管是生理上的疾病,还是心理上的疾病,都会导致出现记忆力的减退,比如脑萎缩、痴呆、脑血管病变、颈椎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需要通过检查才能明确病因。除去疾病的因素,还有其它的因素也可以引起记忆力减退,具体原因如下: 1、过度疲劳、用脑过度会让一个人疲劳感增加,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降低,从而影响记忆; 2、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好会影响记忆力,人的睡眠是一种保护性的休息,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引起记忆力减退; 3、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记忆力,情绪的变化主要指抑郁、焦虑、愤怒等,这些情绪的变化会影响思维,同时也影响记忆; 4、女性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会引起记忆力减退,酒精可以帮助缓解疲劳,但由于酒精对脑细胞的麻痹作用,过量饮酒可以引起记忆力丧失; 5、女性更年期以及其它外部因素,如紧张、压力会使大脑细胞产生疲劳,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重衰老,从而引起记忆力减退。 如果记忆力的减退明显影响到生活,患者需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症状。
    2023-08-01
  • 脑萎缩老人的晚期症状(视频)

    脑萎缩老人的晚期症状
    脑萎缩严格来讲属于正常衰老现象,而且病程也较长。有研究表明,在人类40岁左右大脑就开始走下坡路,出现脑萎缩症状,比如影像学上表现出脑沟回增宽、加深,临床症状上出现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现言语能力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失用、失认症状,比如原来一些认识的东西和人,变得不认识,自己亲人名字也叫不出来,曾经很喜欢的活动现在也没有兴趣等,都是脑萎缩晚期临床症状。 一般来讲,脑萎缩晚期目前没有药物可以逆转,但是可以控制诱发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三高代谢综合征,可以进行疾病控制,然后延缓脑萎缩进展。总之,脑萎缩是正常生理现象,尚无有效药物可以治疗,但是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用脑,或者补充有利于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均可延缓脑萎缩进展。
    2023-08-02
  • 老年痴呆的发病因素(视频)

    老年痴呆的发病因素
    老年痴呆的发病因素是综合因素,所谓老年,年龄大、身体状况不佳及其他疾病,比如机体衰老、脑组织衰老、脑萎缩、变性,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基础。可能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机体脑萎缩、脑变性病、细胞功能不行。 另外,外界因素,如感染即脑膜炎、中毒性脑病、遗传,还有精神刺激都可以引起机体代谢紊乱,脑功能机能减退可导致老年痴呆,所以老年痴呆是综合性因素致病,部分老年人不患痴呆,可能就是年龄大、忘东西,而部分老年人进入老年后会患老年痴呆。
    2023-08-02
  • 老年人出现脑梗脑萎缩严重吗(视频)

    老年人出现脑梗脑萎缩严重吗
    目前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发病率较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往往会引起脑萎缩或脑梗塞,最后出现老年痴呆、弱智、言语不清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脑梗脑萎缩是一种精神类疾病,常会对患者的精神造成极大创伤。发生脑萎缩的患者一般存在头晕或头痛症状,不仅表情呆滞、冷漠,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减退、思维散漫、视力模糊、肢体麻木、反应迟缓、动作缓慢,经常伤感流泪等。脑萎缩患者需要注意室内通风,每天多出去散步、晒太阳,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增强自身抵抗力,同时多和朋友聊天。家人需要和患者多交流,多关心患者,使其感受到家的温暖,生活中给予患者最大照顾。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类疾病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控制和治疗,会诱发脑萎缩以及脑梗塞。因此平常多进食低糖、低脂肪食物,多食用核桃,可以预防脑萎缩发生。
    2023-08-02
  • 脑积水需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脑积水需要做什么检查
    脑积水患者需要做核磁共振以及腰椎穿刺。脑积水的检查主要是为了明确脑积水的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指明方向,最常用的检查有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是不是出现了脑室的扩大,当脑室扩大到一定程度,医学上就可以诊断为脑积水。在磁共振上也可以发现脑脊液向脑组织之内有渗透的情况,也可以帮助诊断脑积水,部分脑积水和脑萎缩的患者很容易混淆。 在核磁共振上可以发现脑萎缩的患者往往存在脑沟变深的情况,但脑积水患者往往不会有严重脑沟变深的情况。所以脑核磁共振的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脑积水的诊断,也可以对脑积水的分类起到很好的帮助。如果发现是由于肿瘤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这与普通脑积水选择的治疗方式就会有所不同。 另外,考虑脑积水患者的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或者是高颅压性脑积水,需要进行腰椎穿刺,从而了解脑积水患者的颅内压力,可以对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治疗方法进行指导。
    2023-08-02
  • 老年人脑积水能活多长时间(视频)

    老年人脑积水能活多长时间
    老年人脑积水发生率越来越高,病理类型主要是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的脑内压力正常,但是脑脊液越来越多,原因主要是随着患者年龄增大,脑组织出现萎缩,也就是俗称的脑萎缩。脑组织萎缩后脑室、蛛网膜下腔,平时潜在的腔隙增大,脑脊液增多,产生对脑组织的压迫作用,医学上称为正常颅压脑积水。因此老年人正常颅压脑积水通过治疗后,或病理性脑积水通过治疗后,很多老年患者与自然寿命一致。即老年人脑积水通过正规积极的治疗,患者的寿命和正常人一样。
    2023-08-02
  • 脑积水的鉴别诊断(视频)

    脑积水的鉴别诊断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积水和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常压力脑积水同阿尔茨海默病、脑萎缩的鉴别属于临床上的难点,目前国内、国外很多神经内科专家,对此类疾病的检查非常细致,包括各种生化检查、腰穿放液试验等。脑积水的鉴别诊断从外科角度来说,更注重其临床症状上的表现同影像学的损伤能否对应,如果可以互相对应,则认为患者存在脑积水,可根据患者头颅核磁检查和其它影像学检查,判断手术是否有效,以及术后的运动能力、情感、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可恢复的程度,在术前基本都可以做出大致判断; 2、临床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较为复杂、困难的脑积水的鉴别诊断,即发生感染之后脑积水,当颅内感染合并脑积水,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导致颅内感染,继发脑积水,会出现较为棘手的问题,即脑室粘连,也称为多囊脑室。脑室粘连以后,原本相通的脑室系统会相互孤立,颅内会出现多个不通的脑室腔隙,每个腔隙的增大会出现相应问题,患者如果病情突然加重,比如意识不好、心率血压不稳,在鉴别诊断时较为复杂,应先考虑脑室粘连的情况。如果确诊为脑室粘连所致,必须及时通过手术解决,否则可能会造成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如果考虑是由炎症损伤,间脑发作等原因导致的临床症状加重,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抗感染、镇静等治疗方式,以缓解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