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

  • 脑占位一定是癌症吗(视频)

    脑占位一定是癌症吗
    脑占位和癌症不能划等号。脑占位病因很多,不见得都是癌症,癌症可以表现为脑内占位,但脑内占位不一定是癌症。临床常见的脑占位疾病包括各种颅内血肿,不管是自发性还是外伤性造成的颅内血肿,如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出血形成血肿,这些都可以表现为占位效应,包括寄生虫感染,常见的脑囊虫病、脑包虫病,也可以有占位效应。 颅内占位包括颅内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会表现为占位效应,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胶质瘤,在影像学上都会报占位诊断。随着占位扩大,可能会有人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会有抽搐和意识障碍。如果想要区别到底是不是癌症,还是其它疾病,除了这些临床表现以外,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PET-CT都有助于诊断,甚至有人还需要做脑活检或腰穿才能够协助明确诊断。 疾病发生、发展病史和临床表现也非常重要,专科医生会结合症状、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各种其它检查,来给出比较明确的诊断。
    2023-08-02
  • 侧颅底肿瘤的治疗(视频)

    侧颅底肿瘤的治疗
    侧颅底肿瘤的治疗从神经外科的角度,首先是手术切除,但是切除的方法和所选的手术入路需根据肿瘤的类型决定。神经系统常见的垂体瘤、脑膜瘤或者脊索瘤,由中间向两侧侵犯,首选经鼻腔、蝶窦,通过神经内镜微创进行切除,但是术中切除和单纯中线部位的肿瘤,需要暴露的范围更大,如从两侧向中间侵犯,则此类型以口腔、耳鼻喉等部位的肿瘤较多,可由鼻咽癌或腮腺部位的原发恶性肿瘤侵犯到颅内,需与口腔科、耳鼻喉科联合,通过神经内镜方法不可切除。 侧颅底肿瘤的最大风险是对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存在包绕,此为手术最大的难点和风险最大的地方。手术切除肿瘤时,需要对主要的颈内动脉和静脉进行保护。对于恶性肿瘤,术后切除要进行化疗和放疗。如果肿瘤侵犯比较明显,手术很难做到一期完整切除,术后综合治疗也很重要。
    2023-08-02
  • 鼻前颅底肿瘤怎么治(视频)

    鼻前颅底肿瘤怎么治
    鼻前颅底肿瘤在临床上最多见的是由于鼻窦肿瘤侵犯到颅底,称之为鼻颅底肿瘤或鼻窦肿瘤,常见于鼻腔癌、鼻窦癌侵犯颅内。本身就位于颅神经上面,叫做嗅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往颅内生长,还有前颅底脑膜瘤,这都是鼻前颅底肿瘤,可以有良性肿瘤也可以有恶性肿瘤。但不管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范围完全根据肿瘤性质、肿瘤大小,手术方法不同。既可以通过内窥镜从鼻腔里做内窥镜手术,还有等离子刀头切割。直接经颅做手术,把头颅打开,治疗方法较多。
    2023-08-02
  • 什么叫侧脑室肿瘤(视频)

    什么叫侧脑室肿瘤
    侧脑室肿瘤是指发生在颅内侧脑室里边的一种肿瘤,大概占全部脑肿瘤的不足3%,但是占全部脑室系统肿瘤的半数。所以虽然不属于一种常见的颅内肿瘤,但是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室内肿瘤。这种肿瘤可以发生在侧脑室的前部、体部和三角区,不同部位的侧脑室肿瘤,病理类型也不完全相同,比如发生在侧脑室前部和三角区的肿瘤常常是脑膜瘤,而脉络丛乳头状瘤基本上都是见于侧脑室的三角区,在临床上也有不同表现和特点。多数侧脑室肿瘤常会引起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甚至有的患者会由于肿瘤在脑室内移动,临时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出现阵发性的颅内压增高,甚至顽固性的呕吐,在临床上比较有特点,应该及时到神经外科就诊,进行及时的手术治疗。
    2023-08-02
  • 哪些颅底肿瘤适合手术治疗(视频)

    哪些颅底肿瘤适合手术治疗
    通常颅底肿瘤都适合手术治疗,包括前颅、中颅、后颅,前颅洼有鞍结节脑膜瘤、嗅沟脑膜瘤、颅眶沟通瘤、颅鼻沟通瘤,甚至有时长入颅内的鼻咽癌,也是颅底肿瘤的范畴;中颅洼,就是海绵窦区的肿瘤,还有岩尖的脑膜瘤,还有中颅洼底的一些脑膜瘤,都需要积极的手术;后颅洼也有较多颅底肿瘤,包括颅颈交界区的脑膜瘤、斜坡上的脊索瘤,还有听神经瘤等,这些肿瘤通常使用药物无法控制,直接放化疗也不是最好的手段,通常这些肿瘤都会先手术治疗,如果可以全切则较好,如果无法全切,与重要结构粘连较紧的肿瘤,可以采取放疗等方法治疗。
    2023-08-02
  • 蝶骨嵴脑膜瘤手术风险(视频)

    蝶骨嵴脑膜瘤手术风险
    蝶骨嵴脑膜瘤在脑膜瘤当中属于相对常见类型。蝶骨嵴脑膜瘤主要根据肿瘤起源界定,即肿瘤主要起源于颅内蝶骨嵴的解剖部位。治疗首选手术,手术可能会存在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大小或严重程度与肿瘤部位有关。 蝶骨嵴脑膜瘤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外侧型、中间型和内侧型。外侧型和中间型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相对较低。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风险较大,主要因为在内侧存在较重要结构,例如颈内动脉、海绵窦,脑垂体等。所以肿瘤如果内侧生长较多,可能会影响相应重要结构,提高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应神经功能损伤,或出现并发症几率变大。术后并发症与肿瘤大小有关,部分巨大蝶骨嵴脑膜瘤术后出现并发症几率相应提高。
    2023-08-02
  • 脑胶质瘤的症状(视频)

    脑胶质瘤的症状
    脑胶质瘤的症状可以分三大类: 1、颅高压增加的症状,颅高压的症状。颅内高压即颅内长肿瘤,颅腔密闭,便出现相关的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呕吐往往是喷射性; 2、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障碍,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障碍就比较多,人有12对颅神经。有些肿瘤压迫视神经视力下降,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嗅觉会减退;有些人眼球歪斜,因为神经压迫相关的眼球神经;还有患者听力下降、耳鸣;如果肿瘤靠近颅底,患者可能有舌肌萎缩、舌肌偏斜、甚至喝水呛咳;有些肿瘤影响患者的运动,会出现肢体无力、行走无力、甚至瘫痪;有些影响感觉,功能比较复杂; 3、癫痫。即羊角风,有各种发作形式,部分少突胶质瘤患者可表现为癫痫发作。
    2023-08-02
  • 射波刀的创新治疗(视频)

    射波刀的创新治疗
    射波刀从发明到现在已经应用了20多年,2015年以后开展了射波刀的创新治疗,在原有射波刀治疗疾病的基础上,使用新治疗策略、新治疗理念,对某些肿瘤进行创新治疗。如胶质母细胞瘤,常规放疗联合射波刀局部高剂量照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强,肿瘤复发会明显延后。另外,提出精准3D剂量雕刻技术,对肿瘤附着点进行高剂量照射。对于靠近脑重要结构部位的脑膜瘤进行低剂量照射。通过治疗技巧让肿瘤内接受高剂量照射。长期控制效果好、副反应轻。除此以外,分阶段射波刀治疗肺癌,通过两次射波刀照射可以达到长期控制肿瘤的作用。
    2023-08-02
  • 什么是颅内占位性病变(视频)

    什么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指颅内占有一定体积,对周围脑组织形成压迫的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有多种类型,比如肿瘤、炎症、寄生虫等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病变,常见疾病如下:1、脑肿瘤:颅内的原发性或者继发性脑肿瘤,如脑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以及脑部转移瘤,肿瘤长到一定体积,对周围脑组织、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形成颅内的占位性病变;2、脑部炎症:脑脓肿等颅内炎症病变可形成明显的占位效应,在病变周围有大范围水肿,是很典型的颅内占位性病变;3、其他疾病:脑部的包虫病、结核瘤等病变,可以占位性病变的形式存在,造成占位效应;4、先天性疾病:颅内表皮样囊肿或者蛛网膜囊肿等病变,在生长过程中长到一定体积,对周围脑组织形成压迫。
    2023-08-02
  • 什么是神经系统肿瘤(视频)

    什么是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神经系统部位的肿瘤,是一大类的肿瘤,至少包括几十种、上百种的肿瘤。主要分析如下:一、从神经系统肿瘤的角度分类:1、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脑和脊髓的肿瘤;2、周围神经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颅神经和脊神经的肿瘤。二、从发病原因的角度分类:1、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是指由神经系统本身细胞来源的肿瘤,比如脑膜瘤、胶质瘤、垂体瘤、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髓母细胞瘤、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等肿瘤都属于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2、继发性神经系统肿瘤:主要是指全身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到神经系统所形成的肿瘤,比如脑转移瘤、脊髓转移瘤,像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都可以发生脑脊髓的转移,这类肿瘤叫做继发性神经系统肿瘤。三、从肿瘤的严重程度分类:1、良性的神经系统肿瘤;2、恶性的神经系统肿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