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如何预防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视频)

    如何预防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预防方法包括: 1、病因预防:针对最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主要是去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同时严格戒烟; 2、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需要注意上肢运动的强度和幅度,运动时间不易过长,睡眠时枕头宜低,同应使用药物辅助治疗,控制相应的病因。伴有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是血管的动脉硬化的标志,会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性,应积极预防。
    2023-08-02
  • 尿潴留的原因(视频)

    尿潴留的原因
    尿潴留分为急性尿潴留与慢性尿潴留,指尿液留存在膀胱内无法排出,常见原因如下:1、前列腺增生症:因前列腺增大堵塞尿道,导致膀胱内小便无法排出,通常临床老年男性80%以上的尿潴留均由于前列腺增生症造成;2、膀胱收缩功能障碍:又称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指患者尿道通畅但膀胱缺乏收缩力。如家中水管堵塞可导致水无法流出,但若水管通畅而水箱无压力,则水也无法流出。因此膀胱收缩功能障碍类似水箱无压力,尿液无法排出。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卒中或糖尿病、帕金森病等;3、其他原因:如膀胱结石、前列腺癌、膀胱肿瘤,也会造成尿潴留。
    2023-08-02
  • 什么是慢性病(视频)

    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的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与急性传染病相对的一组疾病,急性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结核、乙型肝炎、霍乱、伤寒。慢性病就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是一组疾病,这些疾病持续时间比较长、病因比较复杂、危害比较大,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肿瘤、慢性胃病。目前我国官方的统计,在所有死亡疾病的病因统计中,慢性病导致死亡占80%以上,所以慢性病是目前我国,包括人类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即控制慢性病是很严重的医学问题。慢性病的特点和传染病不一样,每个人可能在不同阶段都会经历,比如高血压,中国18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达到25%左右,即1/4。传染性疾病只要防护好,可能就不会被传染,但是慢性病是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的疾病,其和传染病截然不同。
    2023-08-02
  • 颈动脉斑块手术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颈动脉斑块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颈动脉斑块的手术后遗症具体如下: 1、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偏瘫、失语等; 2、脑出血:轻者可出现偏瘫、失语,重者可成为植物人或直接导致死亡; 3、穿刺点出血、血肿:见于微创手术; 4、肾功能不全:微创手术时,对造影剂过敏可引起肾损伤; 5、神经损伤:见于开放式手术,可导致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
    2023-08-03
  • 为什么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视频)

    为什么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老年人,包括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如脑出血,缺血性疾病如脑梗塞,即脑卒中。大多数此类疾病伴发失眠、焦虑、抑郁、恐惧、易怒、敏感多疑、性格改变等精神心理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1、心理是大脑的功能,大脑是精神活动的支配器官,大脑不同的脑区受到损害,出现病变,出现相应的心理精神症状。比如大脑边缘系统受损,出现情绪不稳、食欲变化、睡眠障碍,即脑血管病是心理精神症状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2、脑血管病的出现,会给患者带来肢体、语言方面的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因此给个体带来心理冲击和创伤。很多人出现继发性抑郁、焦虑、自责、愤怒,觉得自己拖累家人和社会,感到生不如死,有些患者拒绝配合神经科康复训练。所以除了积极治疗脑血管病,也要对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做相应处理,使患者重新获得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2023-08-03
  •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因素(视频)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老龄化以后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升高,65岁以上的老年人脑卒中的几率比年轻人成倍的增长。脑卒中的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些都是导致卒中升高的因素。急性期时,无论是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治疗的重点是挽救患者的生命,保证患者平稳的度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康复治疗。但是在治疗恢复的过程中,病人会出现各种原因,如脑内因素、生活因素、医疗因素,导致病人的心境低落,出现抑郁症状。出现抑郁的因素包括两方面: 1、病理因素:脑梗、脑出血后,脑组织受到创伤,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紊乱; 2、心理因素:卒中后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引起卒中后抑郁。
    2023-08-03
  • 吞咽障碍调整吞咽姿势有效吗(视频)

    吞咽障碍调整吞咽姿势有效吗
    吞咽障碍调整吞咽姿势是有效的。发达国家针对吞咽障碍姿势调整,配备有专门的吞咽椅,就像普通的轮椅一样。但是,可以调角度、高度、斜度,来解决病人的吞咽吞咽问题。除调角度和斜度之外,还要调病人的头部姿势,如低头、抬头、往左偏、往右偏、旋转等,需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做相对系统的调整。假设病人脑卒中引起吞咽障碍,如其为右侧偏瘫,会导致右侧整个吞咽肌的无力,甚至完全瘫痪。此时为其调整姿势一般为往右侧偏头、往左边旋转,甚至再做低头的动作,身体整体往左倾斜,这种状况下调整病人的姿势,利用食物的重力作用,病人咽下食物的时候比不调整姿势要顺畅。
    2023-08-03
  •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视频)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它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底和脑表面血管病变,如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微动脉瘤等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它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年发生率是1.9-5.4人/(年·10万人),即每年10万人中有6-20人将会发病; 2、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颅内血肿穿破脑组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而发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果患者有突发的或炸裂样的头疼,要考虑他有没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病死亡率非常高,危害非常大,一般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是30%,第二次出血将有70%的患者死亡,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并发症(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较严重的神经外科疾患,也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大部分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后,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部分患者会遗留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具体如下: 1、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或伤残重要原因。一般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时,脑血管痉挛开始发生,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一般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周,血管痉挛可以达到高峰期,随后逐渐缓解。如果脑血管痉挛较轻,患者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如果脑血管痉挛严重,可以引起脑部缺血,甚至发生脑卒中、脑梗死等,从而导致患者的意识下降、肢体活动障碍等,严重者可以引起多发性脑梗塞,导致患者的高级智能活动减退甚至痴呆,部分患者甚至成为植物人; 2、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大脑表面会形成一层血液,出血吸收后会形成广泛粘连,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或脑脊液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脑积水发生。一般脑积水多为交通性脑积水,少部分患者脑积水程度较轻,可以自行适应,无需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2023-08-03
  • 为什么睡眠中会猝死(视频)

    为什么睡眠中会猝死
    睡眠中猝死,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1、脑卒中:夜间睡眠时血流速度较慢,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如果患者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会增加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易并发脑梗死,特别是脑干部位,如延髓梗死,易影响呼吸和心跳中枢,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而引起死亡;2、心脏疾病:患者本身患有心脏疾病,其突发性心肌梗死会引起心源性猝死。部分心脏病患者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这时发生猝死的风险增高;3、其他原因:患者长期卧床或既往有脑血管病病史,易出现痰无法顺利咳出的情况,可能引起窒息,进而造成猝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