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软瘫期的运动治疗(视频)

    脑卒中软瘫期的运动治疗
    脑卒中病人急性期大多数是软瘫,即肌肉松弛,最主要的运动治疗是被动运动治疗,因为不能主动运动。被动就是上肢各个关节的人为活动,按照平常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的活动规律进行。每天建议是上、下午各1次去做被动运动,下肢同样也是。早期除活动外,还要注意功能位摆放,因为这种情况下是软瘫,早期恢复后慢慢硬瘫张力会增高,上肢屈曲。一般摆放位是让上肢展开,手指伸直,不让手指蜷起,上肢屈曲,这种将不利于后期张力的增高。 下肢是一般是伸肌张力高,这种情况摆放微屈,膝关节微蜷,膝关节下面可以垫小的枕头或者小靠垫。同样还会把髋关节垫靠枕,把脚竖直,小心足下垂。功能位摆放的同时,在康复期的活动要进行每个关节运动,而且运动每个关节的时候,要护理好,防止肩部脱臼。肩脱位、肘关节要护住肘关节再运动,防止拉伤。
    2023-08-02
  • 脑卒中恢复期的运动治疗(视频)

    脑卒中恢复期的运动治疗
    脑卒中急性期过后就是恢复期,一般急性期以后,软瘫基本慢慢消失。现在这种恢复期转成硬瘫,即上肢屈曲张力升高,下肢是伸肌张力升高,常见有些病人走路的时候,上肢屈曲,下肢伸直,为画圈步态,所以康复相对比较难恢复。纠正需要给肌松药,同时每天都在不停做运动康复,做肢体康复,手指平常不动的时候需要绑硬纸板,把手指整个展开。有时候病人会出现肩袖综合征,即肩关节疼,活动受限不能动,活动范围很局限,可以局部用止疼的药,同时理疗,让肌肉松弛以后,整体做肩关节锻炼。 这种情况下不能活动1-2天,需要日积月累,需要6个月甚至1年的功能康复才能让肌肉松弛。下肢同样也是,因为走路的时候足内翻,这种情况可以穿特定鞋以校正走路步态。
    2023-08-02
  • 脑卒中患者独立坐卧的技巧(视频)

    脑卒中患者独立坐卧的技巧
    独立坐卧主要指偏瘫病人,因为如果不是偏瘫病人,不存在独立坐卧的技巧。康复也叫作业疗法,即教会患者自理生活,虽然在偏瘫状态下,但能把自己护理好。首先起床的时候要依靠非偏瘫侧肢体,要给病人创造良好的一种生活环境。在能动的对侧放能辅助的护理工具,以辅助功能。坐起来的时候尽量坐直,不要往偏瘫侧倒。所以这种情况下偏瘫侧对侧可以放软的垫子防摔倒。 如果是早期急性期坐不起来,在后期恢复期慢慢能坐好。这种情况还涉及到挪动,挪的时候尽量让其手支撑住,而且利用先偏瘫侧的肢体支撑再挪。
    2023-08-02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如何恢复(视频)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如何恢复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关键在于Ⅰ期,即急性期是否进行早期干预。若在急性进行治疗,可减轻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避免向Ⅱ期或Ⅲ期发展。如发病早期需给予患者对症支持及改善循环治疗如良肢位摆放,正确康复护理,避免患肢过度活动及患肢输液。 另外需进行适当体疗和理疗,如采用红外线热像检查患者皮肤温度等,指导患者主动运动瘫痪肢体,均可有效改善瘫痪肢体静脉回流,减少渗出及血液循环障碍,降低患者水肿发生率及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
    2023-08-02
  • 脑卒中前兆有哪些(视频)

    脑卒中前兆有哪些
    脑卒中又称为中风。中风即突然发生,无法预测。经过大量研究和观察,发现是有前兆症状的,在卒中发生前,会有短暂性供血不足,表现为短暂性黑蒙、短暂性视物重影,或者是短暂性讲话吐字不清,突然间出现手麻或者讲话吐字不清,以上先兆症状出现,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目前,国际上推荐使用FAST评分法,FAST中的F是Face,指面部有无口角歪斜,S是Speech,指讲话是否流利、清楚,A是Arm,是指有没有出现手臂或下肢抬不起来,活动不灵活。T就是呼叫时间、发病时间,要赶紧呼叫120,或者记住发生时间。出现上面三个症状时,如果时间在3小时之内,接受溶栓治疗,效果最佳。因此大家要注意,不要忽视黑蒙、视物不清、一过性黑蒙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识别是否出现脑卒中。
    2023-08-02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式有哪些(视频)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式有哪些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方式有多种,应因人而异。卒中有轻有重,轻症只做简单纠正即可。偏瘫者卧床时,注意摆正体位,称为体位康复护理。如拿筷子夹不住,精细动作做不到,可采用作业疗法,精细动作的康复护理可使用物理治疗、传统中医针灸等。 另外,涉及功能障碍如言语障碍,可针对言语训练,吞咽困难的患者针对吞咽困难的训练,有心理障碍需做心理疏导治疗,以及残障康复训练。主要维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回归工作、回到家庭,回归社会。
    2023-08-02
  • 脑卒中如何预防复发(视频)

    脑卒中如何预防复发
    我国脑卒中复发率为30%,高居世界之首,指病人第一次患脑卒中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治疗需先控制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存在9个危险因素,其中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为首要危险因素。预防复发如糖尿病病人需将控制好血糖,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需严格达标,不可今天服药,明天不服,而后天又服药,降糖亦是如此。因平稳的血糖、血压为避免脑梗的基础,故一定要控制危险因素,而吸烟、饮酒也为危险因素,需尽量戒烟、戒酒。 病人需了解自身血管情况,清楚自身血管硬化程度。若大部分病人不清楚,需到医院进行检查,临床常用的检查包括CTA、MRA、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可确定问题血管部位,而后进行血管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后记忆下降怎么改善(视频)

    脑卒中后记忆下降怎么改善
    脑卒中后出现明显的记忆下降,可通过下面三个方法进行改善: 1、脑卒中引起的记忆下降,可用脑血管病药物、改善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或其它活血化瘀药物都可使用; 2、可应用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如奥拉西坦、胞磷胆碱类; 3、如果记忆力下降明显,可使用目前常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艾斯能等,且使用后病人效果非常明显,可改善症状。
    2023-08-02
  • 急性脑卒中首选检查方法(视频)

    急性脑卒中首选检查方法
    脑卒中分为两类,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者首选检查方法趋向于一致,CT检查是最精准的初筛手段。鉴别点在于临床医生采集病史、查体以后初步判定患者涉及到脑卒中,首筛进行头颅CT。通过头颅CT主要鉴别是否存在出血性卒中,而缺血性卒中首查方向是颅脑核磁,但在医院条件和各方面因素下颅脑核磁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所以一般情况会采取颅脑CT进行初筛。在症状吻合并配合颅脑CT鉴别后可以大致判定脑卒中属于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从而指导下一步治疗。 缺血性卒中核磁六个小时以后才会显影,而CT在24小时后才会显影。所以急性脑卒中很难进行核磁预约检查,对于大部分急诊患者都会采取颅脑CT检查。有时临床很难在查体以后判定何种疾病导致卒中,所以首筛一般采取颅脑CT检查。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依据(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首先需要明确病史,包括患者何时发生流涎、偏瘫、口齿不利。如果存在此类伴发症状,需要排除是否由于脑出血导致,需要到急诊科紧急检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以后进一步筛查头颅核磁。颅脑核磁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存在特殊意义,新发梗死和陈旧梗死对比存在特定序列,所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颅脑核磁属于必备检查,缺血性脑卒中一般会出现大动脉问题,例如颅内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等大血管的闭塞或狭窄。 进一步检查还包括颈动脉超声或行CTA、DSA检查,其中检查的金标准是DSA,但相对有创。CTA和超声都是相对初筛手段,在病史采集、查体,结合影像学检查,如颅脑CT、核磁CTA或DSA检查后,可以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