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视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出现间歇性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颈椎病、锁骨下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它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和共济失调、双侧黑蒙、双侧的同向偏盲、猝倒发作、运动感觉障碍、复视、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需要与心源性疾病、脑卒中或颅内肿瘤相鉴别。
    2023-08-02
  • 中风有哪些表现(视频)

    中风有哪些表现
    中风在医学上称之为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当患者发生脑卒中时,常见症状、体征有一侧肢体乏力、麻木、口角歪斜、构音不清、饮水呛咳,严重时还可以呼吸、心跳骤停。若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 在有静脉溶栓条件的医疗机构就近就医,必要时尽快转运到有血管介入取栓治疗条件的医院进一步诊疗。如二级医院一般都只具备静脉溶栓的条件,但不具备血管内介入取栓的条件。所以如果评估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要尽量送到当地去静脉溶栓,溶栓以后再考虑进一步到三级医院去做血管内介入取栓治疗。
    2023-08-02
  • 睡觉吹风会中风吗(视频)

    睡觉吹风会中风吗
    中医讲虚邪贼风,假如夏天开窗,开小缝对着面部吹,可能起来以后面瘫,不是中风,部分人容易把面瘫和中风混为一谈。中风主要指脑卒中,即脑出血或者脑梗塞,吹风后易引起面瘫,是否会引起中风没有严格的统计。 患者不要开窗睡觉,尤其不要正对着面部、颈部或腰部以上吹风。如果吹风以后,起来后觉得不适,一边脸发麻或者手脚麻木,可能会引起面瘫或者中风,应尽快到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比如刮风下雨时,两棵树站在那,一棵树倒了,一棵树没有问题,根本原因是树根不行或者树干干枯,一阵风会将其吹倒。人也是如此,如果因为吹风出现中风,风只是诱因,而身体已经出现问题,要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2
  • 轻微中风严重吗(视频)

    轻微中风严重吗
    中风也称为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轻微中风一般是指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动脉硬化或血管狭窄,引起脑部供血不足所致。轻度中风若及时治疗,根据病情给予静脉疏通血管的药物,预后一般较好。但是中风尤其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病史的患者,中风会反复发作,并且每复发一次,病情就会更加严重。 因此对于轻度中风一定要及时治疗,预防卒中的复发。平时一定要保持血压平稳,因血压过低容易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缺血性脑卒中,而血压过高会引起出血,出现出血性脑卒中。
    2023-08-02
  • 康复训练的好处(视频)

    康复训练的好处
    康复学科是主要针对患者功能障碍的治疗,现在很多住院的患者,比如脑卒中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在神经内科或急诊科,诊断基本明确。急性期的内科治疗很规范,包括溶栓、部分药物治疗,一旦病情稳定或者到24小时,康复评定发现问题,部分功能障碍靠药物治疗或者介入、外科,部分问题不能解决。康复治疗可缓解或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让患者尽早的生活自理、回归家庭。或者更长远的回归社会。 所以基本康复治疗在过去的医疗链条中,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之外,又增加了一个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提高。目前在功能障碍治疗中,康复是不可替代的办法,在国内外基本是共识。
    2023-08-02
  • 肌张力高应该怎么治疗(视频)

    肌张力高应该怎么治疗
    肌张力高,一般是神经源性病变,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会引起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升高的治疗有很多方法,具体如下: 1、运动训练,比如牵伸治疗、深部肌肉电刺激,缓解肌肉的张力; 2、在康复训练中部分技术可以通过部分姿势,抑制这类肌张力的增高; 3、还有部分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张力非常高,有部分患者通过训练包括姿势抑制,可能效果也不好。涉及到用肉毒毒素注射,效果较好,是根据靶肌肉的张力升高程度,利用电刺激或者超声引导下,打到张力高的靶肌肉上,大概在3-7天张力能下降; 4、肌张力增高的治疗基本是物理治疗或肉毒毒素治疗,还有部分轻微者可以口服药物,比如巴氯芬、妙纳。
    2023-08-02
  • 颈动脉狭窄的鉴别诊断(视频)

    颈动脉狭窄的鉴别诊断
    对于颈动脉狭窄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症状上的鉴别及病因上的鉴别,具体方法如下: 1、症状学方面:如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引起的相关症状,需与脑出血等颅内病变相鉴别; 2、病因学方面: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导致颈动脉狭窄的病因,需与多发性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或颈部肿瘤放疗所引起的颈动脉狭窄相鉴别。
    2023-08-02
  • 小儿脑瘫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小儿脑瘫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脑瘫称为脑性瘫痪,是一组因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的损害,从而导致患儿持续存在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脑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可伴有感觉、认知、沟通、知觉、行为等异常,以及癫痫发作和继发性骨骼肌肉系统异常。本病较为常见,在发达国家患病率是1%-3.6%,我国大约在2%。许多围产期危险因素被认为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具体如下: 1、围产期脑损伤:如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脑卒中、产伤、颅内出血; 2、早产相关脑损伤:如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 3、脑发育异常:如脑发育畸形、遗传性或代谢性脑发育异常; 4、产后脑损伤:如核黄疸、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5、产前危险因素:包括绒毛膜羊膜炎、宫内发育迟缓、毒物接触、先天性TORCH感染,此类因素可能共存并相互作用。 近年对脑性瘫痪病因进行更深入探讨,目前认为胚胎早期发育异常可能是导致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缺氧缺血性等事件的重要原因。胚胎早期发育异常主要来自受孕前后孕妇体内外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以及孕产期疾病引起妊娠早期胎盘羊膜炎等症状导致。
    2023-08-02
  • 养血清脑颗粒的作用(视频)

    养血清脑颗粒的作用
    养血清脑颗粒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血虚肝旺引起的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头疼、眩晕眼花的情况。也可以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全程预防和治疗,可以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循环,能改善血管功能紊乱,延缓脑动脉硬化进程,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临床上经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疼、失眠、健忘等症状,也可以用来治疗偏头疼、紧张性头疼、高血压、颈椎病、脑外伤后遗症等引起的头晕头疼,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脑卒中发生。临床上对于很大一部分慢性头晕头疼的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虽然用途广泛,但是不可作为神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
    2023-08-02
  • 缺血性脑血管病怎么治(视频)

    缺血性脑血管病怎么治
    缺血性脑血管病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脑梗死,治疗和时间密切相关。发现自己是脑卒中,一定要第一时间来到医院,急性期3-4.5小时是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可以给予积极溶栓治疗疏通血管。如果考虑是大血管病变,超过3-4.5小时,还有后续的动脉取栓介入治疗,现在动脉取栓的时间窗逐渐延长到16小时,甚至是24小时。但是必须经过影像学评估有缺血半暗带,才能进行下一步动脉取栓治疗。 脑血管病有个口号,时间是大脑,越早到医院越早进行治疗,效果越好、后遗症越少。除了上述溶栓和血管内治疗,超过24小时之后,要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即抗血小板、强化他汀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后期给予康复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