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后出现癫痫怎么办(视频)

    脑卒中后出现癫痫怎么办
    脑卒中并发症较多,如手脚偏瘫、进食呛咳、一过性麻木等。发生大面积梗死或皮层梗死以后,会发生癫痫。癫痫即羊癫疯,表现为抽搐、口角歪、口吐白沫、眼睛向上翻等。 发生脑卒中以后继发癫痫,可以用药物治疗,有很多药物可控制癫痫,但此类症状性癫痫通常可能需要长时间服药,如果要停药,必须遵医嘱。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病灶存在,需终身服用药物,不能随便停药。部分患者因为刺激逐渐转好,可能会停药。服药过程中可能对肝功能、血小板或其它白细胞等有所影响,所以需根据医嘱定期复查。
    2023-08-02
  • 脑卒中症状(视频)

    脑卒中症状
    脑卒中也称为中风,即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症状如下:1、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脑梗塞、脑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是亚急性起病,通常是睡觉后醒来出现典型三偏,出现循环障碍。颈内动脉系统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有头昏、头疼、语言、神志障碍,出现典型的三偏征,即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偏瘫等。后循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有神志障碍、恶心、呕吐、天旋地转、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吞咽困难等,需要溶栓、取栓,以及改变循环、防止合并症、清除自由基、营养支持等;2、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患者出现剧烈头疼、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血肿压迫,可以造成脑疝、水肿,所以需要积极抢救。高血压造成的血管破裂、动脉瘤破裂等,会出现大量出血,血肿压迫的典型症状是神志障碍、剧烈头疼、恶心、呕吐、三偏征。
    2023-08-02
  • 脑卒中急性期注意事项(视频)

    脑卒中急性期注意事项
    脑卒中病人在急性期要注意的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观察症状变化:急性期取栓治疗要注意患者是否有症状的波动、变化,借此判断治疗是否有效果。在脑卒中的急性期,需要注意患者的症状是否有波动,如果波动,需要及时复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CT平扫、磁共振的平扫,明确患者的病情进展以及波动原因;2、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患者取栓后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肢体活动,需要排除出血转化或是缺血再灌注损伤,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相应的理想水平。如果有补救措施,通常需要急诊给予静脉或口服的抗血小板药物干预,以防止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
    2023-08-02
  • 脑卒中取栓术后护理(视频)

    脑卒中取栓术后护理
    进行脑卒中取栓术以后,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护理:1、关注患者状态:尤其是取栓后的24小时之内,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状态,血管内的取栓治疗属于手术治疗,血管开通后可能出现血管再闭塞、恢复灌注后出现堵塞部位流域的出血性改变,以及恢复灌注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及肢体活动改变,需要监测患者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过高的血压可能导致出血转化,过低的血压可能导致低灌注性改变。除了血压,还要关注心率、血氧、呼吸等相关情况;2、及时复查:进行手术后,需要定期检查明确患者的查体结果,检测有无肢体症状的改变。如果患者出现相关的症状变化,需要及时进行影像学的复查,排除造成症状变化的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具有较多的临床表现,具体表现主要取决于缺血的部位,与相关部位的功能有关,常见以下临床表现:1、肢体无力:如果出现缺血性脑卒中,导致前循环梗死,发生左侧优势半球大脑中动脉梗死,可以表现为右侧的肢体无力,从可以自主活动到完全不能活动,肌力从5级下降到0级;2、言语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难以自主表达、难以理解别人的言语,难以看懂报纸、文字、电视等,还包括难以自己写字等。如果出现右侧半球梗死,则可能表现为左侧肢体的活动以及感觉的异常。
    2023-08-02
  • 脑卒中患者为什么会抑郁(视频)

    脑卒中患者为什么会抑郁
    卒中患者中累及前额叶皮层或左侧半球的基底节区病变,最有可能导致卒中后的抑郁,并且最可能达到重度抑郁的障碍或者恶劣心境的标准。左侧大脑半球卒中的抑郁症患者中如果是大脑后动脉的阻塞,抑郁症的症状一般不严重,而且即使有也会持续时间比较短,大概半年内就能恢复。另外发生卒中以后引起重视的形成重度抑郁有额外的影响因素,比如在前循环的卒中或卒中前有皮脂腺的萎缩,要详细地询问家族史和个人史中是否有情感性障碍的病史,卒中以后引起失语相对比较常见。目前研究认为失语不会引起抑郁,但非流利性失语与抑郁相关,两者可能都与左侧额叶病变有关,尽管急性损伤以后脑功能损害程度与抑郁的程度不是直接相关,但是抑郁的出现会延缓康复,在左侧半球卒中的患者中合并抑郁者的认知的表现能力更差,主要是表现在时间的定向上、额叶功能和动作执行功能等方面,所以对于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期而积极的治疗,能减少恢复期心境障碍导致的患者认知和执行能力出现偏差。右侧的前部受损的时候心境障碍通常可能表现为与不协调的欣快感相关的平淡和淡漠状态,但此类患者又较少表露出欢愉,相关主诉可能表现为兴趣丧失和担忧,同时言语的韵律感会表现得比较差。右侧半球受损时出现的失语韵症表现为语言表达式触发韵律、音调、节律和强度的变化,合并此类患者可能表现为相当的沮丧,经常会被家里人、同事,甚至神经内科医生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其实只是脑神经部位功能受损的一种表现,所以对于此类的情绪,需要进行准确识别。对于此类问题通常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譬如提出中性问题,譬如这本书是红色,让患者辨别该句所包含喜、怒、哀、惧,再根据所检测到的感情朗读句子,由此可识别是否有感觉性的失语韵症,再要求患者用不同的感情色彩来读这篇句子,测试是否存在表达性的失语韵症。中风的患者可能同时会罹患失语韵症和抑郁症,但是两者的诊断标准和临床检查应该独立,避免误诊。
    2023-08-02
  • 脑卒中的治疗(视频)

    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的脑卒中形式的治疗方案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缺血性脑卒中:需要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如心源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缺血性脑卒中,在超早期3小时内或4.5小时内,最迟不超过6个小时,在医院进行溶栓治疗,把阻塞的血栓或栓子进行溶通,患者的预后或临床症状会得到较好的改善。部分患者可能溶栓后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给后期治疗带来很大益处;2、出血性脑卒中: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若能找到动脉瘤,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预后也较好。原发性脑出血,早期治疗需注意生命体征的平稳,注意血压、血糖,以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平稳,也会有较好预后。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比较重要,与后期的生活自理、预后等都有很大关系。后期的二级预防也比较重要,即避免出血或缺血的二次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型脑缺血,可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以避免出现二次中风等。脑卒中治疗主要还是分为超早期、急性期、康复期以及二级预防等方面,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2023-08-02
  • 脑卒中为什么要做颈动脉彩超(视频)

    脑卒中为什么要做颈动脉彩超
    脑卒中俗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病率与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狭窄程度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超对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严重程度是一个筛查标准,具体如下: 1、及早发现脑部动脉是否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2、判断患者病情演变的程度; 3、判断出服用药物的效果,如降压、降脂、降糖药等; 4、判断颅内重要血管对药物的反应; 5、指导临床明确治疗方法。 目前国家对于脑卒中的防治极为重视,在全国各大医院成立脑卒中的筛查基地,对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建议40岁以上或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高危人群均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023-08-02
  • 颈动脉血栓的原因(视频)

    颈动脉血栓的原因
    颈动脉血栓一般是在颈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其它部位的栓子脱落到狭窄部位,从而引起颈动脉的急性狭窄或闭塞。部分患者存在斑块,可能由于斑块出现溃疡、局部损伤或血液呈高凝状态,然后引起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 较轻的血栓可以无明显症状,严重血栓可能引起颈动脉闭塞,或栓子脱落造成的颅内血管闭塞,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脑缺血甚至脑卒中的症状。包括一过性缺血发作即TIA,还有偏瘫、失语、对侧肢体麻木、黑蒙等,严重的可以引起大面积脑梗死,甚至存在生命危险。
    2023-08-02
  • 做了卵圆孔未闭手术对以后有影响吗(视频)

    做了卵圆孔未闭手术对以后有影响吗
    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后,对患者日后生活影响较小。卵圆孔未闭封堵对于偏头痛以及间断头昏、头痛类似症状具有较大缓解作用,可充分改善预后,以避免由于卵圆孔未闭造成的脑卒中、房颤等不良预后。封堵伞植入心房后存在2-3个月融合阶段,在新膜面形成较光滑表面,与心脏完全融为一体。患者术后通常需3-6个月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封堵伞可能造成的血栓事件。但在3-6个月修复期满后,可考虑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因此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需坚持服用药物,在半年后封堵伞与新膜面可较好融合后,对生活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