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是多少(视频)

    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是多少
    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根据不同地区的统计,数据不同。脑卒中的死亡率目前是10万分之136.64,已经超过肿瘤的致死率,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原因。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是10万分之120-180,每年大概有200万新发病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一般40岁以后开始发病,60-65岁发病率急剧增加。通常增加5岁,脑卒中的发病率平均要增加50%。如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增加5岁,其发病率可增加100%。 我国莫尼卡研究表明,25-70岁人群中,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其中女性55-64岁和65-74岁人群中,前者发病率是10万分之358,后者可达到10万分之686。 所以脑卒中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可带来沉重的负担,应管理并预防疾病因素。
    2023-08-02
  • 脑卒中康复护理要点(视频)

    脑卒中康复护理要点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主要是并发症的护理,比如骨质疏松。如果长期活动不便、卧床,预防吸入性肺炎,甚至排痰,防止压疮形成及预防全身感染是主要的护理要点。 另外一个护理要点是说肢体的体位,比如卧床的体位,比如睡眠的姿势,应该侧卧位最佳。但这种体位,特别是在床上翻身出现障碍的病人,应该2-3小时帮助其翻身一次,把姿势改变一次。
    2023-08-02
  • 干细胞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吗(视频)

    干细胞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吗
    干细胞治疗目前存在争议,从国际到国内干细胞治疗都没有得到临床审批,还处于研究阶段,即在动物试验阶段,还没有应用到临床阶段。目前临床上几乎不使用干细胞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因为能够用到临床上的治疗方法,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循证医学验证,通过研究以后发现对病人有好处,而且坏处比较小,这样才会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2023-08-02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视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要点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护理要点具体如下: 1、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保持环境安静,尤其是发病24-48小时内不能搬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避免咳嗽、用力排便,比如翻身、吸痰、导尿这些操作过程动作要轻柔,以免加重出血; 2、禁食24-48个小时,在发病三日后如果还不能进食,这时需要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 3、便秘可用缓泻剂,排便时候避免用力,以免颅内压增高; 4、如果出现尿潴留应该及时导尿,留置导尿管要注意避免感染,病情稳定后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 5、通过物理疗法锻炼,反复强调患者运动训练能够改善活动能力,比如瘫痪患者能够独立翻身、坐起、站立还有行走,一般侧重于在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或者文体活动中选些针对性强、对复原功能有提高作用的运动,通过特定要求进行训练,逐步恢复生活自理; 6、进行心理护理,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和暗示疗法。通过康复专业人士的共同协作,能够预防并发症,进行必要康复和必要功能锻炼,还可采用中药按摩、针灸等。
    2023-08-02
  • 脑卒中有哪些检查方法(视频)

    脑卒中有哪些检查方法
    脑卒中检查手段比较多,按照检查目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用于检查脑实质,即检查是否出现脑梗死、脑出血,包括CT平扫、核磁共振平扫; 2、用于检查脑血管有无狭窄、有无堵塞或其他问题,包括脑血管超声、颈动脉超声、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即MRA、CT血管造影即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即DSA; 3、用于检查脑组织血流量,包括CT灌注检查、核磁共振灌注检查。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来选择不同检查方法,会采用最合适、最优质、最快速的方法来鉴别脑血管疾病的性质,判断到底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
    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分为药物方面和非药物预防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1、药物预防:随着年龄增长,脑动脉硬化在不断进展,平时应该注意观察血脂、血糖、血压。如果血脂增高,应及时服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比如常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以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当严格控制血压,血压应当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如果是65岁以上老年人,可要求血压控制到150/90mmHg以下; 2、非药物预防:建议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不熬夜,保持良好睡眠。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低盐、低脂、低糖,注意多食用蔬菜类食物,保持适当运动。
    2023-08-02
  • 脑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脑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卒中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脑卒中又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根据CISS分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可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2、心源性栓塞:如果没有治疗禁忌的情况下,最佳治疗方法是使用口服抗凝药进行抗凝治疗;3、高血压脑出血: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管理好,以防止出血性卒中的再次发生;4、隐源性卒中:是目前还不知道其病因的卒中,像这一类的治疗方法可能较其他几种稍微有所欠缺;5、其他原因:如免疫系统疾病造成的血管炎,需要对免疫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小血管病变造成的脑卒中,治疗主要是针对小血管病变。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卒中的最佳治疗方法就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
    出血性卒中在医学上称之为脑出血,脑出血最常见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主要临床表现与出血的血管有关系,一般最常见的是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破裂、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三偏体征,即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和偏盲,会伴有头痛、喷射性呕吐,严重时会有抽搐和昏迷等情况。枕叶部位出血,可以出现视力的问题,如视野缺损。如果是脑干出血,症状会相当严重,患者会出现深昏迷状态,出现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一般患者会在48小时之内死亡。所以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与部位不同的关系,一旦发生出血必须要积极救治。如果有手术指征可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一般基底节区出血在30ml,丘脑出血在15ml以上,小脑出血在10ml以上,都有手术指征,可以进行血肿的抽吸术或者血肿的清除术等,目的是减轻颅内压,防止脑疝引发死亡。如果没有手术指征,可以进行脱水降颅压药物治疗包括清除自由基、维持水电平衡等综合治疗,病情平稳后可以进行针灸、理疗、按摩、康复,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2023-08-02
  •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周期(视频)

    出血性脑卒中康复周期
    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周期通常是4周,中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有短暂休息或连接下个周期的康复治疗,有的患者会进行连续2个月或3个月的康复治疗,对患者恢复很有帮助。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占比为80%左右,出血性占比较小。出血卒中即脑出血,主要由于高血压引起,也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的轻重程度差别较大,若出血量很小且发生于非关键部位,患者可能没有瘫痪,或程度很轻的瘫痪,并且没有失语。如果发生在语言中枢则可以引起失语。临床最多见的是一侧基底节区出血,如果发生在优势半球,大多数人优势半球都是左侧大脑半球,患者可以出现右半身瘫痪、失语、偏盲。 一旦出现失语和瘫痪的情况,除急性期治疗以外,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对于康复治疗的周期,有条件者应于超早期进入康复,从早期肢体摆放功能位开始,最好到专业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2023-08-02
  • 脑卒中后出现癫痫怎么办(视频)

    脑卒中后出现癫痫怎么办
    脑卒中并发症较多,如手脚偏瘫、进食呛咳、一过性麻木等。发生大面积梗死或皮层梗死以后,会发生癫痫。癫痫即羊癫疯,表现为抽搐、口角歪、口吐白沫、眼睛向上翻等。 发生脑卒中以后继发癫痫,可以用药物治疗,有很多药物可控制癫痫,但此类症状性癫痫通常可能需要长时间服药,如果要停药,必须遵医嘱。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病灶存在,需终身服用药物,不能随便停药。部分患者因为刺激逐渐转好,可能会停药。服药过程中可能对肝功能、血小板或其它白细胞等有所影响,所以需根据医嘱定期复查。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