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

  • 脑卒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脑卒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脑实质检查:行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检查有无脑梗塞、脑出血或脑肿瘤、脑部炎症等; 2、血管检查:检查血管是否堵塞、破裂出血,以及其他压迫,可行CT血管成像或者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如以上检查仍不能够确诊,可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可以更明确些,若考虑为动脉瘤,可以做更精准的DSA。还有血管的检查是颈部血管超声,即彩色多普勒,可观察血管有无先天盗血或狭窄、斑块、硬化等情况; 3、脑卒中功能检查还有CT灌注成像、核磁共振灌注成像,可以检查脑细胞功能情况。
    2023-08-02
  • 脑卒中后为什么要检测血糖(视频)

    脑卒中后为什么要检测血糖
    脑卒中存在九个危险因素,其中最重要为糖尿病,但糖尿病非常隐匿,甚至很多人因患脑梗后进行检查,才发现患有糖尿病。而若患糖尿病大概两年,如果没有良好控制疾病,患脑梗的几率会很高,故常规在脑卒中病人中进行糖尿病血糖检测, 糖尿病血糖检测后尽早发现疾病,进行控制,因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也为脑卒中的治疗。因此如果发现病人患有糖尿病,控制糖尿病为首要任务,若不控制,患者会再次复发脑梗,或脑的其它问题,包括脑出血等。
    2023-08-02
  • 说话说不清楚的原因(视频)

    说话说不清楚的原因
    说话说不清的原因较多,具体如下: 1、脑卒中:如果在正常情况下突然说话不清楚,有时伴有肢体活动不好,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兆,早期脑卒中应在三小时内溶栓; 2、额颞叶痴呆:早期会出现言语不能; 3、重症肌无力: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 4、电解质紊乱、运动神经元病。 如果说话不清楚要及时到急诊治疗,可以早期预防脑血管病,也可以对脑血管病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023-08-02
  •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该怎样练习翻身(视频)

    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应该怎样练习翻身
    脑卒中后出现偏瘫,患者向患侧翻身相对较容易。患者可用健侧手拉患侧床边的床板,或患者的家人、陪护通过牵拉患者健侧手,使患者模拟行走。即脚蹬在床面上,通过腿脚蹬力和上肢的拉力进行活动。如需向健侧翻身,患者应该双手交叉前握,患侧大拇指位于上方,通过健侧肢体牵拉患侧摆动,达到翻身目的。患者平时应主动加强练习,通过前期摆动,增强身体力量。 如果患者偏瘫较重,要积极锻炼,长时间锻炼可增强力量,翻身较为容易。平常可以在患者患侧后背、腰背部垫上软垫斜枕,让患者处于朝健侧的半卧位。
    2023-08-02
  •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最佳时间(视频)

    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最佳时间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最佳时间为4.5小时之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是脑血管被血栓或者其它异物堵塞,血管开通最简单的办法是打药把血栓溶掉,叫静脉溶栓,因为血管开通以后缺血组织重新得到灌注。如果缺血时间特别长,当组织重新灌注以后,灌注组织可能出现再灌注损伤或出血,所以有最佳时间窗。 目前国内外临床试验建议的最佳时间窗是4.5小时,对于3小时之内的病人,几乎只要没有禁忌症,均可以做静脉溶栓。3-4.5小时的病人通过筛查,把高危因素的病人筛查出去,大部分病人可以做静脉溶栓。
    2023-08-02
  •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方法(视频)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法如下: 1、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减少缺血性卒中坏死的面积,让病人得了一次脑梗后尽量少留后遗症,病人一旦得了卒中,应给予溶栓、取栓或者药物治疗等方法; 2、早期认识认知障碍,只有早期认识才能干预,当早期认识到认知障碍,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如胆碱酯酶抑制剂或者营养神经药物,还有运动或者智能方面的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 3、要预防卒中,只有减少发生卒中,脑细胞坏死少,则发生认知障碍的机会就少。所以对于卒中的二级预防就很重要。
    2023-08-02
  • 脑卒中痉挛期的运动治疗(视频)

    脑卒中痉挛期的运动治疗
    脑卒中常见运动功能训练如下: 1、训练关节活动度,如缓解关节僵硬、关节疼痛,避免牵拉等; 2、患者肌力很低,需要注意良肢位摆放,避免痉挛,对病人后期恢复也有一定帮助; 3、从躯干到远端进行锻炼,如果病人能坐起来就不要躺着,先练习坐得稳,坐稳后才可站直,站直后才能走,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很多病人心里非常着急,坐不稳就想走,就会出现异常模式。异常模式如果进一步加深,对患者行走能力、康复均不利。肌力及关节控制能力尚未恢复,就开始进行行走训练也不可行,相当于拔苗助长。因此病人需坐稳后可站稳,保持平衡后再进行步行训练; 4、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师教会患者生活能力时,需主动让病人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甚至自己翻身。康复就是通过增加锻炼,使其生活能自理。家属也需要配合,坚持循序渐进锻炼。如果是严重痉挛患者,可口服药物治疗,如巴氯芬或局部应用肉毒素治疗。
    2023-08-02
  • 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措施(视频)

    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措施
    临床上预防脑卒中复发措施如下: 1、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肥胖、过度饮酒等; 2、针对病因采取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复发。若存在严重血管狭窄,医生评估后需进行手术或支架介入手术治疗,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 3、注意饮食:饮食适宜清淡,以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4、注意适量运动:可进行适合自身体质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幅度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度。每天需按时吃药,将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5、二级预防用药:需终生用药,包括抗血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如瑞舒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均具有稳定斑块、预防卒中再发的作用; 6、定期到医院复诊:出院后六个月到医院做头颅磁共振检查。
    2023-08-02
  • 脑卒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脑卒中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脑卒中最直接的检查方法是神经影像学检查,即头颅磁共振、CT检查。特别是头颅CT检查,可以直接地观测到脑卒中病变范围、部位、有没有出血、病灶是新还是旧等,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头颅CT检查对脑干出血不敏感,而对脑出血检查至关重要。如果怀疑有脑卒中,立即进行CT检测可明确是否出血。如有出血按出血治疗;如果没出血,有可能是脑梗塞,需再做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脑梗塞的出血病灶,如脑干甚至小脑梗塞灶,可以为早期临床治疗提供信息。另外还有血管造影检查,如DSA,或CTA和磁共振也可以查头颅血管有没有狭窄、有没有其它血栓形成等,可以及时发现血管狭窄、闭塞等情况,为神经内科的介入治疗提供依据。其中DSA是脑血管疾病检查的金标准,其缺点是有创、费用比较高、检查的条件要求也比较高。 除这些检查以外,还可进行血液检查,比如血常规检测血色素、血黏度;生化检查血脂、血糖、电解质;肾功能指标也需要做。另外心电图,甚至动态心电图也要做,检测有没有房颤或者其它的心律失常。没有条件可做CT、磁共振的地方,可以做腰穿检查,检测脑脊液有没有出血。还可以做超声心动图,检测心瓣膜有没有问题,心脏有没有血栓,有没有黏液瘤等。
    2023-08-02
  • 急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视频)

    急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
    急性脑卒中的预防方法包括危险因素的控制、心源性脑栓塞的抗栓治疗、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 最常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通常需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血脂异常患者通常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调节血脂到1.8mmol/L以下,或在原来血脂值的基础上下降50%以上。糖代谢异常或者糖尿病患者,一般降血糖治疗目标为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内。如果有吸烟的患者要建议戒烟。高血压或者其它血脂、血糖异常的患者,应注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可以用家庭的呼吸机治疗。如果化验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病人,可以补充叶酸或者维生素B6。心源性栓塞的预防主要是指心房房颤引起的脑栓塞,需要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现在除华法林以外,有新型口服抗凝药。颈动脉狭窄也要做相应的治疗。如果狭窄严重,需要请血管外科医生帮助进行介入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