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

  • 脊髓空洞症做完手术还会复发吗(视频)

    脊髓空洞症做完手术还会复发吗
    部分脊髓空洞症患者手术后,患者稳定一段时间后,又有症状加重,出现无力、肌肉萎缩,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这种情况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1、手术前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2、手术后无康复治疗经验,或者无康复治疗经过,任其病情自然发展; 3、脊髓萎缩变细; 4、病情逐渐发展,肌肉萎缩、无力、大便干结。 这实际上可称之为一种脊髓萎缩综合征,也可以叫做脊髓功能或者感觉、运动、大小便功能衰竭。很多患者是40岁的年龄,70岁的脊髓,脊髓老化比年龄进展要快。对待这种患者,一般采取以中医、中药调节体质,调养为主,且需要坚持定期、足量、足疗程治疗。
    2023-08-02
  • 外伤性脊髓空洞症如何治疗(视频)

    外伤性脊髓空洞症如何治疗
    外伤性脊髓空洞症最早是由一名国外学者于1871年报道。外伤引起的脊髓空洞症出现症状时间差别非常大,有报道称脊柱外伤以后2个月到30年都有并发脊髓空洞症的可能。静止期的外伤后脊髓空洞症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扩大或者扩展外伤后,脊髓空洞症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空洞和空洞内液体对脊髓压迫。大多数采用松解术或者空洞分流术,部分专科有特殊或者独有的空洞分流办法。首先切除对脊髓有压迫的瘢痕组织、松解粘连蛛网膜,恢复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循环通畅,然后进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或者蛛网膜下分流,解除空间内液体对脊髓的压迫,使空洞闭合或阻止空洞进一步发展。脊髓外伤后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瘫痪或者是大小便功能障碍。脊髓外伤后脊髓缺血也会发生变性、软化,软化的脊髓通常没有充足血液供应,有一部分患者会继发而形成空洞,并且这种空洞很快向上、向下两端扩展,影响到颈椎患者出现上肢感觉和力量障碍,需要及时处理,减轻损害。 一般伤后2-3年脊髓损伤处于恢复期,不少患者忽略定期复查,无法确定脊髓空洞的发生。脊髓损伤后正确的康复和指导应该是加强营养,增强治疗信心,定期复查核磁共振,观察脊髓病变情况,若出现扩展型脊髓空洞,伴有相关神经损害,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干预。
    2023-08-02
  • 脊髓空洞症能治愈吗(视频)

    脊髓空洞症能治愈吗
    目前根据临床大宗文献和经验,脊髓空洞症不能治愈。脊髓空洞症为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上除药物治疗外,从20世纪80年代,尤其随着核磁共振的出现,对该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可进行外科干预,但目前的外科干预措施也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 脊髓空洞症临床治疗的目的主要为减轻、缓解部分症状,延缓、阻止病变发展,使其稳定在某个状态。根据目前的临床经验,脊髓空洞症病人手术后最能减轻的症状为颈肩部疼痛问题,对手部肌肉萎缩、感觉障碍效果不明显,所以要达到完全治愈确实有困难。
    2023-08-02
  • 脊髓空洞症怀孕了怎么办(视频)

    脊髓空洞症怀孕了怎么办
    脊髓空洞症是慢性、进行性脊髓疾病,主要发生在脊髓内的重性、囊性改变,患者出现脊髓空洞症后,多有感觉、运动障碍,这种情况下怀孕,会产生痛温觉障碍,如洗手、洗脸、洗衣服,水过烫也没感觉,故易烫伤,一定要避免烫伤。 有时走路腿会发僵,易跌倒,所以怀孕期间注意预防跌倒。且无特效药,可服用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类。脊髓空洞症对胎儿无太大影响,正常婚前检查即可,避免引起过大的恐慌。
    2023-08-02
  • 脑脊髓空洞症表现(视频)

    脑脊髓空洞症表现
    脑脊髓空洞症应称为延髓脊髓空洞,因空洞发生在脊髓,脊髓包括颈段、胸段、腰段,向颅内发展可到脑干的延髓部分,即延髓脊髓空洞。且延髓是生命中枢,也有些颅神经核积聚。 延髓脊髓空洞可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和生命体征改变,发展严重时有生命危险,如吞咽困难、咳嗽无力、呼吸改变、面部感觉减退、舌肌萎缩等症状。该部位空洞相对较少见,极少数才有严重表现。
    2023-08-02
  • 脊髓空洞症必须手术吗(视频)

    脊髓空洞症必须手术吗
    若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的空洞或畸形、栓系引起的空洞,通常建议手术治疗,其存在明确手术指征。但是当空洞比较小、症状较轻、无确切原因时可进行观察治疗。脊髓空洞的药物治疗几乎无效,当空洞大到一定范围时,无论是否明确病因,均需接受手术。若无原因亦可选择进行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 脊髓空洞症通常可引起痛温觉的分离,可引起肌肉萎缩,也可引起双下肢无力。通常对于脊髓空洞需要明确其形成的原因。脊髓空洞较少单独形成,40%以上的患者由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畸形,大概占到10%-15%;小部分患者是医源性的原因所引起,比如以前进行过肿瘤手术,术后发生感染、粘连等;化脓性脑膜炎或结核导致粘连、炎症亦可造成脊髓空洞;极少部分为特发性空洞,原因尚无法明确。
    2023-08-02
  • 脊髓空洞症手术效果怎么样(视频)

    脊髓空洞症手术效果怎么样
    不同疾病类型导致的脊髓空洞手术效果不同,超过40%的脊髓空洞由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此时仅需进行后颅窝减压即可。部分患者除小脑扁桃体下疝外合并有颅颈交界区不稳,对于此类疾病进行减压手术或稳定手术,70%-80%患者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即能够缓解部分症状或者使症状不再加重。 而对于结核或者化脓性炎症引起的脊髓空洞,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进行广泛的粘连松解,即硬膜扩大、重建,此类情况效果较差,存在欠缺。若为外伤造成的畸形,矫形后需进行空洞的分离、分流,手术效果较为理想。 因此,不同原因导致的脊髓空洞手术效果差异较大。
    2023-08-02
  • 脊髓空洞症MRI表现(视频)

    脊髓空洞症MRI表现
    脊髓常见囊性病变包括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症。两种表现存在相似之处,脊髓空洞症是指髓内囊性病灶与中央管间无交通,可见于肿瘤、外伤后。脊髓积水症是髓内囊性病灶与中央管相通,多为先天性,常伴有颅颈交界区畸形、Chiari畸形等。临床影像诊断工作中很难将脊髓空洞和脊髓积水两种情况区分,所以目前业内人士习惯将两者统称为脊髓空洞积水症。该病在临床常见于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较隐匿,病情进展缓慢,有时病程可长达数10年。典型临床表现是感觉分离,患者会出现节段性疼痛、痛温感觉消失,但触觉正常。 MRI检查是诊断该病最好方法,不但能确定病变存在,还能很好显示脊髓空洞积水症全貌,主要表现为脊髓内囊腔范围较长,以颈胸段多见,严重可累及整个脊髓长度。囊内液体呈脑脊液信号,囊内液体含蛋白增多时,T1加权信号可明显高于脑脊液,T2加权低于脑脊液,甚至与脑脊液呈等信号。脊髓空洞积水症诊断过程中MRI检查存在重要作用。需要与肿瘤内囊变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建议进行MRI增强扫描,单纯脊髓空洞积水症增强扫描病灶一般不会强化。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怎么治疗(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症怎么治疗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是一系列疾病,脊髓空洞症有较多原因,包括小脑扁桃体下疝、外伤、炎症、肿瘤等都会造成脊髓空洞。解决脊髓空洞症,首先要明确病因,如果为小脑扁桃体下疝造成,需解决小脑扁桃体下疝,包括后颅窝骨性容积扩大、硬膜扩大。下疝严重的患者需要切除小脑扁桃体、四脑室正中孔扩大、枕大池重建。 如果单纯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造成脊髓空洞,通常进行寰枕减压,手术步骤包括骨性减压、硬膜扩大修补、下疝切除、正中孔探查疏通。目的是希望在寰枕区能造成脑脊液通畅的生理状态,达到治愈脊髓空洞症的目的。
    2023-08-02
  • 脊髓空洞病怎么治疗(视频)

    脊髓空洞病怎么治疗
    脊髓空洞症是常见病,因引起原因不同,治疗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保守治疗即原发性脊髓空洞病相当一部分病人,随年龄增长会逐渐消失,原发性脊髓空洞一般儿童患病,一般无需用药,仅需继续观察,定期复查颈椎核磁即可; 2、继发性脊髓空洞症需手术治疗,由于某些其它疾病导致脊髓空洞,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由于在大脑和颈脊髓交界位置出现卡压,导致脊髓脑脊液回流受限,出现脊髓空洞,此情况必须手术解除卡压使脑脊液流畅,脊髓空洞会逐渐变小,另外脊髓空洞,没有卡压,但其发展越来越严重,此情况是脑脊液引流循环上出现障碍,可采取置管方式,把中间庞大脑脊液引流到腹腔,此也是一种手术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