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

  • 胆囊腺肌症是胆囊癌吗(视频)

    胆囊腺肌症是胆囊癌吗
    胆囊腺肌症并不是胆囊癌,其为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疾病。胆囊腺肌症主要是胆囊壁上的腺体和肌层增生,导致胆囊壁增厚。胆囊腺肌症可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不同类型疾病合并的症状有所差异。一般胆囊腺肌症癌变概率较低,出现症状时建议手术治疗。如果胆囊腺肌症与恶性肿瘤无法明确鉴别时,如与胆囊癌无法明确鉴别,建议患者手术治疗,并通过术中病理切片明确良恶性,以决定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方案。如果胆囊腺肌症呈弥漫型或节段型,易导致胆汁淤积,淤积胆汁又易形成微结石,此时易导致胆囊炎发作。当胆囊腺肌症导致胆囊炎发作时,建议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因炎症反复发作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对于局限型的胆囊腺肌症,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症状,如果局限型胆囊腺肌症生长过快或体积较大,也建议做局部切除,根据病理切片再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2023-08-02
  • 胆囊癌怎么预防(视频)

    胆囊癌怎么预防
    通过关注遗传背景、饮食习惯以及早期处理胆囊基础病变,可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具体如下: 1、遗传:胆囊癌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胆囊癌的发生和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是否有胆囊结石相关。胆囊癌不属于遗传病,但是属于有遗传倾向的疾病,对于有遗传背景的患者,要加大对胆囊疾病的筛查; 2、饮食习惯:保证饮食规律,胆囊中胆汁即可定期排放到胆道中,不至于因长时间胆固醇沉积形成胆囊结石。低脂饮食、低油腻饮食可以减少胆囊炎的发生,进而减少胆囊癌发生的风险; 3、早期处理胆囊基础病变:研究显示,70%-90%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炎、胆囊结石。因此,对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胆囊炎患者,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切除胆囊,减少或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2023-08-02
  • 胆囊癌根治术术后护理(视频)

    胆囊癌根治术术后护理
    胆囊癌根治术术后的护理包括院内护理和出院后的护理,院内护理具体如下: 1、术后早期由医生、护士进行护理,但是有时也需要家属配合。在此期间,需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体温等; 2、胆囊癌根治术以后会放引流管,通过观察引流管中液体的颜色、量等判断患者的情况,如是否有出血、胆瘘等。 手术后期,即出院后的护理也很重要,具体如下: 1、术后要注意合理饮食,但没必要刻意进食高营养的饮食; 2、保持良好心态、劳逸结合,主张主动工作、学习; 3、要遵医嘱定期复查,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3-08-02
  • 胆囊癌CT增强表现(视频)

    胆囊癌CT增强表现
    胆囊癌在CT上的表现分为以下三种: 1、不规则增厚型:CT动脉期可观察到不规则增厚部位的明显不规则强化,到静脉期稍有消退; 2、息肉型:CT可观察到消退过程中稍有消退,但明显强化; 3、肿块型、实质型:强化方式为局部以不规则轻度强化为主,消退期部分消退。 胆囊癌变化通常使用CT可进行判断,若出现CT无法判断的情况,可加做胆囊磁共振增强进一步判断。弥散期可观察到肿瘤弥散受限,加之动脉期不规则强化,可诊断胆囊癌的可能。
    2023-08-02
  • 充满型胆囊结石治疗方案(视频)

    充满型胆囊结石治疗方案
    充满型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案,是尽快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胆囊。目前多数胆囊切除可在微创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创伤小且患者恢复较快。充满型胆囊结石是胆囊结石的一种表现形式,提示患者胆囊内已没有正常胆汁,完全由大小不等的结石充满,且胆囊已完全丧失功能,可能出现胆囊萎缩、胆囊壁明显增厚。充满型胆囊结石会增加胆囊癌变风险,所以建议患者确诊后尽快通过外科手术将胆囊切除。盲目保守治疗或药物治疗,不仅不易于胆囊功能恢复,反而可能贻误病情。对于胆囊充满型结石,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包括腹部超声、腹部核磁等。虽然充满型胆囊结石一般没有疼痛症状,但依然建议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切除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视频)

    胆囊切除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胆囊切除总体来讲,对身体影响不大。很多人会经常发作胆囊结石、胆囊炎,但不做手术,结果导致胆囊癌。胆囊作为一个器官,它有储存胆汁、浓缩胆汁的作用。一旦胆囊被切除后,这些功能就会消失,对脂肪吸收会造成影响。 此外,胆囊切除以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胆囊切除以后,结肠癌发病率也会有所升高。另外,胆囊切除以后,对肝脏会有一定损害。胆囊切除后,形成胆固醇结石的几率比一般人高。但总体影响不大,因此患者不要太紧张。
    2023-08-02
  • 胆囊结石息肉怎么治疗(视频)

    胆囊结石息肉怎么治疗
    胆囊结石合并息肉,应该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要原因是胆囊息肉本身容易发生癌变,一旦癌变后再进行治疗,疗效较差。尽管现在的手术和药物进展比较快,但是在胆囊癌治疗方面,其疗效仍然非常不令人满意。所以医疗界、医生都希望胆囊息肉在癌变前,就能予以手术进行切除。患者一旦合并结石后,医生希望更早地予以处理。这是因为胆囊可以不停地收缩、舒张,其目的是为了将胆汁通过运动形式,挤到肠腔内消化食物。如果既有结石又有胆囊息肉时,舒张运动可能会让结石反复刺激胆囊息肉,此种情况胆囊息肉发生癌变的几率会更高,而且胆囊结石本身也可能掉入胆总管内,堵塞胆总管,从而诱发严重问题。所以综合考量如果出现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情况,建议尽早将胆囊切除。既可以规避胆囊可能诱发的风险,也可以规避息肉可能癌变诱发的风险,可谓是一举两得,对身体而言通常是利大于弊。
    2023-08-02
  •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息肉吗(视频)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息肉吗
    胆囊占位性病变包括息肉、肿瘤,而占位性病变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内出现不同于正常组织密度病变。如果血脂增高、胆固醇增多,刺激胆囊黏膜增生,则可能会使得胆囊出现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病等。如果息肉长大后反复出现炎症,并且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可以恶变成胆囊癌,在影像学检查上表现为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若胆囊癌侵犯胆管,患者可以出现黄疸。若侵犯肝脏、破坏肝脏实质,则会引起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因此,当患者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后,需要及时进行鉴别,B超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早期或较明显的胆囊息肉。若无法判断占位性病变,则需要通过CT、磁共振、穿刺活检,明确病变的良性和恶性。
    2023-08-02
  • 胆囊肿瘤手术安全吗(视频)

    胆囊肿瘤手术安全吗
    胆囊肿瘤多指胆囊癌,是胆囊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非常高。对化疗、放疗不敏感,仅能通过手术治疗。胆囊癌易转移至肝脏,沿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淋巴结扩散。手术相对复杂。胆囊癌手术是否安全与其生长部位、肿瘤大小、侵犯范围有关。手术风险主要包括: 1、出血:尤其切除肝脏时,存在一定风险; 2、胆漏:胆囊癌切除后,进行胆管重建,胆汁可从伤口处渗出,胆漏较常见; 3、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等。
    2023-08-03
  • 胆囊肿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胆囊肿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胆囊肿瘤形成的原因较多,但并不明确。目前研究发现,多数胆囊癌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基础上形成,考虑是由于结石反复刺激而诱发胆囊炎。胆囊黏膜由于炎症的改变,逐渐出现异型增生,直至发展成为胆囊癌。所以胆囊癌的预防,主要应针对胆囊的良性疾病,特别是胆囊结石的患者,需及时治疗并定期检查。胆囊的恶性肿瘤可能继发于胆囊的息肉样病变,尤其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此外,胆囊肿瘤与外源性的致癌因素,如某些化学性的致癌物,或者内源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胆管炎症,或者家族遗传均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若明确诊断为胆囊肿瘤,在可以进行手术的情况下,建议尽量争取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