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

  • 宝宝持续发热怎么办(视频)

    宝宝持续发热怎么办
    如果持续发烧,提示有严重的感染,这种孩子需要去医院看病,不是自己在家处理。如果是持续发烧,尤其是发烧过3天了或者甚至超过24小时、超过72小时,往往提示这种不能在家通过自己来处理解决问题,必须进行专业的诊治。包括寻找感染灶,是哪儿发炎,哪儿出现问题,是呼吸道如扁桃体发炎,还是泌尿道的泌尿系感染,还是肺部感染,还是消化道问题,必须寻找发烧的病因。其它严重的发烧病因,比如血液病,以及其它严重的疾病表现。 所以最主要的是去就诊,找到病因,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不能让他持续发烧。孩子持续发烧,如果体温持续在38.5℃、40℃左右,对机体抵抗力、各器官的功能都有影响,都是不利的,所以及时就诊对这种孩子最重要。
    2023-08-02
  • 褥疮该怎么治疗(视频)

    褥疮该怎么治疗
    褥疮是慢性难治性伤口范畴,患者多是不能自理老年人或者截瘫患者,合并症多、营养不良、治疗难度大、花费高、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三方通力合作,艰苦努力方能治愈,单纯从医学角度要采取整体治疗理念,有以下几种方法: 1、解除压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治疗措施,1-2个小时定期翻身,严重患者需要勤翻身,采用气垫床、防压床、海绵垫等各种防压装置; 2、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易造成患者免疫力等低下,创面迅速扩大,需要合理加强营养; 3、治疗共患病,患者往往是卧床老年人,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甚至是肺部感染等,需要积极治疗,对于治疗褥疮非常重要,积极控制感染,包括感染的褥疮创面进行手术清创,例如肺部感染等卧床的病人有泌尿系统感染,需要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手术清创是治疗褥疮非常重要的手段;对于三期、四期合并有大量坏死组织还有浅层的褥疮要给予彻底清创方能愈合; 4、各种外用药物和新型敷料使用,中医中药的作用对于治疗褥疮创面起着有效和独特的作用;手术是封闭压疮、褥疮最后手段,褥疮经过积极清创、换药等治疗逐步缩小,但仍然非常大,在患者允许情况下可以进行手术封闭、皮瓣转移植皮等,可以彻底治愈压疮创面;新兴技术也是经常应用,比如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近些年非常有效的迅速促进伤口创面愈合技术。 褥疮治疗是医患双方的综合系统工程。
    2023-08-02
  • 椎管肿瘤手术风险(视频)

    椎管肿瘤手术风险
    椎管肿瘤手术风险具体如下: 1、髓内肿瘤风险比髓外肿瘤相对大,巨大的肿瘤和脊髓神经根粘连较紧密,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因为手术多数都需要全麻,所以有麻醉风险; 2、脊髓神经损伤风险,因为这些肿瘤和脊髓神经关系密切,在手术过程中有误伤风险,误伤之后患者肢体会出现瘫痪、疼痛、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 3、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如果术后椎管内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需要再做手术清除血肿; 4、感染风险,可能有手术部位感染、颅内感染、肺部感染风险; 5、肿瘤复发风险。
    2023-08-03
  • 小细胞肺癌并发肺炎怎么回事(视频)

    小细胞肺癌并发肺炎怎么回事
    小细胞肺癌并发肺炎从临床上来讲考虑两个因素: 1、和小细胞肺癌本身相关,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炎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常规的小细胞肺癌主要是在肺门,肺门堵塞气道比较大,可能会出现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炎实际上是因为阻塞造成,实际上和瘤子相关,这种情况下平常的消炎治疗也没有问题,可能会减轻症状。但最主要的治疗应该是以治肿瘤为主; 2、真正的有肿瘤也合并有肺炎,即合并肺部感染,因为患了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一发现时可能是晚期,身体条件状态比较差,会合并有感染,细菌就特别容易侵蚀到人体,尤其肺部又是比较薄弱的器官,所以会合并有肺炎,这种肺炎可能有社区获得性,也有院内的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的往往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如果是院内便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通过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2023-08-03
  • 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包括以下方面: 1、外周血管受高血糖长期刺激,引起临床静脉炎; 2、糖尿病对内脏构成威胁,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梗,引起常见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如果对肺脏有影响,可引起长期肺部感染;对眼底产生影响,可导致眼底血管充血或破裂出血,甚至引起失明。 所以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较严重,临床需要控制血糖,积极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发烧怎么办(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发烧怎么办
    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之后发热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会引起。多数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往往是低热,术后如果是低热或者术前一直有发热,不需要做特别的处理,定期观察即可。 如果病人是突然发热或者体温明显升高,伴有病人意识改变、抽搐,需要非常谨慎,要查明原因,包括颅内感染、血液的刺激、肺部感染,针对病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2023-08-03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视频)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症状是头疼和呕吐,临床症状有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卧床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临床护理要通过以下几方面考虑。卧床休息时,由于患者头痛比较剧烈,所以让病人可以稍微抬高床头大概15°-20°,另外可以采取侧卧位,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大便通畅,要清淡流质进食,对于昏迷的病人要注意患者勤翻身、拍背、吸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做气管切开,患者可以做雾化吸入,通过这些来保持患者肺部的清洁避免肺部感染,这是临床护理上的措施。如果患者在昏迷情况下,可以临床采取留置鼻饲管,鼻饲胃肠道营养液,这样保证患者营养,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很大帮助。长期卧床的病人,如果自己肢体活动不行或者昏迷者,要加强翻身、拍背,来避免褥疮发生,在后期可以加强康复治疗。
    2023-08-03
  • 一型呼吸衰竭主要见于什么病(视频)

    一型呼吸衰竭主要见于什么病
    Ⅰ型呼吸衰竭是指动脉血气中氧分压低于60mmHg,患者处于缺氧状态,可由以下疾病引起:1、重症肺炎:病毒性肺炎会导致肺大面积实变,通气、换气功能会受到一定损伤,严重时会导致Ⅰ型呼衰;2、其它肺部感染性病变: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阻肺、肺结核,病变进展到一定程度,会影响通气功能以及换气功能,继发Ⅰ型呼衰,随着慢阻肺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Ⅱ型呼衰,需要依靠血气分析诊断;3、肺部肿瘤:肺部肿瘤阻塞部分支气管后,影响气体的交换,从而导致Ⅰ型呼衰;4、肺间质性病变:如肺间质纤维化导致换气障碍,最终表现为Ⅰ型呼衰。
    2023-08-03
  •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视频)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的一组疾病综合征。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通常有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需要做动脉血血气分析,动脉血血气分析得出氧分压低于60mmHg称为Ⅰ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通常见于气道梗阻、异物吸入或者有害气体吸入、肺部气道痉挛、急性肺损伤,还有常见的严重肺部感染,肺部疾病会造成肺有效通气面积减少,从而造成急性呼吸衰竭; 在心脏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导致肺水肿出现急性氧合下降,肺里面氧弥散间隙增厚造成氧分子进入血液较困难,从而造成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另外,常见的Ⅱ型呼吸衰竭,二氧化碳分压从正常的35-45mmHg较快上升到50-70mmHg以上,在早期若二氧化碳分压是轻中度增高,患者会出现面色潮红、球结膜充血、胡言乱语以及病人比较烦燥的临床表现,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压造成脑血管痉挛,造成脑供血不足,引起早期脑功能损害。当二氧化碳分压逐步上升到90mmHg以上,病人会出现嗜睡甚至于出现昏迷情况,这是急性二氧化碳分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023-08-03
  • Ⅰ型呼吸衰竭怎么治(视频)

    Ⅰ型呼吸衰竭怎么治
    Ⅰ型呼吸衰竭治疗分以下几个步骤: 1、去除病因,比如Ⅰ型呼吸衰竭是由于气道梗阻或者气道堵塞引起,这时要尽快去除梗阻,若是异物吸入、痰堵,可以用拍背吸痰等手段解除气道梗阻;如果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这时需要选择合适有效抗菌素进行治疗,若是真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要进行抗真菌或者抗病毒治疗,同时需要使用化痰药物或者改善气道通气药物,以上是去除病因治疗; 2、氧疗,Ⅰ型呼吸衰竭主要是机体缺氧,机体缺氧时候可以进行氧疗。氧疗是吸入氧气,目的主要是纠正低氧血症。在吸入氧气同时需要监测氧分压和氧饱和度两个指标,氧疗时氧分压需要达到60mmHg以上,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这样才能达到氧疗目的。氧疗目的除了供给氧气之外,还有是主要维护其他重要脏器氧供,比如不能让脑、心肌缺氧,维护重要脑和心脏功能。氧疗方法比较多,氧疗方法主要有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无创机械通气或者有创机械通气。氧疗需要进行氧气供给,氧气供给在临床中需要注意,吸氧流量是以4L/min来判断是小流量吸氧还是大流量吸氧,<4L/min属于小流量吸氧,4L/min以上属于大流量吸氧。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时需要注意氧浓度,吸氧浓度低于30%属于低浓度吸氧;吸氧浓度大于50%属于高浓度吸氧;30%-50%属于中等度吸氧浓度。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