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

  • 肝内血管瘤手术后遗症(视频)

    肝内血管瘤手术后遗症
    肝内血管瘤几乎不会遗留后遗症。其手术一般叫血管瘤切除或称剥除术,有常规的也有经腹腔镜的方式,患者到底选择何种术式需要看血管瘤的部位。因为是良性瘤,术后早期患者可能有一些并发症,比如腹腔积液、发烧、肺部感染等。但随着手术的恢复都会慢慢消失,远期一般不会有并发症。血管瘤患者如果能进行手术尽量选择手术,不建议做介入治疗。 肝血管瘤现在是比较多发的疾病,尤其最近体检越来越普及,发现较多肝血管瘤病例。肝血管瘤绝大部分是良性肿瘤,而且在小的情况下,比如≤10cm,患者没有症状,一般不行手术;对于超过7-8cm,患者有症状,比如腹疼,或者超过10cm时,建议患者做手术治疗。
    2023-08-02
  • 胆囊癌术后后背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胆囊癌术后后背痛是怎么回事
    胆囊癌术后后背痛通常跟胆囊癌位置有密切关系,胆囊癌是胆、胰、十二指肠区手术前最难诊断的恶性肿瘤,能否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响患者治愈、预后和效果。胆囊癌术后炎症反应可释放大量炎症因子、白介素等,从而可刺激后背部产生疼痛。 如果胆囊癌术后出现腹腔感染、膈下脓肿、肺部感染等,都可刺激强烈炎症因子释放,引起腹膜后神经丛,导致后背疼痛。此外,腹腔后腹膜感染,还可引起发热、腹痛和休克等症状,都可引起患者后腹膜部疼痛。
    2023-08-02
  • 如何预防脑膜瘤手术的后遗症(视频)

    如何预防脑膜瘤手术的后遗症
    脑膜瘤术后后遗症与肿瘤位置、大小、周围血管、神经有较大关系。在重要功能区,如顶叶、海绵窦区、岩斜区、枕骨大孔区,术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手术医生要精细操作,尽量减轻损伤,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如下: 1、如果有肢体功能障碍,早期进行神经功能康复,尽量积极治疗,减轻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2、降低术后患者感染发生率,尤其是肺部感染,术后患者会有力量减弱,抵抗力下降。可尽量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促进患者咳嗽、咳痰,减轻肺部感染发生; 3、给予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会大大促进伤口恢复以及伤口的愈合、脑功能恢复,会减少伤口不愈合以及褥疮发生率; 4、术后早期肢体活动同样可以减轻下肢血栓发生,采取多种多样措施,如穿弹力袜、肢体功能锻炼,通过肢体气压泵,减轻下肢血栓发生,避免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2023-08-02
  • 脑胶质瘤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视频)

    脑胶质瘤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胶质瘤手术后的护理主要分为两大类,具体如下: 1、进行密切观察,病人手术之后有无颅内压增高表现,因为胶质瘤手术后发生严重脑水肿,甚至是残余肿瘤出血、坏死,这些并发症具有一定发生概率。术后通过密切观察、细致护理,及早发现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治疗护理角度,防止病人在术后卧床期间发生各种卧床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通过科学的生活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吸痰、被动地活动瘫痪肢体促进肌肉收缩,甚至有时要买专用弹力袜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2023-08-02
  • 脑出血半边瘫痪的恢复方法(视频)

    脑出血半边瘫痪的恢复方法
    脑出血偏瘫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床上注意事项及肢体功能锻炼:首先应该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吸痰,避免引起肺部感染。如果患者能够主动运动,尽量自己活动关节,不断活动手和脚,采取弯曲再放直的方法让关节恢复正常,防止足下垂、外翻状况发生。床上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动体位、腰背肌、腹肌以及呼吸肌练习,此外还需进行上下肢活动以及洗漱、穿衣、进餐、使用坐便器等日常活动练习; 2、坐起和坐位平衡练习:先从半坐位,30°、4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次数和时间,进行床上坐、床边坐、椅子或轮椅坐。因患者坐位时不能控制身体,常向患侧倾斜,还应进行坐位平衡练习,从无依靠不能坐稳,躯干向不同方向摆动能坐稳,后续在他人协助下能坐稳。
    2023-08-02
  • 脑出血引流还会死亡吗(视频)

    脑出血引流还会死亡吗
    脑出血进行引流手术之后,患者仍然有可能会发生死亡。主要是由于脑出血本身是一种致残、致死率非常高的疾病。一些患者虽然进行引流手术,但是由于术前出血量过大已经发生脑疝,或者在引流手术之后发生再次出血,或者引流手术之后,患者由于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引起大出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引起肺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和后遗症,也有可能会危及生命。还有患者虽然在初期病情趋于稳定,但是由于意识状况很难恢复,在后续治疗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后遗症,甚至难以脱离呼吸机,使后期康复和治疗受到一定限制。在此过程中也可能会由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随时危及患者生命。由此可见,引流手术对于脑出血的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部分患者在引流手术之后,神经功能障碍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对于保住患者性命十分重要。也有些患者病情过于严重,由于再出血的发生或者并发症的出现,即使进行引流手术,仍然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2023-08-02
  • 颅内动脉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视频)

    颅内动脉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具体如下: 1、最常见的是动脉瘤破裂之后有脑出血造成中枢性发热,部分是脑出血吸收热,同时颅内压增高,造成恶心、呕吐的表现。若没有脑出血,出现脑栓塞后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症状; 2、最大的可能是栓塞过程要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一部分要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表现,出现发热。麻醉药物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如果出现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疗,如果单纯是术后反应,通过对症处理即可改善。
    2023-08-02
  • 脑动脉瘤破裂重度昏迷怎么治疗(视频)

    脑动脉瘤破裂重度昏迷怎么治疗
    脑动脉瘤如果破裂导致昏迷,患者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内严密观察,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此外需采取措施将脑内已经造成的出血排出体外,最常用的是腰穿的方法引流血性脑脊液。因为血性脑脊液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所以尽量使血性脑脊液排出,促进患者的恢复。此外,个别患者昏迷可能是因为颅压高导致。可在采取开颅夹闭手术或介入栓塞手术的同时行去骨瓣减压、应用药物等降低颅内压的措施。个别病人因为合并肺部感染等全身情况,昏迷一般在7-10天左右,建议进行气管切开,有助于控制肺部感染。如果患者有机会能够恢复,还可以将其封闭。 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会造成非常高的致死和致残率。动脉瘤初次破裂致死的概率接近30%。患者在一定时间之内不及时治疗,在短期2-3周之内会发生第二次破裂。第二次破裂死亡率就上升到70%。所以动脉瘤非常危险,有很高的致死和致残率,很多患者动脉瘤破裂之后可以导致昏迷甚至是严重昏迷。经过手术可能解决动脉瘤出血的危险因素,但是患者会度过一段很长的昏迷期,也是十分困难的时期。 对于重度昏迷的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相应的对症处理,让病人平稳恢复,神经功能得到逐渐的修复,最终能够逐步从严重昏迷中苏醒。所以对于昏迷的患者不轻言放弃,只要有一线机会医生都会希望给患者提供,促进患者重新恢复清醒。
    2023-08-02
  • 颅内生殖细胞瘤术后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颅内生殖细胞瘤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手术以后,由于暴露了脑组织,可能有定植菌在脑组织中繁殖造成颅内感染。开颅进行缝合以后,可能出现皮下积液、皮下硬结、手术伤口的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术后患儿卧床,可能会引发误吸性肺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在放疗和化疗之前,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一定的评估。当患儿出现并发症,尤其如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对于放疗和化疗而言是禁忌症。需处理好并发症后,方能开始针对肿瘤进行根治性的治疗。
    2023-08-02
  •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视频)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怎么治疗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治疗分为以下几种: 1、内科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避免搬动,保持安静、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有颅内高压的表现,可用甘露醇和速尿脱水降颅内压,防止脑水肿,用药物调控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亚低温治疗,避免高热,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2、外科治疗,包括微创手术引流,CT引导下定向血肿抽吸和血凝块溶解治疗,开颅手术还有介入治疗。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行介入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病因是动脉瘤。介入治疗主要是在导管室内进行,经股动脉将导丝经血管送入颅内动脉瘤处,将弹簧圈送入颅内动脉瘤部位,从而使动脉瘤局部形成血栓,达到预防出血目的,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 3、后期康复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