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 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音频)

    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急性重症肝炎临床表现为黄疸迅速加深、明显的厌食,频繁的恶心、呕吐、急剧乏力,少数病人病情进展迅速,黄疸不深,病人进入深昏迷,有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起病十天之内出现肝性脑病的精神神经症状,如性格改变、睡眠节奏倒置、行为异常、计算能力减退,逐渐发展至定向力和理解能力丧失,最后嗜睡加深,浅昏迷时对各种刺激尚有反应,进入深昏迷时各种反应消失,少数病人可以出现抽搐。\n其诊断标准是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10天内迅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同时有肝浊音界缩小,黄疸急剧加深,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的10倍,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而排除其他原因者,通过病毒指标以及肝脏病理可以确诊。
  •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音频)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讲解医师:王美玲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肝炎的种类不同,临床症状也有不同。多数肝炎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轻度乏力、食欲下降、肝区不适等症状。甲型及戊型肝炎可出现早期的发热、畏寒、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也可以出现尿黄、皮肤及巩膜的黄染等症状。\n急性重型肝炎可在发病的早期出现胡言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肝性脑病的症状,也可以为首发症状,凝血功能障碍可以引起皮肤针刺部位的瘀斑,这种疾病死亡率极高。药物性肝炎早期出现皮疹,以及关节酸痛、发热等症状。
  • 肝炎是怎么引起的(音频)

    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王美玲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肝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包括感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损伤,或者饮酒引起的酒精性肝损伤、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这些因素引起肝细胞的急性坏死、变性,以及炎症反应为特点的一种疾病。\n我国的肝炎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药物性肝炎以及脂肪性肝炎也呈上升的趋势。每种肝病都有特有的临床症状以及特点,通过检查生化、血常规、病毒学的检查,包括乙、丙、丁型肝炎的特有检查,以及EB病毒等。还有就是超声检查、CT检查,也可以通过肝脏穿刺来明确是否感染了肝炎,以及疾病的类型。
  • 肝炎传染途径(音频)

    肝炎传染途径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能够引起传染的肝炎通常是指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这五种病毒性肝炎,其中甲肝和戊肝通过消化道传播,污染的食物或者污染的水源可以在人群当中造成甲肝和戊肝的流行,与患者共同进餐可以引起甲肝和戊肝的传播。甲肝和戊肝表现为急性肝炎,一般不转为慢性,可以彻底治愈。\n对于乙肝、丙肝、丁肝,有类似的传播途径,因为这些病毒主要是在血液当中,所以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输血传播或者输血液制品,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比如纹身、纹眼线、扎耳朵眼,所用的器具如果没有彻底消毒就可以引起传播,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也可以通过性传播。\n对于传播途径,其实不同的肝炎有侧重点,比如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这是我们国家最主要、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对于丙肝来说,大部分病人是通过输血来传播的,接近80%都是因为输血这个途径造成的丙肝。对于丁肝来说,丁肝是一个缺陷病毒,如果没有乙肝存在,不会存在丁肝,因为丁肝病毒的外壳是用乙肝病毒的外壳,如果没有乙肝病毒存在,丁肝就不可能感染,所以对于丁肝来说,传播途径也类似于乙肝,但母婴传播的途径相对丁肝比较少。
  • 转氨酶多少是肝炎(音频)

    转氨酶多少是肝炎
    讲解医师:侯凤琴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转氨酶多少是肝炎,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转氨酶超出正常值范围,肝细胞一定是有损伤了,至于肝细胞受损的病因是什么,需要除外引起肝损伤的常见病因,具体如下:\n1、比如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五型。另外,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以及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其中还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还有IgG4相关的硬化性胆管炎,这些常见的引起肝脏损伤病因都需要除外;\n2、还要注意肝外的一些因素,比如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否有心脏的功能衰竭以及是否有低血容量休克,是否有细菌的严重感染,最近是否有感冒,这些都可能会导致转氨酶的升高;\n3、如果是轻度的肝损伤,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如果把常见的病因都除外掉,有没有剧烈的运动或者近期经常熬夜,这些情况也会导致轻度的肝脏受损,但是去除这些因素之外,病人的肝生化很快就恢复到正常。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是一种好的现象,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乙肝表面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当血液中出现乙肝病毒时,表面抗体能够与其中和并激活补体,杀灭病毒,并避免机体被感染。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颗粒的包膜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可由自己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有可能患者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痊愈,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正常来说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效果越好。当人体内表面抗体滴度高于10mIU/mL时,就可为机体提供足够的保护作用,避免被病毒感染。如果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保护效果就基本消失了,最好重新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抗体滴度。
  • 什么是甲型肝炎(音频)

    什么是甲型肝炎
    讲解医师:康鹏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甲型肝炎是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甲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甲肝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甲肝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进行传播,肝炎者粪便污染了饮水源、食物、蔬菜、水果、玩具等可引起流行,尤其是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日常生活的接触可导致散发流行,人群对甲肝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持久免疫,目前也可接种甲肝疫苗以预防病毒感染。甲肝病毒感染人体后只出现急性肝炎的表现,无慢性化,病程具有自限性,持续约2-4个月左右。
  • 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音频)

    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讲解医师:内详  ()
    就职单位:
    肝炎是具有一定的传播性的。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6周到6个月,一般来说是3个月左右就会有明显症状出现。那么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 胆囊炎和肝炎的区别是什么(音频)

    胆囊炎和肝炎的区别是什么
    讲解医师:内详  ()
    就职单位:
    胆囊炎和肝炎都是常见的疾病,虽然两者有些症状是类似的,但其实差别还是有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胆囊炎和肝炎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