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

  • 扩张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反复发作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衰,需要与以下几个疾病相鉴别。首先是是缺血性心肌病,早期是左室增大,到晚期是全心增大,临床症状与扩张型心肌病相似,也是反复发作充血性心衰和心律失常。心脏彩超检查可见心脏室壁运动阶段性异常,做心电图检查可有心肌缺血的表现,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见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大于50%以上。其次是风湿性心脏病,早期主要是心脏瓣膜的二尖瓣狭窄,到晚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受累关闭不全,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以确诊。然后是老年性心脏瓣膜病,主要是发生于老年人心脏瓣膜的退化挛缩,表现为二尖瓣或者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到晚期也是反复发作心衰,通过心脏彩超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率(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发病率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性心肌病在我国大约10万人中出现13-84例,是比较常见的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的起病比较隐匿,该病会出现心腔功能、结构发生改变。最初起病时一般无症状,可能仅在劳作后、剧烈运动后出现轻微的心悸、左心前区不适的症状,其后心衰症状会逐渐明显,可出心悸、呼吸困难、胸闷、乏力等症状。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对预后的影响十分大,可避免心肌细胞、组织的继续损伤。该类患者要十分注意生活作息,三餐按时吃饭,避免熬夜,规律睡觉,避免着凉,避免情绪激动。有部分扩张性心肌病病人有家族遗传史,如果发现三代内亲属有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史,更应该及早去医院检查。
  •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注意事项(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积极治疗的同时,必要的护理也很重要。心力衰竭是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平时护理要注意呼吸道感染,因为感染会加重心力衰竭。本病心脏收缩功能减弱也是其特征,平时护理要限制体力活动,甚至要卧床休息。有抽烟饮酒习惯的患者要逐渐减少或禁止,因为烟酒也会影响心脏功能。如果既往有高血压,还要低盐、低脂饮食。治疗期间要经常观测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如果体温升高,及时化验血常规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如果发现心律失常要及时纠正,以免出现猝死。血栓栓塞也是常见并发症,要遵医嘱抗凝治疗,比如长期服用华法林等。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怎么麻醉(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怎么麻醉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如果扩张型心肌病的病人心功能相对稳定,可以耐受任何麻醉方法,包括局部麻醉、硬腰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但如果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心功能不稳定,比如轻微的活动或者情绪激动就出现胸闷、气喘,要谨慎选择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时会对整个身体的血容量、心脏的回心血量产生影响,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甚至加重心衰。而且在全身麻醉的状态下出现心衰不容易被发现,可以仅仅表现为心率改变或者血氧饱和度异常,容易错失最佳的抢救时机。所以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麻醉前一定要确定心功能是否平稳,进而考虑采用何种麻醉方法。
  • 扩张性心肌病和肥厚性区别(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和肥厚性区别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在疾病特点和诊疗方案上有很大区别,扩张型心肌病特点是心脏扩大,伴随心脏功能减弱,肥厚型心肌病特点是心脏某些部位肥厚。二者主要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也就是体力下降,扩心病更容易合并右心衰,而肥厚型心肌病容易出现心绞痛和运动后猝死。二者有时无法从症状做出鉴别,但是辅助检查做出区别,各种影像学检查,扩张型心肌病显示心脏增大,B超检查早期可以显示为左心室轻度扩大。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心脏多数是正常,有的人是向心性增大,B超显示室间隔肥厚居多,心室腔正常或缩小,严重时可以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治疗上扩心病主要是抗心衰治疗,可以常规应用强心药,必要时可应用心脏辅助装置纠正心衰。而肥厚型心肌病,强心药往往是禁忌,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以手术切除室间隔或者进行心尖起搏治疗。
  •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措施(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措施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措施有:一、注意保暖,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避免受凉,避免感染,以防扩张性心肌病病情加重。二、饮食清淡,不宜食用过多的盐和脂肪,以防加重心脏前负荷,加重心脏负担,加重病情。三、如果扩张性心肌病病情严重,心血管循环障碍,需要注意饮水不宜过多,以免入量过多,心脏前负荷过高。四、当有气紧、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需要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氧监测,长期低流量吸氧,同时给予扩血管、抗感染、利尿、强心等抗心力衰竭治疗。还需要监测心电图、心脏彩超的变化。
  •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原因(音频)

    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原因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至今原因未明,现代研究认为与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免疫应答、酒精中毒以及特发性或者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肌功能的损害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家族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年龄偏小,而且病情进展快,大约有7%到20%的病例与家族遗传有关,大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毒感染后,可在心肌组织中产生抗心肌抗体,经过自身免疫应答形成扩张型心肌病。本病患者机体内抵抗力低下,免疫细胞活性下降,所以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也是扩张型心肌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很多心脏病的终末期都表现与扩心病类似,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扩心病可能是心功能失代偿后的最终表现。
  • 扩张性心肌病遗传吗(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遗传吗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型心肌病具有遗传倾向,研究发现家族性的扩张性心肌病占50%左右,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线粒体和X染色体遗传。扩张型心肌病的遗传具有遗传异质性、遗传基因外显率的变化、临床表型存在多样性等特点。不同的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类似的扩张型心肌病,另外相同基因的突变也可能会导致不同扩心病特点。家族中成员的患病比例不一致,有些成员只是基因携带者而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有些临床症状比较明显且发病较早。
  • 扩大性心肌病的诊断(音频)

    扩大性心肌病的诊断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大性心肌病即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受损,和出现心肌不同程度变薄的一种心肌病,容易出现心衰、血栓栓塞。它的诊断通过症状、体征并且结合辅助检查诊断这种疾病。扩大性心肌病病人在劳累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半夜因呼吸困难憋醒后采取坐位可缓解。疾病后期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症状,查体时可听到心脏杂音,严重者可出现奔马率,下肢出现水肿。心脏彩超结果提示心腔扩大,显示心室壁的运动减弱,同时应进行其他检查如胸部CT、心电图等排除疾病,结合以上可基本诊断扩大性心肌病,其中心脏活检、基因检测能明确诊断该疾病。
  • 扩张性心肌病前期症状(音频)

    扩张性心肌病前期症状
    讲解医师:肖明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心内科
    扩张性心肌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起病比较隐匿,扩张性心肌病病人之前多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表现为感冒受凉后的发热、胸闷、心悸等症状,如果是心肌炎没有治愈,以后非常可能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行心脏彩超可看到左心室或双侧心室增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疲乏无力、运动耐力下降等现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会出现心衰症状,前期表现为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以及端坐呼吸,端坐后症状可以缓解,如果进一步加重会出现急性肺水肿,可出现咳嗽、咳痰、咳粉红色泡沫痰,有时有血痰,如果合并心律失常可以出现头晕、心悸、黑蒙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