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

  • 冠心病怎么引起的(音频)

    冠心病怎么引起的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上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脏的血管,又叫做冠状动脉出现动脉硬化而导致的。所以,临床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临床上常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一大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此外有吸烟、家族遗传病史或者老年,都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因为在动脉硬化的情况之下,这些动脉硬化斑块是非常容易破裂的,特别是软斑块。到达一定的年纪如果出现动脉硬化,情绪激动、血压波动会导致动脉内膜撕裂,然后引起血栓的急性形成就会导致出现冠心病,甚至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也要针对动脉硬化的治疗,比如他汀类的降血脂药物就是稳定粥样斑块,治疗动脉硬化的一个药物。
  • 急性心肌梗死医学解释(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医学解释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定义指的是供应心脏的血管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原因包括血栓、痉挛或者夹层因素、外伤造成的血管完全闭塞,从而使其相供应的区域内出现持续性血液中断,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现心肌细胞的坏死,临床上称之为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1、胸痛,典型的是胸骨后憋闷压榨性疼痛,伴有濒死感。2、心电图会有一定表现,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ST段弓背向上抬高,有定位意义,比如下壁心肌梗死会出现Ⅱ、Ⅲ、AVF的抬高。3、患者心肌酶学会有一定的改变,典型的特异性心肌酶学,比如肌钙蛋白I、T会明显增高。4、心脏超声会有一些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或者弥漫性室壁运动异常,就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音频)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对于心肌梗死的预防主要是预防心肌梗死的病因和诱因。病因一般心肌梗死都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主要针对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进行干预,比如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等等都要进行干预,一定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如果患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要给予相应的预防性用药。患者一旦出现了动脉硬化,要进行口服药预防,比如临床应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稳定粥样斑块,不让粥样斑块破裂,能够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的概率。对诱因的预防,一些心肌梗死有动脉硬化,但是没有诱因一般不会出现情绪激动,血管的斑块不会破裂,也不会形成急性血栓。但是患者如果情绪激动,有可能会诱发,临床上患者一定要避免剧烈活动,包括用力大便、和人吵架,包括浓茶、酒精、咖啡等等都要尽量避免,因为这些能够增加心率,增加冠脉表面血管的张力,有可能造成斑块不稳定,出现急性血栓,导致心肌梗死。
  • 房颤三大特征是什么(音频)

    房颤三大特征是什么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临床房颤的三大特点,第一、心室率绝对不等,心电图看比较明显,R-R间期不固定,这是由于患者房颤的时候正常传导受到影响,所以心室率是不规整的。第二、听诊的时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是由于房颤的时候心房射血减少,每次心房射到左心室的血液是不固定的,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左心室收缩的时候,二尖瓣的位置高低不一样,所以就会造成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第三、脉率小于心率,一般是由于房颤的时候,心脏射血不能使外周血液血管充盈,所以有的时候脉搏摸不到,脉搏和患者真实的心率不匹配,一般小于正常的心率,这是房颤的临床诊断特点。
  • 房颤有哪些治疗方法(音频)

    房颤有哪些治疗方法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目前临床上房颤的治疗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药物治疗,可以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胺碘酮、普罗帕酮或者心得安等药物进行房颤的转复。第二种就可以通过射频消融的方式,是一种小手术,无创的通过电极进行射频消融,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永久性房颤才采取这个方式,手术成功率也是很高的。第三种是手术方式,都是儿外科、心外科做的手术,左心耳的手术或者封堵治疗,适应症都是永久性房颤。第四种是电复律,电复律适用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没有危险因素,需要在复律前三天和复律后进行抗凝治疗。同时要做心耳超声,看有没有血栓形成,以免并发症的出现。所以,主流的房颤治疗方式主要是以上四种方式。
  • 急性左心衰症状(音频)

    急性左心衰症状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突发出现呼吸困难、频繁的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同时患者可以伴有周身的浮肿、周身大汗、濒死感。主要机制是由于急性左心衰的时候肺循环淤血,所以会导致肺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呼吸,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左心衰的时候由于低血压和缺氧等情况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患者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从而表现心率增快,心悸、心慌、周身大汗等情况。如果急性左心衰出现了以上的症状,需要立即上医院进行救治,因为急性左心衰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会造成呼吸衰竭进而导致死亡,所以需要拨打120上医院进一步救治,否则会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 心衰的ef值多少最危险(音频)

    心衰的ef值多少最危险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EF值是心脏彩超的参考指标,指的是射血分数,是指左室收缩之后射出血的百分比。如果室射血分数正常,一般是大于50%以上的。如果患者射血分数小于50%,临床上称之为患者可能心功能不全,证明患者心脏收缩力减弱或者有返流等。所以,临床上如果射血分数越低,证明患者心衰可能会越重,死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绝对的参考指标,因为患者心衰还有其他因素、参考指标需要观察,比如患者的血压状态、冠脉状态或者病因,都是有一定参考指标的。当然,射血分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指标。所以临床上如果患者射血分数很低,低于50%,越低相对危险性就越大。
  • 急性心衰的定义(音频)

    急性心衰的定义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心衰的临床定义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心脏容量负荷或者压力负荷过重,或者由于心肌结构的改变、代谢异常电、生理紊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心脏泵功能衰竭,从而出现肺循环淤血或者体循环淤血的急性症状,叫急性心衰。临床上导致急性心衰的原因非常多见,常见的心衰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静点液体过多、容量负荷过重、心肌梗死等等都会诱发急性心衰的发作。所以急性心衰的发作要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要采取对症的方式进行救治。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就是给予患者强心、利尿、扩血管。但是不同原因导致的心衰,治疗侧重点略有差异,要针对病因治疗,比如心率失常诱发的心衰,纠正心律失常是治疗的重点,其他治疗起辅助作用。
  • 心衰能治愈吗(音频)

    心衰能治愈吗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对于临床上的心衰,大多数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改变,患者就会出现反复的心衰发作。这样的患者一般来讲即使诱因祛除,患者因为心脏结构已经出现病变,只能达到临床上的治愈,也就是说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不出现心衰的症状。但是如果一旦有诱因或者耐受力减弱,有一些诱发因素,患者还会反复出现心衰的急性加重,这叫临床治愈,但并不是根治。目前来讲,心衰根治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心脏移植,心脏移植可以达到心衰治愈的一个效果。对于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衰,比如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等等心衰,临床上这些病因一般来讲是不能够祛除的,而且这样的患者一般都是心脏结构出现改变。所以临床上对于这样的患者,只能控制诱发因素。如果急性发作,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等治疗方法,以缓解症状,使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达到临床治愈。
  • 急性左心衰血气值(音频)

    急性左心衰血气值
    讲解医师:罗文才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急救中心
    急性左心衰的血气值,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样,血气变化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急性左心衰早期,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这个时候由于肺还没有达到肺水肿的程度,患者一般都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这时候氧分压比较好,患者出现典型的症状就是呼吸性碱中毒,没有呼吸衰竭。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氧分压进行性下降,而出现低氧血症,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血气分析表现为氧分压低于60mmHg,同时二氧化碳分压持续性的降低,后期由于肺水肿比较严重,这个时候会导致患者通气换气功能完全出现障碍,不但出现低氧血症,还会出现呼吸肌乏力导致的二氧化碳排出障碍,从而导致二氧化碳储留。临床上会引起二氧化碳分压明显的高于45mmHg,氧分压明显的降低,低于60mmHg,临床称之为2型呼吸衰竭。如果到I2型呼吸衰竭,这个时候病情比较危重,一般都需要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