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常见,因为糖尿病患者诊断糖尿病5-7年以后往往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人群当中发病率挺高。我们国家现在启动了糖网的筛查工程,是要更早的发现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来控制视网膜病变,这样可以减少失明的发生。有了这样的一个统计,目前在眼科就诊的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非外伤性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往往患者重视不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时候,没有什么视力的异常,也感觉不到,就觉得没事挺好。经常听到患者说,我的视网膜病变,到医院检查说我有,但是我没有什么表现。因为他在前期的时候或早期的时候没有特别的视力障碍,患者往往会忽略,但是到了晚期的时候视力有明显的下降,这时候患者才突然反应过来说我要到医院去看病,往往这个时候再看眼病就比较晚了。对视力的保存,也不像早期的时候治疗效果好。
    2023-08-03
  •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视频)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首先要控制血糖,并进行定期复查;然后通过口服药物,改善微循环、促进吸收;根据眼底照相以及结合眼底荧光造影,做相应的一些诊断,根据具体情况看是否需要进行激光治疗,目前激光治疗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一旦发现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定要坚持定期复查,避免其向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发展,出现严重的视力损害。
    2023-08-03
  • 怎样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视频)

    怎样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微血管病变之一,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或血糖波动很大,都容易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措施主要如下: 1、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控制血压:因为高血压患者也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糖尿病患者既要控制血糖,也控制血压,这样才能尽量预防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3、定期筛查:建议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2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一旦明确诊断,即应进行眼底检查。如果患者存在视网膜病变,应及时配合眼科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分几期(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分几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六期,具体如下: 1、Ⅰ期:指非动脉瘤期,微动脉瘤并非肿瘤,而是微血管瘤; 2、Ⅱ期:出血与渗出,视网膜浅层或深层出血以及渗出; 3、Ⅲ期:出现静脉扩张、微循环障碍,出现无灌注区,即无血管期; 4、Ⅳ期:增殖期的第一期,出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非常脆弱,形成玻璃体出血,同时Ⅳ期以出现新生血管及玻璃体出血为标志; 5、Ⅴ期: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即增生的纤维组织同时伴有牵拉; 6、Ⅵ期:组织牵拉会造成视网膜脱离。 总而言之,糖尿病视网膜病在临床上分为非增殖期与增殖期,前三期为非增殖期,后面三期为增殖期。增殖期对视力损害非常严重,甚至可以造成失明,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要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很多患者对散瞳比较恐惧,但事实上散开瞳孔对眼睛并不能造成伤害,散开瞳孔检查眼底相当于打开房门进入房间,观察房间内的景物,能够发现较多前期未能发现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如眼底未发现疾病,仍需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眼底检查。 除此之外,较多医院有眼底照相,可免散瞳,通过照相可完成眼底检查,十分简洁且无创,因此一旦确诊糖尿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疾病之一,较多患者患糖尿病后,未进行过眼底检查,不知道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检查尤为重要。
    2023-08-03
  •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视频)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中老年常见一种眼部出血性疾病,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位于第二位出血性疾病。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有很多观点,有些人认为口服药物,如云南白药、和血明目片等促进吸收的药物进行治疗,有些人认为不需要治。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后极部广泛出血,出血会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神经上皮损伤,导致视网膜整个严重缺血,严重之后会产生一种生长因子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形成可以长新生血管,将来有可能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大约在三个月左右,也称为百日青光眼。 同时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可以长期存在,如果不采取积极治疗将来会导致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区感光细胞功能和结构发生破坏,导致患者视力下降。意味着视网膜静脉阻塞需要治疗。首先要去除原发病,也就是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血脂、改善微循环,这样可以使视网膜出血吸收、水肿减轻。同时要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并发症,比如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虹膜新生血管形成及并发新生血管青光眼,以及并发黄斑水肿采取积极治疗,防止视功能受损,保护患者中心视力。
    2023-08-03
  • 什么是放射性视网膜病变(视频)

    什么是放射性视网膜病变
    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常见于化疗后,随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增长,放射性视网膜病变逐渐增多,多见于鼻咽癌化疗后,可出现眼底视网膜血管病变,眼底视网膜表现为视力下降、出血、渗出等,类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早期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可进行药物的保守治疗,若出现明显的出血、渗出,需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的干预,出血明显增多者,需根据全身情况进行手术干预。预后因具体情况可有差异,早期干预,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可减少。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无临床症状,部分患者检查眼底时,可发现少量出血、微血管瘤等非增殖期表现,如未侵犯黄斑区,则不会出现视力下降;但若早期病变直接侵犯黄斑区,视力也会受到影响。病变进入增殖期后,若玻璃体突发出血,患者可能突然视力下降,且下降较严重,部分患者可能仅剩光感或眼前手动感觉。若未能及时进行激光治疗,新生血管可蔓延至虹膜表面,阻塞前房角,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出现视力丧失、眼球剧烈疼痛、剧烈头痛等症状。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怎么办(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怎么办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对视力危害较大,由于黄斑区为视觉最敏锐区域,一旦发生黄斑水肿,视力便会受到影响。黄斑水肿非常棘手,早期临床多进行黄斑区局灶光凝使黄斑水肿消退,但患者视力可能降低。目前由于出现抗新生血管生长药物,如抗VEGF药物,进行眼内注射,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部分患者病情并不能得到完全控制。临床中糖尿病致盲均由于黄斑水肿引起,且难以逆转,建议平时控制好血糖,定期复查眼底,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发展到黄斑水肿。
    2023-07-30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不能做手术(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不能做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手术治疗根据疾病分期决定,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手术治疗。非增殖期时,主要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增殖期尚未发生玻璃体积血前,需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及时封闭新生血管,避免出血。如果已经出血,且引起玻璃体积血,建议观察1个月,如出血无法吸收,则尽快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并清理增殖膜后完成视网膜光凝,控制病变。若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先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长药物,待新生血管消退暴露眼底时及时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如果仍有玻璃体积血,建议及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