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

  • 眼底渗出是怎么回事(视频)

    眼底渗出是怎么回事
    眼底渗出包括硬性渗出及软性渗出,最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疾病进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非增殖期中期,即Ⅱ期时,眼底会出现出血、渗出、点状黄色物质,称为硬性渗出,主要是由于高血糖毒性作用把血管屏障破坏,随后血管内脂质、蛋白成分渗漏到视网膜上,留下黄色点状渗出。 高血压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常见于软性渗出,软性渗出并非渗出液体,是由于视网膜循环障碍,在眼底可看到棉绒斑,如棉花、棉絮附着在视网膜上,称为软性渗出。不论硬性渗出或软性渗出,均可表明眼底血管屏障受到损害,因此血管内的部分成分通过破坏屏障渗漏而出,需积极进行激光或者药物治疗。
    2023-08-03
  • 眼底筛查可以不做吗(视频)

    眼底筛查可以不做吗
    建议患者进行眼底筛查,目前很多单位在进行全身查体同时建议查体人员进行眼底检查,比如眼底筛查。眼底筛查非常重要,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明确全身性疾病严重程度,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评估全身大小血管功能、糖尿病进展程度非常重要的指标。对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分级分期是通过眼底检查确定,通过眼底检查可以明确,高血压患者微小血管病变及程度。通过眼底检查还可以帮助其它疾病,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所以眼底筛查对患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非常重要。同时对于眼部疾病,比如患有高度近视、玻璃体整个变性、眼前有飞蚊症、有闪光感情况,应该建议患者做眼底检查,通过散瞳检查眼底,包括影像学拍眼底彩片,比如动态观察视网膜形态、视网膜变性范围、大小、裂孔存在,包括有没有存在视网膜脱离及范围。进行早期检查,确诊和干预是防止高度近视引起视网膜脱离诊断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使疾病在早期得到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和发生。
    2023-08-03
  • 老年眼底病怎么治疗(视频)

    老年眼底病怎么治疗
    相对于一般年轻人,老年人眼底病非常复杂,程度也较严重。比如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引起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及玻璃体变性等。 对于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高血压引起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首选的治疗方案是控制血糖、血压,使患者全身微循环达到稳定状态,采取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完善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眼底造影检查,明确病情种类、程度、范围,积极采取抗VEGF治疗。 对于老年人突发玻璃体混浊、变性以及出血要密切观察眼底改变,明确患者玻璃体混浊来源是炎症、肿瘤还是出血性疾病,同时对患者进行完善检查,明确是否存在于周边部视网膜变性及裂孔形成,对患者采取积极治疗。 老年性眼底病变诊断难点还在于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白内障,对老年人眼底检查要充分完善,包括光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全身检查,从而对患者采取最好的治疗方案,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
  • 视网膜脱离的病因(视频)

    视网膜脱离的病因
    视网膜脱离病因是非常复杂,在临床上根据发病机制可以系统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裂孔性的视网膜脱离,也是最常见的一类;第二类是渗出性的视网膜脱离,是因为各种眼部疾病所引起的;第三类是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具体如下: 1、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最主要是因为玻璃体液化、混浊、晃动或者外伤等因素,导致视网膜内层撕裂导致裂孔,液化的玻璃体进入到视网膜下,导致内九层和外一层的视网膜进行分离; 2、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外伤或者眼内出血、多次眼内手术的患者,这些都会扰乱眼部的生理结构,导致玻璃体发生过度的增殖、牵拉,而导致视网膜脱离; 3、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病因比较复杂,主要和眼部肿瘤、炎症以及血管性的疾病相关。常见的眼部肿瘤有脉络膜黑色素瘤,以及全身转移癌等导致的眼部的恶性肿瘤,这些都会导致视网膜下渗出,而导致视网膜下两层之间的液体量增加,从而导致分离。炎症性疾病常见于VKH,即小柳-原田氏疾病以及Coats病等比较严重的眼部葡萄膜炎所导致的渗出性脱离。还有就是眼部血管性病变所引起的脱离,以及先天性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脱离。比如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可以引起渗出性的脱离,还可以引起牵拉性脱离,这两个因素都会导致视网膜的炎症性改变。
    2023-08-03
  •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是什么
    视网膜脱落属于严重眼底疾病,眼外伤、高度近视是视网膜脱落最常见两大原因。眼外伤和高度近视容易引起视网膜上裂孔,液化玻璃体从视网膜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脱落,形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内手术等可导致玻璃体出血激化,形成激化膜,牵拉视网膜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炎症、感染、肿瘤等容易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间存在液体积聚,可以引起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患者,视网膜脱离原因不同,可以是以上多种原因共同引起。部分患者既存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又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023-08-03
  • 视网膜脱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视网膜脱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原因与其分类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上有一个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顺着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引起视网膜脱离; 2、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常见于眼内肿瘤、Coats病、寄生虫,导致视网膜渗出,形成视网膜脱离; 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因眼底出血,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静脉阻塞,导致大量出血,出血吸收后形成增殖膜,增殖膜牵拉视网膜,从而引起视网膜脱离。 因此,对于视网膜脱离,首先要明确其发病原因,才能进行对应的治疗。
    2023-08-03
  • 玻璃体混浊会失明吗(视频)

    玻璃体混浊会失明吗
    如果患者玻璃体混浊是因为严重眼底病造成,有可能会失明,比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不进行治疗控制,最终会导致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造成玻璃体混浊、积血,在这种情况下,玻璃体的混浊有可能造成失明。如果眼底没有病变,只是单纯玻璃体混浊,一般不至于引起失明。玻璃体混浊,如果是中高度近视造成或者与年龄相关,比如老年人玻璃体液化变性,这种玻璃体混浊不至于引起失明,但是需要密切观察,排除眼底病变。如果视网膜脱离,引起玻璃体混浊,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引起失明,所以一定要重视,出现玻璃体混浊,需要及时到医院做眼底检查。
    2023-08-03
  • 玻璃体混浊病因(视频)

    玻璃体混浊病因
    玻璃体混浊在临床上又称飞蚊症,玻璃体混浊的病因较多,炎症、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裂孔、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Terson综合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玻璃体混浊症状,建议患者针对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如高度近视患者出现玻璃体混浊后,需立即给予散瞳处理,经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视网膜裂孔,需及时通过激光光凝术进行治疗。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措施(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长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Ⅴ期。Ⅰ-Ⅲ期,不需治疗,仅需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定期复查眼底,防止视网膜病变继续发展。第Ⅳ期时,可激光治疗,但激光治疗仅可延缓病情发展。第Ⅴ期,新生血管形成,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需手术干预,或注射雷珠单抗后行手术治疗。所以,定期随访、早期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做什么检查(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做什么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检查首先应明确引发糖尿病的原因,在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胰岛功能评估,了解胰岛功能。其次进行糖尿病并发症检查,因为很多糖尿病并发症,早期症状比较隐匿或无明显症状,需要通过检查才能发现,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需做散瞳检查,明确视网膜病变程度。也可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视网膜的微循环及血管情况。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