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瞎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瞎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分为六期,大体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改变,Ⅰ-Ⅲ期称为非增殖期改变,在非增殖期内眼底改变有微血管瘤、出血点或出血斑,以及少量的硬性渗出、软性渗出等眼底改变。非增殖期患者视力下降不严重,通常不会出现失明,随着病情进展和加重,眼底改变进入增殖期,也就是Ⅳ-Ⅵ期。 一旦眼底检查有新生血管的发生,即进入了增殖期的改变,新生血管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可引起纤维增殖,牵拉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长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出血,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对比,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对视力损害更大,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三大因素是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失明和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系,与病程的时间长短有关。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年龄有关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与年龄之间有关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也是成年人群致盲以及视力损害的世界首要眼病。我国糖尿病的患者当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大概是43.1%,其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病程、血糖水平、年龄有密切关系,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见于50岁左右糖尿病患者,但是在20-30岁之间的患者也可见到常常双侧发病。年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临床上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与发病年龄有关,发病越年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越快,发生增殖的情况也越多,视力损害也越明显。所以,建议糖尿病患病相对年轻的人群积极控制血糖,为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论有无视力改变,均应该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以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目的(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目的,目前来讲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目前全世界最公认的治疗的有效的措施,既安全有效,又可以阻止病变进展,阻止视力的进一步损害,减少患者失明的可能性。通常有两种情况需要做激光治疗,具体如下: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时,可给患者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可减少血管的渗漏,从而减轻水肿,提高视力; 2、当发现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或者有大片视网膜无灌注区时,需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使新生血管萎缩或者阻止新生血管的生长。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原理是光凝破坏视网膜的外层,降低外层的新陈代谢和耗氧量,使视网膜内层得到更多营养和氧的供给。 光凝可使小动脉收缩和扩张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和闭塞,从而减少血管渗漏,使视网膜渗出和水肿减轻。光凝封闭大片无灌注区使视网膜缺血得到改善,从而减少因缺血而诱导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分泌,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使之消退。
    2023-08-03
  •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意思(视频)

    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意思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改变,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称为单纯型或者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是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前期改变。 眼底表现主要有微动脉瘤的形成,小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硬性渗出以及棉绒斑。在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时,可不出现视力下降,临床上有较多的患者往往有眼底出血、渗出、病变累及黄斑区影响视力时来诊。建议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定期检查眼底,必要时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这项检查可进行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诊断,医生会根据不同分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不同治疗。如果疾病已经进入了增殖期,可能需要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或者手术治疗。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时候需要手术(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什么时候需要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指征具体如下: 1、不吸收的玻璃体出血,少量的玻璃体出血短时间内可以吸收,眼底可见的要及时做视网膜光凝治疗。玻璃体出血量多、吸收慢,而且过去未做过全视网膜光凝,要考虑尽早手术治疗; 2、玻璃体增殖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了增殖期,大量新生血管形成,进一步纤维增殖,从周边视网膜沿玻璃体皮质向眼内生长,导致反复性玻璃体出血与周边视网膜牵拉,只有通过玻璃体手术去除玻璃体内积血,解除周边视网膜牵拉并联合视网膜光凝,才可能挽救眼球; 3、目前治疗黄斑水肿的方法有多种,传统黄斑区局部光凝或格栅样光凝,近年开展的玻璃体内注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都可以使黄斑水肿减退,但是黄斑水肿伴有玻璃体后皮质增厚,或玻璃体牵拉是玻璃体手术的适应症。
    2023-08-03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视频)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能够治愈,相对很难回答。因为如果是早期增殖性比较轻微,单独有新生血管发生,可通过激光,或者是联合注药,治疗效果很好,一般可以有效进行控制,大部分不再发展。如果只有极少数还在发展,要定期的治疗。如果是已经发展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的症状,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视网膜脱离的程度,以及针对视网膜破坏的情况。如果是视网膜脱离的时间比较长,感光细胞已经死亡,即便通过手术贴上视网膜复位,也只能是达到解剖复位,视功能却难以恢复。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实际上就是阻止或者延缓病变的发展,很难达到可以完全的恢复至治疗之前的状态。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
    糖尿病引起眼底病变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点: 1、症状: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即5年及5年以上糖尿病患者,而且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没有得到规范的治疗前提下,才认为有可能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表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是对视力影响,主要是指病变累及到黄斑区引起中心视力下降,视力下降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包括视物不清楚,看东西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有暗点,以及当有伴发玻璃体出血时候会发现眼前有很多红漂浮物,而且漂浮物逐渐增加,导致看不见。 当出现上述表现时,不仅要考虑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要考虑眼睛会有其它的病变,建议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到医院检查之后可以了解视网膜病变是由糖尿病引起,还是有除糖尿病之外由其它病变引起,需要医生做眼底检查。常规眼底检查是指散瞳之后的眼底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直接和间接眼底镜检查与眼底照相。通过对比可以知道眼底病变的程度,同时配合医生做最好的治疗,使病情迅速缓解。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检查(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检查
    建议患者在具有5年及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前提之下积极主动到医院眼科,主要指二级以上医院眼科进行眼底检查。眼底检查包括散瞳裂隙灯检查以及直接、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包括直接照相和广角照相以及做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及目前治疗方向,而且可以对此病情进行良好的观察,减缓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失明的可能。 糖尿病是非常影响人生活质量和增加社会负担的疾病,在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很高,中国有大量的糖尿病患者,2015年中国统计数据表明,国家大约有1.05亿患者患有糖尿病,接近2020年,可能有1.5-1.6亿糖尿病患者。目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包括糖尿病的诊断治疗非常混乱,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很多患者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 2、大量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规范治疗; 3、很多诊断糖尿病的患者进行降血糖治疗的同时没有观察到眼底病变进展; 4、很多患者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玻血、引起白内障而导致看不见才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患有糖尿病。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手术吗(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手术吗
    目前国内分期分为两型六期,而且在单纯型时候,即到Ⅰ、Ⅱ、Ⅲ期时候不需要手术治疗,主要以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为主。到Ⅳ、Ⅴ、Ⅵ期有新生血管、有增殖条索和牵拉视网膜脱离情况下应该采取积极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清除新生血管、清除眼里积血、清除增殖条索,使牵拉脱离视网膜复位,同时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激光补充之后眼睛视网膜获得稳定,病变不会进展,而且视力得到保障。几乎所有医生对治疗方法都一样,早期以改善全身状态为主。晚期是通过手术使视网膜病变逆转或使它停止不再发展,保护现有视力为主。 我国目前约有1.6亿的糖尿病患者,而且25%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多患者因为惧怕手术,失去视力而不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非常缓慢,根据分期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2023-08-03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视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糖尿病预防建议处理好自己的糖尿病,管好嘴、迈好腿。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找自己最相信的糖尿病医生制定最详细的膳食方案,在运动同时准备好糖块防止低血糖发生,血糖稳定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然不会发展严重。同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也不用害怕,及时找医生进行治疗,治疗之后血糖稳定,眼底新生血管被抑制,眼底出血被清除,做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之后眼底病变也不会发展,也会保全视力。 糖尿病是对健康影响非常大的严重疾病,伴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危害非常大。严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危及患者视力,甚至导致患者失明。进行预防首先要清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像蛀虫样长在树枝上,如果没有树枝即没有高血糖,也就没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因血糖控制较难,随着时间的延长,血管老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患者血糖程度、糖化血红蛋白程度,以及患者自身机体因素,基因问题有很大的相关性。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