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治疗(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从西医或中医的角度,均尚无特效药。西医目前主要采用消炎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抗风湿的慢性作用药,或某些生物制剂等。而中医则以中草药为主,特别在缓解关节炎症状、晨僵、乏力、纳差等方面,改善效果较佳,且在关节破坏的控制方面,效果亦比较显著。但在临床上,一般建议中西医综合治疗,同时用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效果会更好。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吗(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遗传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遗传性,据研究统计,正常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仅为 0.3%左右,具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家族史者患病率达到11%,同卵双胞胎其中之一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另外一人发病几率高达12%-30%。 建议高危人群出现双手关节不适、晨僵、肿胀、疼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生活中避免长期处于寒冷环境,避免接触凉水等。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吗(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吗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对寿命影响较小,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如病情控制不良、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多关节严重畸形、强直,甚至导致关节功能丧失,严重者可失去自理能力。另外,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伴随关节外表现,如肺间质纤维化、心包炎等,影响预期寿命。建议一旦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应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为早诊断、早治疗,及时、系统、正规、联合治疗方案,可以降低疼痛,减轻关节、骨骼损伤,同时定期监测C反应蛋白、血沉等活动因子,根据结果进行达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历经六个阶段,从 pre-RA阶段直到RA阶段,包括遗传因素相关、环境因素相关、自身免疫性因素相关等类型,早期治疗可以减缓患者关节畸形、关节损伤。
    2023-08-01
  • 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视频)

    老年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疾病危害性较大,尤其老年女性患者危害性更大,老年女性绝经期后每年钙丢失量在1%-2%,钙量大量丢失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同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更加重骨质疏松的发生。一旦并发骨质疏松,易出现老年性骨折,如胸椎以及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腕骨骨折、上臂颈肩段肱骨骨折等。
    2023-08-01
  • 手指关节痛是类风湿吗(视频)

    手指关节痛是类风湿吗
    手指关节疼痛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临床症状,还可由其他因素所致。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对称、多发、多关节损害,且好发于指间关节,同时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的疼痛。单关节或远端指间关节疼痛需考虑骨关节炎等情况,如起病迅速,伴随明显疼痛,且平时体检中表现为高尿酸血症,还需排除痛风性关节炎。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症有哪些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如下: 1、关节疼痛: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可累及手指小关节、腕关节、膝关节等; 2、关节畸形:常发生于疾病晚期,如爪形手等; 3、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高消耗的疾病,可引发内分泌紊乱,引起骨质疏松、骨关节退行性变; 4、感染:与其免疫力低下有关。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特点(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大小关节的红肿热痛,可同时发生或依次发生,呈游走性,晚期可出现关节的畸形,常累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临床上患者一旦患者出现关节或肌肉的游走性疼痛,大小关节均累及,需高度怀疑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尽快于医院就诊,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注意是什么(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注意是什么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少食或者不食高脂肪类食物,因为脂肪在体内的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过多的酮体对关节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2、少食用海鲜类食物,特别是不宜多食无鳞鱼及海产品,患者吸收后容易产生尿酸,形成尿酸盐结晶加重类风湿患者关节炎的症状; 3、不宜食用过酸、过咸的食物,保持体内酸碱度平衡,防止乳酸分泌增多。
    2023-08-01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视频)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
    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治疗如下: 1、中药治疗:重要的在于辨证施治,只有辨证准了,施治才会准,首选药才能选准; 2、西药治疗:包括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治疗、慢作用的药物的治疗,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生物制剂、糖皮质激素; 3、中医外治:如中药的熏洗、塌渍、贴膏药以及离子导入。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