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睿

  • 脊髓损伤的后遗症怎么治(视频)

    脊髓损伤的后遗症怎么治
    脊髓损伤的后遗症比较多,轻度脊髓损伤的后遗症,临床上可以忽略。但比较严重的脊髓损伤后遗症,包括运动、感觉、排便障碍等,还包括病理反射、肌张力异常、心理问题,这些后遗症要根据不同专科,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常规处理后遗症先是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要保持全身各关节的活动度,把残存的肌力即神经控制正常,训练好没有受到损伤的肌肉肢体力量,尽可能实现患者功能的完整。其它包括作业治疗、康复科训练,以及患者的日常活动,包括穿衣服、吃饭、处理大小便、坐轮椅、出行、乘车等基本生活技能。部分损伤节段较低的患者,若想恢复得较理想,要进行职业性训练,让脊髓损伤度过急性期后,能从事一定工作,有一定收入。
    2023-08-03
  • 坐骨神经痛导致腿麻怎么缓解(视频)

    坐骨神经痛导致腿麻怎么缓解
    坐骨神经痛导致腿麻,即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者腰椎椎间盘突出,导致压迫坐骨神经根,出现腿部麻木不适。发生坐骨神经麻木、不适时,建议早期进行短时间的休息,一般为24-48小时,在休息期间配合电疗、热疗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选择进行传统医学手法,包括推拿、针灸、按摩,进行治疗,缓解麻木不适的症状。 也可以选择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肌松药、脱水药等,中医中药对也有效果。针对神经麻木,很多患者会用到神经营养药,就是维生素B12,最常见为甲钴胺。麻木不适患者建议服用,但仅仅腰腿痛,没有麻木症状,不建议吃。
    2023-08-03
  • 人工膝关节置换能下蹲吗(视频)

    人工膝关节置换能下蹲吗
    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目的,是为了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能下蹲,但下蹲的时间点、技巧都有讲究。正常情况下,膝关节置换手术三周或者三周后,患者需开始进行下蹲训练。训练要在无痛情况下进行,也就是在蹲的过程中没有疼痛,可以用双手扶住椅子,防止疼痛出现力量不足,造成跌伤、损伤。如果患者康复比较好,在做下蹲、下跪、跑步活动时,都不会引起疼痛,但是建议少做。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用人工关节面,把原先磨损掉的软骨面进行置换。人工关节面也有寿命,做下蹲、下跪、跑步运动时,也会导致人工关节面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建议少做剧烈活动,如必要做时要放慢速度,不要用力过猛,防止对人工关节面造成二次伤害。
    2023-08-03
  • 打乒乓球肩膀疼怎么办(视频)

    打乒乓球肩膀疼怎么办
    打乒乓球时肩膀疼痛,或者打球后疼痛,建议在打球前进行热身锻炼,尤其30-50岁,甚至更大年纪的乒乓球爱好者。跟其它运动一样,热身包括全身以及肩关节周围肌肉活动,运动需要运用到哪些肌肉,运用到哪些关节,要做相应部位的热身动作。最好的热身运动就是模仿动作,做循序渐进、力量较小的活动5-10分钟。 如果已经做过热身运动,打完球时或者打球过程中依然疼痛,建议停止这项运动,找专业人员进行专门检查,排除疼痛的原因后,再进行运动。
    2023-08-03
  • 40岁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视频)

    40岁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不分30岁、40岁或者50岁,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有个性化处理,根据每个病人的基础情况不一样,有不同处理,但跟年龄相关性较小,护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术后早期的患侧,即做过手术的一侧膝关节,要中立位抬高下肢20-30度以消肿。在医院骨科病房做关节持续被动活动,维持关节功能,避免关节僵硬; 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即血压、心跳等; 3、术后早期要观察患侧脚趾末端的血管供应情况,观察皮肤温度情况,排除有没有神经、血管因肿胀受到压迫,最终让患者能顺利愈合; 4、引流管和切口护理,观察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液的流出量,袋子不要放得太高,避免超过切口,否则引流袋里的液体会倒灌; 5、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非常常见,根据不同程度,需给予不同等级的药物进行处理。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后注意事项(视频)

    髋关节置换后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是现在临床已经普及的手术,临床接受治疗的患者很多,包括比较常见的髋关节骨关节炎,跌倒后的股骨颈骨折,以及其它疾病,都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做完手术后,要注意的主要相关因素,就是手术切口入路。入路包括后侧、外侧、前外侧,日常生活要注意,防止人工置换关节脱位。 早期患者躺在床上仰卧位时,手术一侧髋关节后外侧,在做前侧入路切口时,要放枕头避免髋关节外旋。如果患者在做跪位时,要指导患者双膝跪位,不要单膝关节下跪。因为单膝体位下跪,手术后的关节属于后伸,就容易发生前脱位。走路时,要避免向后牵拉手术侧的髋关节,也就是旋转身体时,做过手术的一侧髋关节要跟牢身体,避免出现一侧在后面,一侧在前面的情况。 后侧入路的髋关节置换患者,容易引起后脱位,在手术过程中需切开后方肌肉软组织。日常生活中注意略有不同,髋关节在做屈曲活动时,不能超过90°。患者坐在床上长坐位时,双手应该撑在身后,上半身保持后仰姿势。端坐位有靠背时,应该后倾靠在靠背上,没有靠背时,上半身也要尽可能后倾,应避免弯腰,捡东西时不可下蹲。两侧髋关节做过手术的一侧,做内收时不能过中线,生活中不能翘二郎腿。如果在翻身或在床上睡觉时,两条腿中间最好夹一个枕头。坐位时应该保持髋关节弯曲程度,不要超过90°,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尽量不要坐很矮的椅子或者软沙发,甚至抽水马桶。如果有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患者,应适当垫高椅子或马桶等。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后如何摆放体位(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后如何摆放体位
    髋关节置换术现在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关节治疗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姿势和体位会有要求,体位摆放从医学角度主要跟手术入路,即手术切口有关。不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髋部刀疤在不同部位,针对不同手术入路,会做不同的宣教。 注意卧床期即仰卧时患肢稍微外展,两条腿中间夹一个枕头,以及在患肢外侧放枕头,防止髋关节过度外旋。仰卧位时,也可以在患者下肢下垫楔形枕头,让患的腿保持伸直,保持斜坡位消肿,目的在于保持血液循环良好,患者舒适性也更好。到侧卧位时,会借助外展的垫子,保持患侧轻度外展,术后三个月内尽量避免患侧卧位。
    2023-08-03
  • 髋关节置换术缺点(视频)

    髋关节置换术缺点
    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非常多,也比较成熟,手术、麻醉会带来风险和并发症以及经济负担,因假体人工关节费用不菲。 髋关节置换术存在本身的特殊并发症,比较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发病率大概1%左右,常见的如坐骨神经损伤,手术切口周围的骨外侧皮神经损伤等。还见于血管损伤,在置换术后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大概在0.1%-0.2%左右,多见于髂外血管、股动脉、股静脉的损伤。后期运用假体,即人工关节后,可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放人工关节后,骨骼顶在周围会发生自体骨的骨折,发病率不到2%,还可出现双下肢不等长。
    2023-08-03
  • 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措施(视频)

    脊髓损伤早期的康复措施
    在脊髓损伤早期,患者经骨科保守治疗,或者根据不同程度的损伤,可接受手术治疗。早期可以分为急性期和稳定期,急性期也就是病情不稳定,刚发病受伤阶段,多进行床旁康复。患者主要以卧床为主,进行肺部功能训练,包括偏瘫或者截瘫后的关节活动度维持性训练,也就是保持关节不僵,以及预防其它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等病情稳定后,或者骨科开刀内固定稳定好脊柱,就可开展稳定期的强化康复训练,即根据损伤情况或者程度确定康复计划。在患者身体可以承受的情况下,进行时间、强度、内容训练,根据不同平面、不同患者的训练不同,总体包括运动功能、患者大小便管理。脊髓损伤后患者可能会运用假肢、轮椅、使用辅助工具,进行针对性训练,这就是脊椎损伤患者早期的康复措施。
    2023-08-03
  • 颈椎脊髓损伤治疗的方法(视频)

    颈椎脊髓损伤治疗的方法
    颈椎脊髓损伤在临床比较常见,现场急救时,如果急救人员判断或怀疑受伤的病人,可能伤到颈椎,一定要注意固定好头部,不要轻易转动头部。应避免患者的颈椎再进行转动或者低头动作,通过运输车辆、运输工具进行转送,此过程中头和躯干要同时进行轴向运动。进行搬运时,要分别有人照顾头、身子、下肢,患者上、下必须在一条轴线上进行搬动,避免急救搬运过程中,给患者造成二次损伤。 到医院后,需和急诊医务人员做好交接班,医院的专业医务人员,会根据放射影像学的检查结果,确诊患者的颈椎脊髓损伤,最终采取保守治疗、牵引或者手术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