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停搏

  •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改善(视频)

    窦性心动过缓如何改善
    窦性心动过缓其实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很多健康人、年轻人、中年人、经常劳动锻炼的人都可能会有窦性心动过缓。如果患者心跳激动、刚起床时可以达到100多次/分,心脏跳动的能力正常,或者通过阿托品试验,即给患者快速注射2mg的阿托品,心跳能兴奋到90次/分以上,说明窦房结功能正常,不需要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能达到90次/分以上或出现其它心律失常,心律很慢,甚至动态心电图提示心跳30多次/分、20多次/分,还有长时间心脏不跳,窦性停搏时,这时一定要非常正规的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起搏器安装治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不会因为心跳太慢而产生危险情况。
    2023-08-01
  • 心率过缓怎么治疗(视频)

    心率过缓怎么治疗
    对于心率过缓的治疗,其实最有效的方法是起搏器治疗,安装永久起搏器,并设置心跳次数,如60次/分。如果病人心跳在60次/分以上,起搏器是不工作的;如果患者的心跳低于60次/分,比如55次/分,起搏器即可开始工作。 心率过缓指心跳次数低于60次/分。心动过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也可出现窦性停搏和窦房传导阻滞等; 2、房室结传导障碍,也叫房室传导阻滞,特别是Ⅱ型、Ⅲ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引起心动过缓;比如心房、窦房结跳80次,2个心跳只传导传1个,心室才跳40次,就会出现心率过缓。
    2023-08-01
  • 心率慢吃什么药(视频)

    心率慢吃什么药
    引起心率慢的原因较多,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缓慢心室率等。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正常健康人群,无明显症状者无需特殊处理;若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应口服心宝丸、茶碱片、阿托品等提高心率的药物;若药物治疗无效,且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黑蒙、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建议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
    2023-08-01
  •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哪些(视频)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死亡原因有以下几个:1、恶性心律失常:包括特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心梗后由于心肌出现损伤和坏死,对心脏整体电活动造成一定干扰,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危急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此外如果窦房结或房室结等心脏传导通路中的重要部位出现缺血,可能会导致严重窦性停搏,或高度甚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出现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也会引起心脏骤停导致患者猝死;2、心脏破裂:心肌缺血后,坏死心肌会失去正常心肌韧性,变得软弱不堪,所以有时不能承受心腔内高压出现心脏破裂,导致患者迅速死亡;3、泵功能衰竭:由于大面积心梗导致心脏功能急剧下降,可能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从而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2023-08-03
  • 心肌梗死24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视频)

    心肌梗死24小时内死亡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死亡的常见原因如下:1、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后,坏死心肌会干扰心脏正常电活动,可能会出现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患者猝死。另外窦房结或房室结供血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严重窦性停搏,或高度、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严重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心脏骤停;2、心脏破裂:由于坏死心肌失去原有心肌的韧性,在心腔内高压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心脏破裂,导致患者发生猝死;3、其他原因:如心源性休克导致泵功能衰竭,心肌梗死造成患者心肌损伤,会影响心脏功能。如果大面积心梗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导致心脏泵功能出现严重下降,心脏不能有效供血,不能为机体提供足够血液循环,以及氧气、营养供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心肌梗死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由于斑块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堵塞血管,从而导致相关心肌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发生坏死。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危急的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规范治疗下,尽可能减少患者死亡风险。
    2023-08-03
  • 心脏骤停为什么要除颤(视频)

    心脏骤停为什么要除颤
    心脏骤停的原因非常多,包括脑源性、心源性、肺源性,最为常见的是心源性心脏骤停。心源性心脏骤停又分为以下两大类: 1、室颤、心律失常; 2、心脏骤停、窦性停搏。 在心脏骤停所有原因中,由于心脏原因或者说室颤原因导致的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这部分心脏骤停患者可以通过电除颤进行逆转和恢复。因此,在心脏骤停时,如果可以用除颤仪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