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颤

  • 眼球震颤治疗方法(视频)

    眼球震颤治疗方法
    眼球震颤通常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治疗:1、病因治疗:对于耳源性眼球震颤、中枢性眼球震颤及眼源性眼球震颤,需分别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白内障手术、中枢系统康复治疗等。随孩子视力及脑功能的改善,眼球震颤可减轻;2、药物治疗:对于某些特定性眼球震颤,可选择药物治疗,包括东莨菪碱及某些抗惊厥类药物,另外可选择肉毒杆菌毒素的局部肌肉注射治疗;3、生物反馈疗法:利用听觉反馈技术进行治疗;4、眼科治疗:主要包括光学疗法、矫正屈光,如配戴普通矫正眼镜、接触镜、压贴三棱镜等;5、手术治疗:多用于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此类孩子可有代偿头位,同时有中间带。手术主要将中间带移到正前方,从而矫正代偿头位,提升正前方视力。
    2023-08-03
  • 眼球震颤症是什么(视频)

    眼球震颤症是什么
    眼球震颤症指单眼或双眼不自主、有节律摆动,因眼球不稳,多数孩子会有视力不良,且震颤程度越重,对视力影响越大。眼球震颤按节律分为钟摆型、冲动型及混合节律型,混合节律型相对较少见。按眼球震颤方向,可分为水平型、垂直型、斜向型和旋转型。钟摆型眼球震颤通常与视力过差有关,部分孩子可表现为隐性和显性眼球震颤。隐性者双眼一起视物时无明显震颤,遮盖单眼后,眼球震颤则可显露或明显加重。通常眼球震颤均为良性,部分眼球震颤可能与脑部病变有关,如肿瘤压迫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出现眼球震颤。因此发现孩子出现后天性眼球震颤时,需及时就诊。
    2023-08-03
  • 眼球震颤可以治愈吗(视频)

    眼球震颤可以治愈吗
    眼球震颤能否治愈取决于原发疾病,原发疾病得到控制后眼球震颤可以得到治愈。眼球震颤的原发病比较多,具体如下:1、前庭器官功能障碍:如耳石症,通过手法复位可以治愈;2、小脑病变:小脑炎症或者缺血,需要积极治疗小脑炎症、缺血,通过改善小脑供血和控制小脑炎症,可以治愈眼球震颤;3、脑干病变:神经协调障碍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以后眼球震颤可以得到治愈;4、基因突变:这种情况不能治愈,只能通过药物调整、改善症状,不能完全控制或治愈症状,需要积极预防和后续治疗,减轻震颤症状。
    2023-08-03
  • 什么是先天性眼球震颤(视频)

    什么是先天性眼球震颤
    先天性眼球震颤是指出生时或者出生后6个月内,发现患儿眼球出现震颤,它是一种不自主、有节律的,双眼对称和共轭性眼球摆动。先天眼球震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是1/6500-1/1000之间。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将先天性眼球震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传入机制障碍所引起的,通常说的先天性白内障、白发病、先天性视神经发育不良等,也称为自觉缺陷性眼球震颤。另一种是由于眼球运动中枢传出机制障碍,视神经传导通路没有可以检测到的病变,称为特发性或运动缺陷性眼球震颤。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一种有多种基因突变引起的,具有相似表现类型的复杂疾病,其中7%-30%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具有遗传倾向。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容易导致小孩眼球屈光不正、散光、斜视等。而获得性眼球震颤患儿容易导致震动幻觉。先天性眼球震颤通常首先要挂眼科,排除眼睛本身疾病,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康复科和神经内科就诊,排除神经方面疾病。
    2023-08-03
  • 新生儿翻白眼和斜眼的区别(视频)

    新生儿翻白眼和斜眼的区别
    新生儿翻白眼和斜眼有本质区别。新生儿翻白眼多因抽搐或眼球震颤,或落日征造成,这些大部分是中枢神经异常导致。还有的宝宝翻白眼可能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满月后可能会逐渐的减少,或者自然的就消失。 斜视可能是因为眼外肌肉的异常导致,斜视的宝宝表情大部分都正常,反应也比较好,这种情况可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有些新生儿的眼球尚没有固定,肌肉调节不良,会出现短暂性的斜视,甚至斗鸡眼,这种斜视可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3个月以后孩子仍然有斜视,可以到小儿眼科就诊。
    2023-08-03
  • 耳石症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耳石症是怎么引起的
    耳石症是因为耳石从前庭落入半规管,引起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该病表现为特定头位旋转低头时,引起眩晕以及眼球震颤,患者感觉四周物品有旋转感,闭上眼睛觉得自身旋转,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即为常见的耳石症。对于耳石症较好的治疗办法是手法复位,依据症状和体征不同,治疗措施也不同。
    2023-07-30
  • 白化病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白化病的危害有哪些
    白化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综合征型白化病,患者皮肤、毛发和眼睛,出现色素缺乏或减退,出现眼睛畏光、视力低下、眼球震颤、皮肤易晒伤等症状,甚至出现皮肤癌;另一类为综合征型白化病,除皮肤、毛发、眼睛受到影响外,还可出现其他器官或系统的损伤,如Hermansky-Pudlak综合征,常出现肺纤维化、出血倾向以及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致死。
    2023-07-30
  • 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视频)

    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
    学龄前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疗程越短。治疗目的为促进视觉功能不断发育。视觉系统可塑期在12岁之前,在敏感期内部分眼病能够引起弱视,同时也可治疗弱视,随年龄增长,敏感性逐渐降低,弱视的治疗效果也随之降低,敏感期后,弱视多无治愈希望。1-3岁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相对困难,然而此时期却为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建议根据患儿屈光不正的度数、斜视性质、眼球运动状态、眼球震颤与否,粗略判断双眼视力以及双眼视力差异,选择矫正屈光不正、光学压抑疗法、药物压抑法、遮盖法等治疗方法。
    2023-07-30
  • 内耳引起的头晕怎么治疗(视频)

    内耳引起的头晕怎么治疗
    由内耳疾病引起的头晕、眩晕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如内耳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是由于耳石的脱落,导致病人的头部运动到某一部位,引起病人强烈的眩晕感,同时伴有眼球震颤。通常眩晕不超过1分钟,病人在晨起时发病比较多,比如起床、躺下、翻身时诱发眩晕。需要到医院就诊,通过位置试验能确定病人是哪一只耳朵的半规管有耳石脱落。通过手法复位或者机器复位治疗后,多数人的症状可以减轻或者消失,但是有部分病人可能伴有头晕、平衡障碍、走路不稳、视物模糊、头痛等症状,需要用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当有头晕或者眩晕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去耳鼻喉科就诊,主要是要排除由内耳前庭疾病引起的头晕或者眩晕。尤其病人有了眩晕,大概70%的病人是由于内耳疾病引起。
    2023-07-30
  • 共济失调的症状(视频)

    共济失调的症状
    共济失调的临床症状具体如下: 1、平衡障碍:行走时无法掌握平衡,走路摇晃,无法走直线,两脚距离较宽,即醉酒样步态; 2、协调功能障碍:肢体出现震颤,无法正确辨别距离。检查时可进行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 3、发音异常:发音器官的肌肉协调功能较差,音律和节律异常,称为吟诗样语言,说话时如朗读诵诗; 4、震颤:意向性震颤,即拿物体时因辨别距离不良,可出现肢体震颤,亦可出现头部、躯干震颤,特别是眼球震颤。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