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

  • 阿尔茨海默症初期症状(视频)

    阿尔茨海默症初期症状
    阿尔茨海默症就是老年性痴呆或者早老性痴呆。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最严重的一个认知障碍性疾病,其早期症状并不显著,主要是多系统损害的表现,包括记忆力减退,行为、性格的改变,主动性下降、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减少。还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睡眠影响等,其实在出现记忆力减退之前。大部分患者可能会先出现抑郁、焦虑的问题。所以,中老年人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况下,可能需排查阿尔茨海默症的可能性。
    2023-07-31
  • 阿尔茨海默病怎么诊断(视频)

    阿尔茨海默病怎么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是起病隐匿、进行性进展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认知障碍、失语、失用、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行为障碍为特点,诊断如下: 1、符合痴呆的诊断,痴呆是认知障碍,患者主诉记忆力下降,或者家人代诉患者有这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认知功能筛查量,包括MMSE量表、MoCA量表进行评定; 2、排除其它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比如谵妄、抑郁疾病,还有要除外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以及路易体痴呆等疾病。
    2023-07-31
  • 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是什么
    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简称阿尔茨海默病,病因有三点: 1、遗传因素,有5%左右的患者都有遗传倾向,一般一级亲属中有痴呆患者,其家属比一般人群发病率高4.3倍; 2、由于β-淀粉样蛋白生成和清除失衡造成,导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以及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元的死亡导致; 3、神经递质障碍,大脑中有神经递质,比如乙酰胆碱能系统、5-羟色胺系统、兴奋性氨基酸系统、神经肽类物质,这些物质都和学习记忆有一定关联,这些物质的异常也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2023-07-31
  •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视频)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
    阿尔茨海默病通常是指老年痴呆,英文简称为AD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主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程早期可给予抗胆碱药物减慢或者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到了晚期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可以应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控制其精神行为异常。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生活护理和照看比较重要。 随人的年龄增长,脑内神经元细胞特别是皮层神经元细胞逐渐丢失,丢失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记忆力、认知能力、空间定向力、人格、情感、语言能力综合下降。最早期症状通常是近记忆力下降,表现为丢三落四,刚刚发生的事情一转身就不记得了,到了后期可能会有迷路、学习能力下降,再到晚期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举止古怪。
    2023-07-31
  • 年轻人会得阿尔茨海默病吗(视频)

    年轻人会得阿尔茨海默病吗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为老年痴呆,因为我国现在进入老年社会,所以对该病非常关注。 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系统一种变性疾病,变性疾病需要时间,所以发病年龄有一定特征性,大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所以青少年20多岁时不要过度担心阿尔茨海默病,一般这个年龄不会导致这类疾病。 阿尔兹海默病主要表现在脑实质萎缩,尤其是海马早期萎缩,也可以见到额叶、颞叶萎缩,同时伴有脑沟加深和脑裂扩大。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表现特征性也不是特别突出,可以表现记忆力下降,也可以表现人格改变,比如小气、猜疑,多疑,还可以表现为重复性动作,比如某人经常做重复性工作、重复性动作,这都是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表现。还有部分病人可以表现出社交能力下降、团队参与活动能力下降。 所以,年轻人不用给予阿尔茨海默病过多关注,40岁以上人群,如果出现明显记忆力下降,或者有明确家族史,比如父母、祖父母中有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就应该到医院进行影像学筛查。
    2023-07-31
  •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有哪些(视频)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有哪些
    老年痴呆症前兆很多,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严重,如刚吃过饭随后就说没吃饭,就是刚做完的事回头就忘了。家属应引起重视,千万不能麻痹大意,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排查是否为老年人大脑退变引起的正常遗忘,如是大脑退变引起,则无需药物治疗,如确诊为老年痴呆症,应尽早尽快治疗,以免引起更大更严重的后果。
    2023-07-31
  • 糖尿病低血糖的常见表现和处理(视频)

    糖尿病低血糖的常见表现和处理
    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患者为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但是在治疗过程当中常会有并发症的发生,最常见的是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影响生命。常见低血糖症状是患者有饥饿感,出现手抖、大汗,长期反复低血糖还可能会影响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老年患者如果反复出现低血糖,还可能会导致痴呆的产生。 如果低血糖症状不能及时发现,使低血糖状态持续时间比较长,大脑细胞唯一能量来源是葡萄糖,如果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脑细胞供能就会减少,长此以往脑细胞就会死亡,所以低血糖最大的风险是会导致脑死亡,患者出现植物人状态。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以后,要及时进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果患者已经不能进食,要进行葡萄糖注射,使体内血糖水平明显升高,缓解症状,减少危害。
    2023-08-01
  • 睡眠障碍症会自愈吗(视频)

    睡眠障碍症会自愈吗
    睡眠障碍症能否自愈取决于患者失眠的类型、严重程度,具体情况如下: 1、如果是轻度睡眠障碍,一般可以自愈,比如创伤造成突然间失眠,相当于急性失眠,创伤消失后失眠可以自愈; 2、如果是慢性失眠患者,通常无法自愈,在经过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才能缓慢恢复; 3、如果患者已经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睡眠障碍,无法自愈,需要经过治疗才能够改善症状; 4、如果患者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痴呆和失眠,尤其是中度和重度以上患者,均无法自愈,需应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
    2023-08-01
  • 为什么糖尿病性低血糖的危害远远超过高血糖(视频)

    为什么糖尿病性低血糖的危害远远超过高血糖
    低血糖指血糖低于2.8mmol/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症状以植物神经,尤其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饥饿、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较严重的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缺糖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迷、昏睡等。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 1、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严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2、可以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3、一过性低血糖引起血糖波动,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4、反复发生低血糖,会动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心血管系统受损表现为心率加快、脉压增加、近息期的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神经系统的受损、大脑皮层受抑制,可发生意识朦胧、定向力减退、精神失常等。当皮层下受抑制表现为骚动不安、瞳孔散大、强直性惊厥等。 长期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衰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血糖过高正在破坏人体的内环境,引起一系列的生化病理改变,从而影响到各个脏器的功能。因此可见,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可见糖尿病型的低血糖的危害远超过高血糖。
    2023-08-01
  • 多系统萎缩是什么意思(视频)

    多系统萎缩是什么意思
    临床上多系统萎缩疾病为神经退化疾病,好发于40-60岁人群。临床上多系统萎缩对患者有广泛影响,对自主神经功能系统、锥体外系系统、小脑脊髓系统造成影响,如体位性低血压、尿失禁、尿频、行走不稳、共济失调、震颤、慌张步态、行动迟缓等。据门诊神经罕见病数据分析多系统萎缩发病率仅次于遗传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为第二类常见成人罕见病,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神经均有交集。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