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疝气在什么位置(视频)

    疝气在什么位置
    疝气发生的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处:1、腹股沟区:形成疝的原因,主要是腹腔压力增大、腹壁破损。而腹股沟区位于人体最低点,直立行走时压力最大。同时该部位存在人体最大的关节,肌肉较少、腹壁较薄弱,所以易发生疝;2、腹腔术后的切口:腹腔手术后,切开的腹壁需使用缝线缝合,这样愈合后形成的瘢痕组织,没有原生组织强劲的抗张力,所以也容易发生疝。
    2023-08-02
  • 疝气有药物治疗吗(视频)

    疝气有药物治疗吗
    疝气在医学中称为疝,根据中华医学会标准,权威、官方的解读,手术是治疗疝的唯一方法,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疝。疝是指腹壁出现缺损,而脏器通过该缺损会在体表形成包块。仅通过服用药物无法使缺损愈合,或使掉落的脏器消失。部分疝的表现为站立时出现包块,平躺后包块消失,所以俗称为疝气。进而市面上出现部分药物的治疗方法,如消气丸等,但此类药物不能促进缺损愈合,也不能使掉落的脏器消失。所以疝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是治疗疝的唯一方法。
    2023-08-02
  • 女宝疝气的症状怎样缓解(视频)

    女宝疝气的症状怎样缓解
    女童虽发生疝气的几率较低,但亦会发生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就会发现大腿根部鼓起小鼓包。此时可让女童先平卧位,尽量别哭闹,处于安静状态,用手摁小鼓包,尽量将小鼓包揉回到腹腔里。若小鼓包有局部的卡压,鼓励女童尽量安静吸气,将腿稍蜷起,用手慢慢将小鼓包揉回去。多数情况下均能顺利将小鼓包揉回腹腔,此时由于疝气卡压带来的疼痛、肿胀的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此外亦有严重的情况,如疝较大或卡的较紧,不能够还纳回去,此时不要再去等待或使用暴力尝试,建议带女童到医院的外科急诊,由医生进行手法还纳。若还不能还纳,可能就需进行急诊手术,进行疝修补,解除疝环对腹腔脏器造成的卡压,解除嵌顿造成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2023-08-02
  • 1个多月的宝宝疝气怎么办(视频)

    1个多月的宝宝疝气怎么办
    1个多月的宝宝发生疝气,治疗方式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不同,主要情况如下:1、1个多月的宝宝发生疝气,通常可以在家里观察、护理。如果宝宝在安静状态下疝气可回位,仅在哭闹时出现,可以在安静后自行回位,或家长可用手推回,基本属于可复性疝气,一般不需要特殊护理,也不需要应用脐疝带进行绑扎;2、如果疝气包块在安静时无法回位,且质地较硬,甚至宝宝出现频繁呕吐或局部皮肤颜色青紫等表现,一般要尽快到医院小儿外科就诊,医生可以通过手法让宝宝卡住的疝气复位。如果复位后持续观察宝宝疝气,没有发生嵌顿情况,可以在6个月后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在6个月内宝宝疝气经常嵌顿,需要尽早手术治疗,一旦宝宝疝气嵌顿后引起肠坏死,属于较为危险的情况。
    2023-08-02
  • 大人疝气掉下来回不去怎么办(视频)

    大人疝气掉下来回不去怎么办
    如果成人的疝掉入阴囊内,或者脱出后无法回纳,首先要判断是难复疝,还是嵌顿疝,根据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具体如下:1、难复疝:患者应该到医院寻求医生安排手术,可能无需急诊手术。通常难复性疝主要是由于病史过长,疝出的内容物和疝囊形成粘连,当患者站立位时疝出明显,但平躺以后无法完全回到腹腔里。通常是长期慢性的发展过程,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并且疝包触及的张力不高;2、嵌顿疝:如果疝受到卡压而无法还纳,患者疼痛明显,需要紧急还纳。如果无法还纳,需要及时进行手术,避免延误治疗。否则的脏器被嵌顿超过一定的时间,可以发生坏死和穿孔,甚至出现生命危险。通常嵌顿疝主要是由于疝出的内容物,受到疝环的卡压。患者有明显的疼痛,而且触摸疝包的张力较大。甚至掉入阴囊里的嵌顿疝,可能透过阴囊的皮肤,看到肠型的蠕动。
    2023-08-02
  •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完整步骤是什么(视频)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完整步骤是什么
    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完整步骤,主要如下:1、首先给患者进行麻醉,麻醉以后在脐部取1cm的小切口,用以放置腹腔镜器械,再取2个5mm的小切口;2、在放置腹腔镜器械之前,要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才能使腹壁撑起,形成有效空间,能够用腹腔镜看清腹腔内脏;3、随即进入1cm的腹腔镜,探查腹股沟疝的大小,检查是单侧还是双侧腹股沟疝。一旦发现双侧腹股沟疝,即双侧要同时进行修补;4、确定腹股沟疝的位置之后,再打开腹膜,游离出腹膜瓣,将疝出的疝囊向回剥离;5、腹股沟疝需要将疝囊与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拨开,将疝内容物还纳回腹腔;6、充分游离腹膜前的间隙,包括直疝区域、斜疝区域、股疝区域;7、将10×15cm左右的网片即补片,放在腹膜前固定好。随后将游离开的腹膜瓣进行关闭,表示手术完成。
    2023-08-02
  • 脑梗引发脑疝有救吗(视频)

    脑梗引发脑疝有救吗
    脑梗引发的脑疝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治疗及时、有效,大部分患者有救,要根据脑疝的不同类型。脑疝是脑组织肿胀,见于重症脑梗死、大面积脑梗,组织肿胀会压迫、挤压、移位。脑疝根据不同部位分为多种,包括大脑镰下疝、颞叶沟回疝、枕骨大孔疝。只有枕骨大孔疝,即脑干部位一直压迫到生命中枢,比较严重,造成患者呼吸、心跳的中枢受到挤压,而呼吸、心跳骤停。如果是大面积脑梗出现大脑镰下疝,或颞叶沟回疝,早期发现脑组织移位,患者得到及时的手术减压,或强化的内科脱水治疗,脑水肿会得到有效缓解,生命也会得到挽救。只有较严重的,或延误未被发现的枕骨大孔疝才会危及到生命,但随着社会医疗条件和技术发展,这种情况相对减少。
    2023-08-02
  • 肚脐疝气的症状和治疗(视频)

    肚脐疝气的症状和治疗
    肚脐疝气的症状与治疗,主要如下:1、症状:肚脐疝气通常表现为肚脐鼓包,初期的鼓包较小,随着时间延长,疝会逐渐增大,也会明显向前突出,形成小的包块。当脐环明显增大,腹腔里的肠管疝会突出,即出现鼓包。早期脐疝通常是可复性包块,当患者站立、行走或者腹部用力、腹部高压时,包块会突出明显。在晚上休息、睡眠之后,腹部包块又会回纳到腹腔。但是随着时间延长,患者也可能会出现难复性疝。即患者躺下之后疝无法回纳到腹腔,并且还可能出现嵌顿的情况;2、治疗:脐疝的有效方法即进行手术,其他的保守方法通常都没有明确效果。比如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另外佩戴腹带,通常只能起到局部的临时托衬作用,暂时减少患者坠胀的感觉,但是不能在根本上治疗疝气,通常只有手术的方法,才能将脐部的缺损进行缝合。
    2023-08-02
  • 小脑蚓部下疝什么意思(视频)

    小脑蚓部下疝什么意思
    小脑蚓部下疝指小脑蚓部,尤其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疝入上颈椎管内,通常是由于脑部占位性病变引起,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先天性原因:由于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影响脑脊液循环流动,从而引起脊髓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空洞,使患者出现相应节段的痛觉、温度觉障碍,甚至肌肉萎缩、爪形手等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日趋加重。在诊断明确后,医生可通过手术切除患者的小脑扁桃体,并进行硬脊膜的扩大修补以及寰枕畸形减压,患者的症状即可得到明显改善;2、后天性原因:通常是由于小脑以及后颅窝部位存在占位性病变,导致小脑扁桃体进行性受压而从枕骨大孔疝出,或由于存在幕上的严重性病变,在出现小脑幕切迹疝后仍未得到及时治疗,进一步加重而引起小脑蚓部下疝,即小脑扁桃体的枕骨大孔疝。上述情况较为危急,在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发生后,患者常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而危及生命。
    2023-08-02
  • 脑疝形成的主要原因(视频)

    脑疝形成的主要原因
    脑疝是由于脑组织移位,导致脑干受压的严重神经系统危重症。所以引起脑组织移位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由于外伤引起,比如出血、血肿压迫或者脑水肿,压迫造成脑组织移位。此外,还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比如肿瘤或者颅内血管性疾病破裂出血,引起出血的血肿压迫,导致脑疝发生。所以此种脑疝的原因,均需要尽快去除,若未尽快采取急救措施,病人有生命危险。脑疝均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变,比如清除血肿、切除肿瘤,或者通过去骨瓣减压,又称为外减压,去除骨瓣形成骨窗,使肿胀的脑组织膨出到颅骨外,达到缓解颅内压力的情况。此外部分药物治疗,控制颅压,降颅压的治疗,或者通过体位、体温等综合的治疗方式,均可以达到控制颅压的目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