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脑下疝手术的后遗症(视频)

    小脑下疝手术的后遗症
    小脑下疝其实分为不同的情况,具体如下:1、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如果是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患者常常有危及生命的风险,即使进行了手术治疗,也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遗留昏迷这种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甚至需要安装临时或者永久性的心脏起搏器治疗,后遗症比较多而广泛;2、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常常引起患者的脊髓空洞症,通过手术治疗切除一部分小脑扁桃体,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十分有帮助。手术之后可能会造成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甚至眩晕、头晕,和平衡障碍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这些情况可能和脑部后组织神经的神经核受损害,或者小脑本身受损害,以及小脑的供血动脉,特别是小脑后下动脉,发生了严重的血管痉挛和损害等因素有关,有时还会发生一些局部的积液和脑脊液的感染,术后会有长期的发热或者脑膜炎的情况。有些严重的患者还可以在炎症和血型刺激的基础上,形成粘连性蛛网膜炎,从而造成一些后遗症的情况。
    2023-08-02
  • 腹壁疝微创手术后饮食(视频)

    腹壁疝微创手术后饮食
    腹壁疝微创术后饮食如下: 1、术后6-12个小时左右可以开始进食,进食跟其它腹部手术一样,从流质饮食开始,少量流质饮食,少量多次,如果进食后没有出现腹胀、腹疼等不适表现,就慢慢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进而再过渡到软食,最终再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2、尽量在术后要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煎炸食品、腌制食品尽量不要食用; 3、尽量少吃容易产气的食物,等胃肠功能彻底恢复后再适当食用,产气的食物,比如有豆浆、牛奶术后早期时尽量少食用。
    2023-08-02
  • 直肠脱垂会自己治愈吗(视频)

    直肠脱垂会自己治愈吗
    直肠脱垂有很多学说,滑动疝学说、肛门松弛学说等。如果成人直肠脱垂,即脱肛出现以后,无论是通过锻炼或者是通过其它方法,能够自愈的机会几乎没有。因为长期脱垂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极度松弛,有时候可以伸进一个拳头,对于上述情况下的肛门脱垂,自愈的机会几乎丧失。 只有一种情况下可能自愈,即小儿直肠脱垂。因为小儿盆底肌肉和肛门周围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力量的增加、发育更好,脱肛可能会得到缓解。而如果无法缓解,一般在5-6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比如在肛周或者特殊会阴穴位注射神经营养药物,有可能可以逐渐恢复。但是成年人一旦出现脱肛以后再进行任何保守治疗均无效。
    2023-08-02
  • 直肠脱垂是因为括约肌松弛了吗(视频)

    直肠脱垂是因为括约肌松弛了吗
    直肠脱垂有很多种发病学说,包括滑动疝学说、肛门松弛学说等。但是一般不是因为肛门松弛而导致的直肠脱垂。大部分肛门松弛是因为长期直肠反复脱出,对肛门括约肌存在反复牵拉,最终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是因和果的问题,脱出不是因为松弛导致,但是脱出时间长以后一定会发生松弛。 而且最终无论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后对松弛肛门括约肌一定要进行处理,包括各种方法,如紧缩术、楔形切除括约肌折叠缝合、肛门内外括约肌之间埋线治疗等。松弛不是脱肛的唯一病因,但是治疗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干预和处理。
    2023-08-02
  • 小儿硬膜下出血手术指征(视频)

    小儿硬膜下出血手术指征
    对出血量较少,无进行性意识恶化,血肿厚度小于10mm,中线移位小于5mm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可暂时行非手术治疗,动态观察;若出血增加,需要手术治疗,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颅内压增高:急性者表现为意识障碍加深、生命体征变化突出,同时较早会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征象。亚急性者则往往表现为头痛、呕吐加剧、躁动不安及意识进行性恶化,至脑疝形成时即转入昏迷状态; 2、局灶性体征:伤后早期可以脑挫裂伤累及某些脑功能区,伤后即有相应的体征,如偏瘫、失语、癫痫等。若是在观察过程中有新的体征发现,多系伤后早期所没有的或是原有的阳性体征明显加重者,均应考虑颅内继发出血的可能。 小儿硬膜下出血的手术多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或去骨瓣减压术。硬膜下血肿量>30ml、幕上超过60ml是绝对的适应症。颞部血肿量>20ml、血肿厚度>10mm或者中线移位>5mm需要手术。硬膜下血肿血液可渗透至蛛网膜,出血量会存在偏差,故有时可以依据临床症状来进行评估是否手术。
    2023-08-02
  • 引起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原因(视频)

    引起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原因
    引起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类型的颅脑损伤,包括打击伤、车祸伤、坠落伤、跌伤等。脑部受到直接暴力损伤之后常会造成颅骨骨折,特别是颞部的颅骨骨折。由于颞部的颅骨比较薄,一旦发生骨折之后常会有骨折碎片刺伤深部的脑膜中动脉,或者脑膜中动脉的分支,从而形成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这种血肿一般进展比较快,患者可能会很快出现昏迷,甚至出现脑疝的状态。如果及时清除血肿,有望获得基本恢复,大部分患者甚至可以恢复到完全的生活自理,乃至工作的状态。另外一些急性硬脑膜外血肿进展没有那么快,主要是由于颅骨骨折之后,颅骨板障的静脉渗血,或者临近静脉窦的颅骨骨折,使静脉窦撕破造成出血。这种出血由于静脉的压力相对比较低,所以出血的进展一般并不快,可能会比动脉出血进展的相对慢一些。由此可见,急性硬脑膜外血肿,主要是各种类型的颅脑损伤所造成,如骨折碎片刺伤脑膜中动脉,或者脑膜中动脉分支,或者由于颅骨骨折使静脉窦撕裂,以及颅骨板障渗血造成。偶尔还可以见到,颅骨骨折碎片刺伤皮层的脑组织血管,造成硬膜外血肿的情况。
    2023-08-02
  • 肛门切除的危害(视频)

    肛门切除的危害
    肛门切除之后,大便必须改道。一般在腹部做肠子造口,大便从腹部造口出来。腹部造口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造口脱垂、狭窄、回缩、造口旁皮炎、造口旁疝等各种问题。有些并发症出现很容易解决,有些并发症出现很有可能还需要再做一次手术来纠正。 实际上还有更加重要的问题,即心理问题,能不能接受大便从肚子上出来。有些人可能会产生心理疾病,甚至会造成极端后果。
    2023-08-02
  • 肚子腹水有什么症状(视频)

    肚子腹水有什么症状
    肚子腹水常见原因为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及肿瘤腹腔内转移。腹水患者除原发病的症状以外,亦可表现为腹胀、轻度腹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少量腹水症状常不明显,大量腹水可引起呼吸困难、少尿,还可能引起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大量腹水患者可有脐疝、腰围增大、体重增加、下肢浮肿、行动不便。长期大量腹水可导致病人电解质紊乱。若腹水是腹膜炎引起,则会出现腹部压痛,严重者会出现休克;若为结核性腹膜炎引起,腹水常伴低热、盗汗;若患者合并肠结核,可出现肠梗阻、肠穿孔。 部分患者因诊断不明确做剖腹探查后,缝合的腹部切口长期不愈合,可导致长期流脓、渗液。所以在不能明确患者是否为结核性腹膜炎导致的腹水时,不要轻易进行剖腹探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023-08-02
  • 股疝和腹股沟疝鉴别(视频)

    股疝和腹股沟疝鉴别
    腹股沟疝包括斜疝、直疝和股疝,区别较大,具体如下: 1、发病年龄:斜疝主要出现在儿童和青壮年,直疝出现在老年人,直疝主要因为腹壁薄弱引起,股疝更多出现在40岁以上女性; 2、脱出部位:斜疝经腹股沟管,从外向内脱出,直疝由耻骨边缘靠近中心位置脱出,股疝出现在大腿根部; 3、男性患者是否进入阴囊。疝气落至阴囊多为斜疝,直疝绝大多数不掉至阴囊,股疝不可能掉到阴囊内; 4、外形:斜疝是椭圆形或梨形状,直疝是半球形,基底较宽,股疝半球形; 5、压迫腹股沟韧带上方中点位置,即内环口,斜疝脱不出,直疝和股疝还可继续脱出; 6、斜疝容易嵌顿,直疝不太嵌顿,股疝最易嵌顿。
    2023-08-02
  • 股疝的位置(视频)

    股疝的位置
    腹股沟疝包括直疝、斜疝和股疝。腹股沟区域位于下腹壁和大腿之间,绝大多数疝气都发生在此区域,股疝完全在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以下。腹股沟直疝和斜疝在腹股沟韧带以上,腹壁下动脉与腹股沟韧带垂直,内侧是直疝,外侧是斜疝,腹股沟疝95%以上为斜疝。 股疝主要出现在女性患者,如果在大腿根部摸到半球形包块,有时会出现嵌顿、剧烈疼痛,多数考虑股疝,位于股环位置,即股动脉、股静脉从盆腔发出至大腿位置,疝气周围可以摸到股动脉搏动,此为鉴别点。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