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道下裂手术检查项目(视频)

    尿道下裂手术检查项目
    尿道下裂手术检查包括常规术前检查、尿道下裂伴发畸形检查、尿道下裂鉴别诊断检查。常规术前检查包括检查基础疾病、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情况,有无传播性疾病等。伴发畸形检查具体如下: 1、如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隐睾、阴茎阴囊转位,需行泌尿系B超检查评估疝囊或睾丸情况; 2、伴发心脏畸形,需行心脏超声检查; 3、伴发胸壁畸形,需行胸片检查,如胸壁存在明显畸形,需行CT检查。 尿道下裂鉴别诊断主要与性别、发育异常鉴别。可通过基因检查、染色体检查、内分泌检查、性腺探查进行鉴别。
    2023-08-02
  • 尿道下裂怎么回事(视频)

    尿道下裂怎么回事
    尿道下裂是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性缺陷,是尿道在阴茎下方开口,伴或不伴有腹侧阴茎弯曲,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尿道口开口异位,可能伴有阴茎下弯和包皮外观异常,类似头巾样,少数患者可能还患有其它畸形,如斜疝、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无肛,30%左右还有先天性心脏病。 尿道下裂的外科治疗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且棘手的问题,术式有300多种,说明手术有难度,存在复杂性和挑战性,但做完手术以后效果较好,没有并发症,对生活和将来的生育没有影响。
    2023-08-02
  • 先天性甲低婴儿表现(视频)

    先天性甲低婴儿表现
    先天性甲低的婴儿多数出生时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微。可疑的线索通常是孕期时感胎动少,或者过期产儿、巨大儿、黄疸较重、消退延迟。部分婴儿会出现嗜睡、少哭、哭声低弱、吸吮能力差、皮肤花纹、面部臃肿、前后囟大、舌头宽大而厚、便秘、腹胀、脐疝等临床表现,先天性甲低的临床表现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所以要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早期确诊先天性甲低。 婴儿先天性甲低,如果不经过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比较晚,就会出现智力落后、体格发育落后,通常说的呆小症就是先天性甲低不治疗的不良后果。患儿常会有严重的身材矮小,会有特殊面容,比如眼距宽、鼻梁塌、唇厚、舌大、面色苍黄、皮肤粗糙、反应迟钝、便秘以及心功能、消化功能低下、贫血等表现。
    2023-08-02
  • 做完疝气手术后还是会有鼓出来什么原因(视频)

    做完疝气手术后还是会有鼓出来什么原因
    疝气手术后鼓出的原因有以下两种情况: 1、局部肿胀:最常见原因是疝气术后出现局部水肿或血肿,导致原来疝气突出部位或阴囊仍呈肿胀状态。此类情况通常随着患者术后的恢复,水肿会逐步消退,血肿也可以缓慢吸收,突出的包块也会缓慢缩小,一般经过1-4周可恢复正常; 2、疝气复发:疝气术后有2%左右的复发率,是否属于疝气复发,需要通过医生查体和B超检查才能确定。
    2023-08-02
  • 小儿出现疝气怎么办(视频)

    小儿出现疝气怎么办
    当家长怀疑儿童出现疝气时,首先应该带儿童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检查和诊断明确是否存在疝气,同时检查是否合并隐睾等相关疾病。如果确诊疝气,需要注意警惕疝气嵌顿。疝气嵌顿是指腹腔内肠管或其它器官掉到疝气内部且被卡住,不能自行返回腹腔。 如果出现疝气嵌顿,患儿可能出现疼痛、哭吵、呕吐等不适,嵌顿时间较长甚至可以导致肠坏死、睾丸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023-08-02
  • 新生儿疝气能自愈吗(视频)

    新生儿疝气能自愈吗
    新生儿疝气存在自愈可能性,特别是脐疝,自愈可能性相对较大。主要是因为脐部受到腹腔的压力小,在婴儿腹壁发育过程中,大部分脐疝可以缓慢自行愈合,恢复正常。对于超过2岁仍未愈合的脐疝患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腹股沟斜疝同样存在自愈可能,只是因为腹股沟区所承受的腹腔压力大,且位于低处,腹腔内脏器或积液容易进入疝气内部,因此自愈机会相对脐疝较小,超过1岁的小儿自愈可能性更小。
    2023-08-02
  • 小脑下疝时能活多久(视频)

    小脑下疝时能活多久
    疝气可以发生在人体所有地方,也可以发生在脑内。如果小脑疝向下到枕骨大孔则形成小脑下疝,小脑下疝患者生存时间要根据急慢性以及处理是否适当判断,具体情况如下:1、慢性小脑下疝:见于小脑扁桃体下疝,最常见的是颅底畸形,比如后颅窝过小或者枕骨孔过大,小脑扁桃体渗到枕骨大孔压迫前方的延髓和脊髓,病人可能会出现头痛、转头困难。早期不影响病人生命,但需要做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枕骨大孔打开,切除小脑扁桃体,解除压迫,患者可以长期存活;2、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脑部出血使后颅压力过高,将小脑向下压至脊髓中,脊髓上方的延髓控制人体的呼吸和心跳。当受压厉害时,患者可能出现突然呼吸、心跳骤停,短期内死亡。所以如果是急性发作,医生要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
    2023-08-02
  • 做了疝气手术多久可以同房(视频)

    做了疝气手术多久可以同房
    做完疝气手术,一般2周后一切正常就可以同房。在疝气手术早期,我们不建议患者做剧烈运动,包括同房或者健身,因为早期切口愈合的关键时期。疝修补手术不管是开刀手术,还是腹腔镜手术,切口在术后1周左右才能愈合。因此我们建议患者,术后2周如果感觉良好,切口没有明显疼痛,没有感染和渗液就可以同房。疝修补手术,一般称为无张力疝修补,它不仅是局部缝合,还会在缝合的基础上放置补片,这个补片将和我们身体的瘢痕结合,进一步加强腹股沟区域的薄弱区。因此疝修补手术后,早期我们不建议患者过度运动,早期补片没有和我们的组织完好地结合,过度运动有可能造成补片移位,影响患者术后疝修补的效果。因此我们建议患者术后2周,一切恢复正常,可以同房,可以进行日常的活动或者慢跑,但剧烈体力活动或者健身,建议术后2个月再进行。
    2023-08-02
  • 大脑镰下疝的症状是什么(视频)

    大脑镰下疝的症状是什么
    大脑镰下疝指大脑镰一侧脑组织移位到对侧,常见类型以及症状如下:1、急性大脑镰下疝:因为发病较急,通常是一侧压力比较高,把脑组织压迫转移到对侧,病人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尤其是意识下降,甚至昏迷,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2、慢性大脑镰下疝:慢性硬膜下血肿、增长缓慢的肿瘤均可能会形成慢性大脑镰下疝,因为疾病发生和发展速度较慢,病人可能并没有临床症状,大脑镰下疝本身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引起大脑镰下疝的疾病可能会有一定临床表现。如果是因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所引起,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侧肢体活动和反应降低,也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如果是因为颅内的肿瘤所引起,可能会引起癫痫、恶心、呕吐、视觉和听觉障碍等,作为并发症状出现。
    2023-08-02
  • 脑疝的主要护理措施(视频)

    脑疝的主要护理措施
    脑疝是神经外科比较严重的疾病,主要指脑组织从原发部位,由于压力梯度移位到其它部位。脑疝发生以除治疗之外,护理也很重要,需要包括各个系统,常见护理如下:1、呼吸系统护理:脑疝发生后,病人可能昏迷,不会咳嗽、咳痰,需要进行定期拍背、吸痰;2、褥疮护理:脑疝发生以后,病人通常会长期卧床,甚至是昏迷,无法自行翻身、疼痛,需要每半小时给病人翻身,防止长时间睡觉压迫臀部、足跟,形成褥疮;3、泌尿系统护理:脑疝病人长期昏迷需要放置导尿管,需要对尿道口进行常规会阴护理,防止或者减少尿路感染发生;4、消化系统护理:病人长期昏迷,无法进食、饮水,需要放置鼻饲胃管,经常冲洗鼻饲胃管,防止胃部堵塞,定时抽吸,防止胃肠道过多残留。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