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米

  • 产后阴道出血多长时间(视频)

    产后阴道出血多长时间
    阴道产后出血正常2-3个星期左右应该能干净,最长在产后42天左右也能干净。产后出血不像月经一样,一般出血量比较多,在产后的3-4天阴道出血量较多,慢慢转化成浆液性血性分泌物,可能持续10天左右,最后变为白色分泌物。一般正常的情况在产后2周左右这种恶露就应该干净。但纯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对卵巢抑制较强,雌激素水平较低,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要经过3个星期才能完全修复。胎盘剥离创面修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6个星期,所以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有可能会表现出间断的少量出血。 母乳喂养可以减少阴道出血,对卵巢抑制较强,雌激素水平很低,在内膜的修复上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有可能间断表现为少量出血。一般在42天复查的时候应该能够干净,如果依然有出血,在42天复查时除要做阴道检查了解生殖系统方面恢复情况外,同时也可能要做超声查看子宫内膜恢复情况。
    2023-08-02
  • 胎儿脐带绕颈能不能纠正过来(视频)

    胎儿脐带绕颈能不能纠正过来
    妊娠过程中脐带绕颈超声经常发现。因为在妊娠中期羊水相对较多,胎儿活动度较大,如果脐带足够长,胎儿就会绕来绕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绕在肢体上、躯干上或者颈部。超声影像可以在胎儿的颈部看到脐带血流,就可以诊断脐带绕颈。但是脐带缠绕在肢体上或躯干上,或者扭转或打结,超声影像就不容易判断清楚。脐带绕颈后脐带的长度超声也不会提供,孕妇有时看到脖子上有脐带就非常紧张。其实脖子上有没有脐带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是宝宝在宫内有没有缺氧。胎动异常是宝宝早期缺氧的表现,所以数好胎动非常关键。 不管脖子上有脐带还是没有脐带,胎动出现异常孕妇应及时就诊。孕妇对脐带绕颈没有任何纠正的办法,也没有办法通过体位去纠正。
    2023-08-02
  • 哺乳期应该如何避孕(视频)

    哺乳期应该如何避孕
    哺乳过程中如果在前6个月内,而且是纯母乳喂养,夜间宝宝也频繁由妈妈亲自哺乳,而且妈妈没有来月经,在这种条件之下避孕效果可以达到98%,但依然有2%怀孕的可能。在6个月后添加辅食或已经来月经,或已经不是纯母乳喂养添加辅食,在这种情况下须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措施最常用工具避孕,宫内环对于阴道分娩的满3个月后排除妊娠的可能,排除带环禁忌后可以带环,但是对剖宫产而言,要到6个月后排除妊娠,排除带环的禁忌症后可以上环。但是如果月经已经恢复,在月经干净3-7天,经过检查没有带环的禁忌症就可以带环。所以在哺乳过程中要做好避孕工作,尽量减少剖宫产后短时间怀孕或哺乳期意外怀孕。
    2023-08-02
  • 产后出血原因有哪些(视频)

    产后出血原因有哪些
    引起产后出血常见的四大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中最常见子宫收缩乏力,怀孕时双胎、胎儿巨大、羊水过多,即子宫撑得很大,会影响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本身子宫发育有问题,如果是单角子宫或双角子宫,或合并子宫肌瘤,就会影响到正常子宫收缩。如果有宫内感染,或产程中间出现发热,怀疑宫腔感染,也会增加产后宫缩乏力、出血。 另外,产程中如果孕妇比较紧张、休息不好、吃不好、产程过长,产程中就宫缩乏力,也会增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如果又有胎盘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产道损伤、宫颈裂伤、阴道侧切延裂、阴道黏膜的裂伤,会增加出血风险。本身又有凝血功能影响,如血小板低或血液病,这些导致大量出血,会影响子宫收缩乏力,所以四大原因间相互影响,也会增加子宫收缩乏力的风险。建议孕妇妊娠期控制体重增加,生产过程中注意休息、吃好,配合医生做好分娩过程中的体力保护,减少产程延长,降低产后出血风险。
    2023-08-02
  • 产后健身的最佳时间(视频)

    产后健身的最佳时间
    阴道分娩产后2-3天,如果产妇恢复较好可进行产后健身,可以做一些床上保健操,如仰卧起坐、床上高抬腿、或背肌训练、腹直肌训练。因为剖宫产术后有子宫切口,所以要进行产后的保健操锻炼,针对产后恢复情况,可以在产后7-10天或2周后,进行床上保健操活动,从而促进背肌、盆底肌和腹直肌正常活动。 产后42天经过复查,生殖系统已经恢复到正常,根据自己体力恢复,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散步、产后瑜伽、保健操。但应该适当的根据自己的体力的恢复情况,逐渐的去增加剧烈活动。因此,鼓励在产褥期尽快做可及、轻便、但是又能够帮助机体恢复的保健操和瑜伽。
    2023-08-02
  • 剖腹产后如何正确坐月子(视频)

    剖腹产后如何正确坐月子
    剖宫产坐月子和阴道分娩坐月子相同。中国人坐月子强调30天,但真正产后恢复称为产褥期,应该为6周。经过产褥期的修复才能使产后妈妈全身各个系统恢复到妊娠前状态。但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不同,因为有腹壁瘢痕,故产假就要比阴道分娩产假多出15天。阴道分娩月子期可以洗澡,但避免直接冷空气对着身体吹;剖宫产有腹壁伤口,所以在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可以擦浴。皮肤的瘢痕长好后,2个星期左右可以洗淋浴。因为产妇有一个瘢痕,子宫愈合、恢复,子宫高度的下降比阴道分娩时可能晚一些,所以鼓励剖宫产术后应该尽早适当活动,不要长期卧床。 在医院时鼓励剖宫产术后24小时之内,尽早坐起来活动,尤其是择期剖腹产,产妇起来活动有利于宫腔的积血及时排出,也有利于全身机体恢复。而且剖宫产产妇是血栓形成的高风险人群,所以更应该适当注意产后活动。恶露在阴道分娩时,一般正常是2周左右干净,剖腹产也应该是这样。剖腹产有子宫瘢痕存在,从皮肤愈合不能够了解子宫瘢痕的愈合情况,所以剖宫产术后如果出血时间长、量多。在42天的时候依然还有出血,应该及时去医院了解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更鼓励宝宝尽早纯母乳喂养,因为宝宝的吸吮有利于子宫收缩,可以减少子宫出血。故剖腹产坐月子其实和阴道分娩一样,无非是腹壁的瘢痕和子宫瘢痕的问题,在淋浴、观察出血方面,应该更加关注。
    2023-08-02
  • 剖腹产后什么时候能同房(视频)

    剖腹产后什么时候能同房
    剖腹产术后与阴道分娩产妇一样,进行常规产后42天复查。经过复查生殖系统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恶露已经干净,就可以恢复正常性生活。剖宫产没有经过阴道分娩,加上产后哺乳,雌激素水平较低,卵巢功能受到抑制,阴道黏膜较薄,没有阴道分娩的阴道能够充分扩张,所以在性生活时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贴,尽量避免阴道黏膜严重损伤。 但强调注意避孕,如果是纯母乳喂养没有来月经,夜间频繁哺乳有利于避孕,但依然有2%的怀孕可能性,所以要警惕。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建议至少在1年半以后考虑再怀孕,否则子宫瘢痕愈合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过早怀孕非常危险。
    2023-08-02
  • 剖腹产后肚子还是大怎么办(视频)

    剖腹产后肚子还是大怎么办
    剖腹产是宝宝从子宫里剖宫生产,子宫原来较大,胎儿出来后子宫肌纤维有缩复功能。当子宫在收缩的时候肌纤维变短,但是在松弛的时候肌纤维没有恢复到原来长度,而是变短,这样才能使子宫腔逐渐缩小,在产后42天经过子宫肌纤维缩复,子宫就能恢复到怀孕之前大小。但腹壁肌肉没有子宫的缩复功能,所以在妊娠期撑大的腹壁已经松弛、子宫缩小,肚子并没有在缩小。因此在妊娠期间要严格控制体重增长,这是一方面;另外剖腹产术后,产妇应根据自己体力恢复,做适当运动减少腹壁脂肪堆积。还可在产后佩戴腹带,不让多余脂肪堆积在腹壁;剖宫产术后2周左右还可根据体力恢复,做适当的床上保健活动,增强腹肌、背肌和盆底肌肉。例如做仰卧起坐增强腹壁肌肉,将腹部的脂肪转化为肌肉。 纯母乳喂养有利于减肥,因为83%的乳汁产生是孕期堆积在皮下的脂肪消耗供能,也就是只有17%是来自于每天食物的营养,所以纯母乳喂养有一定减肥作用。在喂养过程中间还是要均衡饮食,不要为了下奶而过多吃食物,导致营养过分,增加体重。所以孕期体重增加、产后哺乳、产后控制体重增加,均有利于腹壁的脂肪堆积减少,适当运动增强腹肌力量,也利于减少腹部脂肪。
    2023-08-02
  • 剖腹产后疤痕增生怎么办(视频)

    剖腹产后疤痕增生怎么办
    部分孕妇属于瘢痕体质,所以剖宫产术后皮肤瘢痕增宽、增厚,形成很大很硬的疤,即所谓的瘢痕体质。如果产妇知道自己是瘢痕体质,一种是在剖宫产术后最早1天内马上进行放射性照射,抑制皮肤过度增生,或外敷抑制皮肤过度增生的药物。如果错过最佳时期,已经长出瘢痕,可以到皮科或者整容科将瘢痕切除。切除后进行放射核照射,或通过外敷抑制皮肤过度增生贴,控制过度增生,改善瘢痕体质导致的剖腹产瘢痕愈合不良。
    2023-08-02
  • 正确喂奶的姿势(视频)

    正确喂奶的姿势
    正确喂奶姿势应强调妈妈选择舒适姿势。例如摇篮式喂奶,妈妈可以坐着,但是椅子应该有合适高度,身材较高的妈妈脚底下可以放一个脚凳子,但是膝盖不宜过高。在抱宝宝时,应该让宝宝的头在肘部,妈妈用手托住宝宝臀部,即一只胳膊可以把他抱住,但是宝宝应该紧贴并面对妈妈。宝宝的嘴巴应该对着妈妈乳房,鼻子应该对着妈妈乳头,后脑勺应该和脊柱成一条直线。妈妈的另一只手四指并拢,在乳房根部将乳房托起。拇指可以在乳房的上方触及宝宝口唇,在宝宝张大嘴,足够大的时候把乳头和乳晕的大部分放入口中。宝宝在正常含接的时候,应该看到下唇是充分外翻的,上唇上方乳晕那边露出的较多一些,舌头应该呈圆勺形,能够裹住妈妈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宝宝在吸奶的过程中,两个腮帮子应该不能出现凹陷,两颊还是圆的、饱满的,吸吮应该是非常慢而且有力,妈妈也能感觉到将吃奶劲都使出来。奶头不应该疼,如果发现奶头疼,就说明宝宝含接太浅,应该轻轻地按住宝宝的下颌让宝宝嘴巴张开,再把乳头和乳晕取出来重新含接。所以在喂奶的过程中间,妈妈应该感觉到体位非常舒适,不应该全身某一个部位出现过度紧张,宝宝在正确含接的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奶头疼痛,只有做到这样才说明宝宝吸吮和含接是正常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