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审

  • 心跳过快挂什么科(视频)

    心跳过快挂什么科
    心跳加快应该就诊于心脏科,心脏加快可能存在恶性疾病,包括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甚至是室速等严重心律失常,还有其它的器质性心脏病,包括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出现猝死。 若不属于心脏科的范畴,需要考虑到内分泌科就诊,最常见的甲亢可以引起心跳过快。此外,还有心理科,现在社会普遍感受到生活、工作压力大,通过自身调解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去找心理科医生,通过心理疏导或者服用药物把心情平复下来,缓解心跳过快。但是还是强调在就诊其它科之前,首先推荐去心脏科,排除潜在的恶性疾病。
    2023-08-01
  • 一直心跳快是什么原因(视频)

    一直心跳快是什么原因
    若患者感觉心跳一直很快,常见原因为外部因素,包括运动、情绪激动、天气太冷或太热都会导致心跳快,往往是生理反射,可通过解除诱因使心跳得到恢复。如果服用相关药物、浓咖啡、浓茶、巧克力,也会出现心跳快的感觉。 不管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导致的发热,心跳都会快,此时心跳快为人体正常应激反应,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内分泌方面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心跳加快,及时治疗甲亢,心跳快的症状会得到缓解。 最重要的还是心脏本身疾病,很多心脏病都会表现为心跳快,如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如果是心脏本身引起的心跳快,需要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及时治疗。
    2023-08-01
  • 心跳突然加快怎么缓解(视频)

    心跳突然加快怎么缓解
    心跳加快分成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即因紧张、运动、酒精、咖啡、熬夜等因素引起心跳突然加快,要将心情平复下来,如果出现过度紧张,可以深呼吸,慢慢使心情平复下来。如果是因为服用酒精、咖啡、药物因素,只需要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即可。 病理性因素,包括心脏病、内分泌疾病、贫血等,都会引起心跳加快。心跳加快最常见原因是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速、房速、房扑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动态心电图也无法明确,可能会进一步做侵入性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还无法明确,建议其佩戴家庭监测装置。所以,一旦出现心跳加快,还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1
  • 心跳重是什么原因(视频)

    心跳重是什么原因
    心跳重分为情绪性和器质性两种原因。部分患者突然感觉心跳很快、心跳重,可能因为情绪异常激动、过度劳累,或者服用其它兴奋性药物导致,有时候过度饮酒也会出现这种感觉。 心跳重更多的时候是见于某些疾病,包括早搏、房颤、高血压、心律失常,还有女性更年期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心跳加快。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很重,还是要找专科医生鉴别是否存在其它疾病,不能通过感觉来判断是否合并有心脏病。
    2023-08-01
  • 心脏猝死的急救方法有哪些(视频)

    心脏猝死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心脏猝死的急救方法,分为基础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基础的心肺复苏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主要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呼吸道里面有异物,要去除呼吸道异物,再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还要强调胸外心脏除颤仪的使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已经放置这样的设备。 高级心肺复苏是在前期基础心肺复苏有效或者无效的情况下,由专业医务人员介入,在专业的医疗单位进行的专业抢救,包括气管插管、呼吸机、ECMO、电复律、电除颤等。
    2023-08-03
  • 什么情况会猝死(视频)

    什么情况会猝死
    临床上猝死分为两种,即为心脏性猝死与非心脏性猝死。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猝死是心脏性猝死,分为两种,即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循环衰竭导致猝死,一般心脏性猝死有诱因,如果是冠心病患者,由于情绪突然非常激动、精神紧张、运动量过度、服药不规律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增加心脏猝死的风险。 如果家族直系亲属发生过猝死的先例,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合并先天遗传性心脏病,包括肥厚型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等,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是否合并此类潜在猝死的风险。
    2023-08-03
  • 心脏神经紊乱会猝死吗(视频)

    心脏神经紊乱会猝死吗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以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神经症的特殊表现,普通不会引起猝死,常见于没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可能是因为过度的焦虑或者紧张刺激所引起,尤其见于女性患者,或在更年期阶段内分泌非常不稳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心脏神经的功能紊乱。同时有些高脂的患者可能自己去搜索相关症状时,在获得知识基础上内心得到暗示,发作的情况下可能会描述出非常典型的心脏病表现,会干扰临床判断是神经官能症还是本身为严重的心脏病。 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会反复发作,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医生会通过进一步检查,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CT、心脏造影,排除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