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成

  • 黄疸是什么(视频)

    黄疸是什么
    黄疸是指一类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和黏膜发黄的黄染性疾病。新生儿黄疸和成人黄疸有很大差别,成人黄疸常会有溶血、肝炎、胆管阻塞性等改变,一般分为肝性、肝前性和肝后性黄疸等。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母乳喂养不足,也可能存在溶血、感染、其它肝肠循环增加或者部分遗传代谢问题,导致黄疸性疾病。成人黄疸血总胆红素超过2mg/dl,即34μmol/L可以诊断为黄疸,60%-80%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因此数值会较高。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只要新生儿皮肤、巩膜有明显黄染,可以判断是黄疸。具体数值以及属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需要进一步检测。
    2023-08-02
  •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视频)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主要通过数值的不同进行区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指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上升幅度不快,10-14天左右消退,部分早产儿可以到生后3-4周,都属于生理性黄疸,数值相对也在安全范围。 相反超过正常数值可能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生后第一天出现明显皮肤和巩膜黄染,上升幅度较快,一天超过5mg/dl,不同新生儿会有不同数值,按照日龄甚至每个小时的改变,生后24小时以内超过6mg/dl,48小时超过9mg/dl,72小时超过12.9mg/dl,一般会称之为病理性黄疸。黄疸消退延迟,比如生后2-3周没有消退,也会考虑病理性黄疸。总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差别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正常,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 2、生理性黄疸上升幅度不快,病理性黄疸上升幅度比较快,幅度比较大; 3、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正常,而病理性黄疸一般消退时间延迟; 4、黄疸程度相对比较重,大于一定范围是病理性黄疸,在一定范围以内是生理性黄疸。
    2023-08-02
  • 新生儿维生素D什么时候吃(视频)

    新生儿维生素D什么时候吃
    新生儿维生素D补充,在中国新生儿营养指南有明确规定。 肠内营养中,正常母乳包括配方奶都有一定维生素D,包括D2和D3,但是含量相对不足,需要额外维生素D3加以补充。维生素D作用是调节胃肠道对钙和磷吸收,促进骨质矿化,增加骨质密度和硬度,是生长发育的必需物质。 现在孩子户内活动较多,户外活动相对较少,不能经过充分光照将皮肤中胆骨化醇转变成能够帮助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需要额外从食物当中加以补充。所以临床推荐生后2周开始,足月儿每天补充一定量维生素D。
    2023-08-02
  • 新生儿能吃益生菌吗(视频)

    新生儿能吃益生菌吗
    新生儿能否吃益生菌是很多家长都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专家意见更加倾向于宝宝接受益生菌口服。宝宝吃益生菌大多数人认为比较有好处,可以很好的帮助肠道菌群建立,建立有益无害的正常肠道菌群。降低便秘发生,减少宝宝腹泻,刺激肠道淋巴组织,减少湿疹、肠道过敏类疾病发生。 宝宝建立正常菌群以后可以及时氧化肠道胆红素、降低病理性黄疸发生概率,对调节作用都有好处。总之,新生儿服用益生菌利大于弊。有部分专家认为部分益生菌可能会导致腹泻、致病侵袭,但是相对概率比较低,可以考虑接受。
    2023-08-02
  • 新生婴儿吐奶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婴儿吐奶怎么回事
    新生儿吐奶称之为新生儿溢乳,是新生儿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新生儿吐奶可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具体如下: 1、要看新生儿喂养和成长的情况,利用新生儿生长的曲线,看不同日龄新生儿是否在正常生长曲线范围,大概平均每天增长30-40g。如果增长过多,反复出现吐奶,可能证明喂养量过多,比较多见于两周以后的新生儿; 2、其它情况出现吐奶也较多,因为新生儿贲门相对较松,吃奶时会吞咽大量空气,一次大量补喂后胃会有明显扩张,同时吞咽很多空气,胃扩张会比较严重,胃肌肉猛烈收缩以后会出现吐奶; 3、吐奶情况见于外科问题,如幽门狭窄、幽门环形肌肥厚,都会出现新生儿反复吐奶,需要去医院做胃部B超,必要时可以做腹腔镜手术,把环形肌切开,纠正吐奶现象。
    2023-08-02
  • 脐带掉了多久可以碰水(视频)

    脐带掉了多久可以碰水
    新生儿脐带脱落以后,理论上立刻就可以让脐带残端接触水。但刚脱落1-2天,可能局部还会有渗液,一般推荐用75%酒精消毒2-3天,待局部自行干燥,可以不用单独处理。 如果脐带里面还有渗脓,或是有液体往外冒出,这时要考虑是不是脐带和小肠之间存在瘘管,叫脐肠瘘,或者跟膀胱之间有瘘管,叫脐尿管瘘,需要家长加以注意,这时也并不是很容易感染。如果有反复渗漏,考虑带患儿去有新生儿外科医院进一步做外科处理。
    2023-08-02
  • 婴儿发烧38度呼吸29次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发烧38度呼吸29次怎么回事
    新生儿发热38℃、呼吸29次/分,说明已经有感染,只是不知道感染灶在哪里。常见感染灶新生儿第一个考虑脐带,脐带是否有很好消毒,有没有进行充分处理,有没有脱落。要考虑最近有没有感冒,有没有得肺炎,因为要排除肺部问题。新生儿只要烧,要认为还是有一定抵抗力,还没有特别严重。其它感染部位常见肠道感染,新生儿如果一直吃母乳,不太容易有肠道感染,包括加用益生菌很少会有肠道感染,比较少见。但是新生儿可能会发生尿路感染,屁股局部护理不到位,特别是女宝宝,不能排除尿路感染。其它比如传染病的流行期,特别是甲流,虽然在新生儿发病比较少,也需要加以警惕。
    2023-08-02
  • 新生儿湿疹如何处理(视频)

    新生儿湿疹如何处理
    新生儿湿疹首先要分析湿疹的原因。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出现新生儿湿疹,这是喂养不耐受问题,可适当调整妈妈饮食,八大类引起过敏的食物尽可能不要接触,最好能找到过敏原。母乳最好不要碰到宝宝的脸部,面部接触到母乳里面的蛋白,也会引起局部过敏,从而导致局部湿疹,出现块状的和片状。奶粉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现湿疹的要多,这个主要是肠道蛋白的过敏。这种蛋白的过敏会表现在面部、颊部、眉毛,还有耳后的这种局部的丘疹、有红点,还会伴有渗出,有的面颊部渗出以后还会造成皮肤损害,因此需要局部进行治疗。如果湿疹较厉害,建议适当地应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比如尤卓尔软膏进行涂抹,减轻湿疹症状;如果相对较轻,可以用些中成药的制剂在局部治疗;另外还要寻找蛋白过敏的原因,如果过敏很厉害,可以换用部分水解的和全方水解的奶粉,加用益生菌,增强肠道抗原刺激,增强母乳和配方奶耐受情况,均有助于减少湿疹的发生。
    2023-08-02
  • 新生儿湿疹应该怎么处理(视频)

    新生儿湿疹应该怎么处理
    新生儿湿疹是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以及两者混合喂养经常出现的合并症状。湿疹是过敏性皮肤病,主要对原因和发病机理进行治疗,是因为婴儿对牛奶蛋白或者母乳中某些成分蛋白过敏,通过胃肠道进行吸收以后,在身体里循环出现免疫成分导致,因此治疗需要进行减敏,比如加用益生菌。如果是奶粉喂养,加用部分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局部进行消毒,保证局部皮肤没有感染,局部可以抹用比如肤乐霜、皮肤康洗液、氧化锌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如果湿疹比较严重,局部可以用带有激素,比如氢化可的松、艾洛松等乳膏进行局部处理。但是带有糖皮质激素类的乳膏不要使用太久,消退以后及时进行撤药,部分中药制剂可以较长时间应用。
    2023-08-02
  • 新生儿长痱子怎么护理(视频)

    新生儿长痱子怎么护理
    长痱子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损害性疾病,痱子分为带水泡和不带水泡两种,需对因或者对症进行处理。新生儿长痱子主要是因为太热,局部通风和皮肤腺管出现不通畅,导致局部丘疹产生。处理时首先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进行消毒处理,用比如氧化锌、肤乐霜或者抗过敏洗剂,如皮肤康洗液等减轻过敏症状的中药制剂或是西药制剂进行处置,会很好达到效果。老百姓一般会用爽身粉、宝宝金水等,可散热和通气,上述物品中有薄荷类利于发散的中药制剂,对宝宝皮肤护理有效。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