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成

  • 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b链球菌感染怎么办
    B链球菌感染是新生儿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感染,在国外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细菌之一,近年来B链球菌感染在我国发达地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母亲若患有阴道或直肠等部位B链球菌感染,新生儿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导致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新生儿出生后可首先预防性的口服抗生素,并及时复查新生儿血感染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一旦确诊需及时入院治疗。
    2023-07-30
  • 川崎病属于重大疾病吗(视频)

    川崎病属于重大疾病吗
    川崎病是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炎症,是日本人发现后以其名字命名,主要表现为抗生素治疗5天以内发热不退、间质性水肿、血管炎症,可以累及大血管,特别累及到心脏冠状动脉,容易引起冠状动脉改变。因此从损害角度看,防治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如冠状动脉血管瘤是关键。如果一旦发生冠状血管严重病变和冠脉瘤,属于严重改变。宝宝以后上体育课、长大以后对健康考量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积极重视。川崎病早期除积极降温治疗,还可能需要用大剂量丙球,关键治疗措施是防治冠脉瘤等心脏方面影响。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要照多久(视频)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要照多久
    新生儿黄疸需要光疗都是指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数值相对较高,平均数值超过280μmol/L。根据不同血中总胆红素数值,会给不同时长和不同功率的蓝光治疗。新生儿蓝光主要是指蓝颜色波长420-470nm波长的光波,强度分为中等和偏强两类。 如果新生儿黄疸不是特别严重,280-400μmol/L左右,一般中等强度光疗就可以。如果胆红素数值比较高,接近换血标准考虑进行强光疗,时间一般是40-60个小时,是一个充足的疗程。血中数值能够下降到130μmol/L左右,反跳率会比较低。
    2023-08-02
  • 溶血性黄疸不能吃什么(视频)

    溶血性黄疸不能吃什么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和妈妈饮食并没有特别关系。如果是ABO溶血性黄疸,宝宝需要住院治疗,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一般并不主张妈妈特别忌口。但是从中医角度,不太主张妈妈吃湿气特别重食物比如桃,也不太主张喝太多汤、尤其是高脂肪汤,脂肪成分会增加以后可能会导致宝宝胆红素过高,会向脑部转运。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病因主要是妈妈为O型血,而宝宝为A型或者B型血,爸爸也是A型或者B型或者AB型血。妈妈体内含有抗A和抗B抗体,抗A和抗B抗体通过宝宝胎盘,到达血液中停留。宝宝血液当中有抗A或者抗B抗体,而宝宝是A型血或者是B型血。因为在宫内宝宝是抑制性免疫,不发生特别强烈溶血性反应,生后妈妈对宝宝免疫抑制解除,会迅速表现为溶血反应,表现为红细胞下降,血红蛋白下降等表现。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多少(视频)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多少
    新生儿生后第1天黄疸不超过6mg/dl,生后第2天即48小时以内不超过9mg/dl,生后第3天不超过12.9mg/dl,超过以上数值考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或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国际标准按照小时进行计算,如果3天以上总胆红素数值分布范围不超过第90百分位,还是考虑低危黄疸,不太容易引起胆红素脑病,如果超过90%,要考虑对宝宝进行光疗。如果宝宝胆红素数值超过425μmol/L,即相当于25mg/dl,这时首先要进行强光疗法,如果不理想,要立刻考虑进行换血。
    2023-08-02
  • 停止照蓝光后黄疸还会再上升吗(视频)

    停止照蓝光后黄疸还会再上升吗
    经过蓝光光疗,新生儿黄疸或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降后是否回升,临床做过大量临床试验。一般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超过280μmol/L,一定要进行光疗。光疗需要40-60个小时左右。间歇性光疗以后,血中胆红素数值会有明显下降,根据临床观察和回访情况,基本下降到血中数值为150μmol/L,甚至130μmol/L以下,反跳概率会较低,大概90%以上的孩子不会有明显回升。血中的数值充分降低,可能不会有回升或者叫反跳现象。
    2023-08-02
  • 宝宝有黄疸妈妈不能吃什么(视频)

    宝宝有黄疸妈妈不能吃什么
    宝宝发生黄疸后妈妈的饮食实际并没有严格界定,但是从中医角度认为药食同源,宝宝有母乳性黄疸以后,推荐妈妈要避免过多食用湿性食物,母乳的湿气可能会减轻。 一般推荐妈妈高蛋白低脂肪,适度饮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湿气比较重的水果建议减少摄入,可以通过蒸煮减轻湿气。另外,高脂肪汤类适当减量,宝宝黄疸可能相对会比较轻。综上所述,从中医角度考虑增加部分肉、蛋和禽类摄入,汤类、水果适当减少摄入。
    2023-08-02
  • 黄疸超过多少入脑(视频)

    黄疸超过多少入脑
    一般血中总胆红素数值超过380-400μmol/L,比较危急,即血液中胆红素大概在23mg/dl左右,容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即所谓的黄疸入脑。临床目前全球执行标准是25mg/dl左右,要考虑换血。 一般强光疗大概2个小时以后胆红素下降不明显,持续高峰胆红素数值,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黄疸入脑概率会大幅增加,因此还要考虑及时降黄处理。临床只要胆红素超过340μmol/L,就要特别加以注意,及时考虑光疗。超过380-390μmol/L基本是特别严重的情况,超过425μmol/L考虑换血。换血有时间差问题,要备血做准备,有时不同地方和地区血源准备不充分,所以还是要立即进行强光疗,以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023-08-02
  • 黄疸是什么(视频)

    黄疸是什么
    黄疸是指一类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和黏膜发黄的黄染性疾病。新生儿黄疸和成人黄疸有很大差别,成人黄疸常会有溶血、肝炎、胆管阻塞性等改变,一般分为肝性、肝前性和肝后性黄疸等。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母乳喂养不足,也可能存在溶血、感染、其它肝肠循环增加或者部分遗传代谢问题,导致黄疸性疾病。成人黄疸血总胆红素超过2mg/dl,即34μmol/L可以诊断为黄疸,60%-80%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因此数值会较高。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只要新生儿皮肤、巩膜有明显黄染,可以判断是黄疸。具体数值以及属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需要进一步检测。
    2023-08-02
  •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视频)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主要通过数值的不同进行区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指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上升幅度不快,10-14天左右消退,部分早产儿可以到生后3-4周,都属于生理性黄疸,数值相对也在安全范围。 相反超过正常数值可能考虑为病理性黄疸,生后第一天出现明显皮肤和巩膜黄染,上升幅度较快,一天超过5mg/dl,不同新生儿会有不同数值,按照日龄甚至每个小时的改变,生后24小时以内超过6mg/dl,48小时超过9mg/dl,72小时超过12.9mg/dl,一般会称之为病理性黄疸。黄疸消退延迟,比如生后2-3周没有消退,也会考虑病理性黄疸。总之,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差别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正常,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比较早; 2、生理性黄疸上升幅度不快,病理性黄疸上升幅度比较快,幅度比较大; 3、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正常,而病理性黄疸一般消退时间延迟; 4、黄疸程度相对比较重,大于一定范围是病理性黄疸,在一定范围以内是生理性黄疸。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