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 孩子呕吐怎么回事(视频)

    孩子呕吐怎么回事
    呕吐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不同年龄、不同种疾病均可以引起呕吐。由于食管、胃或者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烈的痉挛和收缩,从而使食道和胃内容物从口和鼻中涌出。婴幼儿如果突然出现频繁的呕吐,有可能有几种原因: 1、消化不良,不是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一般为陈旧性的奶汁或者奶块,多数伴有腹泻或者便秘; 2、几乎每顿奶都喷射性呕吐,可能要考虑胃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胃幽门痉挛、梗阻; 3、伴有发烧的呕吐可能要考虑肠道感染; 4、如果是喷射性呕吐,还要排除颅内感染,要进行综合判断; 5、对于幼儿,除了要考虑消化不良和感染性疾病,还要考虑伴随其它系统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孩子咳嗽剧烈时候,也可能出现呕吐的表现。
    2023-08-02
  • 胸壁软组织拉伤怎么治疗(视频)

    胸壁软组织拉伤怎么治疗
    胸壁软组织拉伤临床中比较多见,比如在日常活动中搬重物,或者引体向上等动作都会容易出现该症状,其治疗方法比较简单,具体如下: 1、采取患肢或者患处有效制动,短时间内受伤的地方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受到二次损伤; 2、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如果难以忍受疼痛,可服用跌打损伤的药物治疗,也可合并外用跌打损伤的喷剂,可帮助病情恢复; 3、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身体情况差,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做动作时,有时在肌肉拉伤的基础上也会合并骨折,必要时需要到医院及时救治。
    2023-08-02
  • 耳朵后面长了个软包是怎么回事(视频)

    耳朵后面长了个软包是怎么回事
    耳朵后面长软包情况较多,具体如下: 1、长软包最常见的是耳后皮肤感染,如毛囊发炎形成疖肿,或者形成皮脂腺囊肿,这时耳后会出现软的、有波动感的包,这里就是蓄了脓,疼痛较严重,这种情况下要及时治疗,必要时要把脓引流出去,愈合才较快; 2、感染,耳后淋巴结肿大,摸的时候也是实性软包,这时其有可能是耳后淋巴结; 3、中耳炎,中耳炎长期久治不愈或者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并发症是耳后鼓膜下脓肿,脓包从中耳破到耳后鼓膜下,叫耳后鼓膜下脓肿; 4、先天性病变,如鳃裂囊肿,有时也在耳后出现脓包。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到医院找医生及时诊治及时治疗。
    2023-08-02
  • 贲门息肉活检是癌症吗(视频)

    贲门息肉活检是癌症吗
    贲门息肉活检不是癌症,仅为一种检查手段。贲门息肉是一种局部黏膜的赘生物,主要包括几种类型,如肿瘤性、炎症性或增生性。发现贲门息肉大可不必恐慌,因为贲门息肉往往是良性病变,但是要判断贲门息肉性质,还是需要到医院去做相关检查,最主要检查是胃镜。如果做胃镜时发现有贲门息肉,要常规采用活检钳在贲门息肉上取一块组织下来进行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如果检查是良性,即说明不存在问题。在活检时往往不是单纯取块组织,需把整个息肉去掉,如果后期病理检查是良性,就免除后顾之忧。如果活检证实是恶性肿瘤,单纯把息肉切掉可能不足够,比如切入范围小时,补充手段可采取手术治疗。
    2023-08-03
  • 阿莫西林治咽喉炎吗(视频)

    阿莫西林治咽喉炎吗
    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具有杀灭细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炎,尤其是治疗急性咽喉炎,包括急性咽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以及急性喉炎。对于前两者在治疗上主要使用阿莫西林或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口服或全身输液治疗控制炎症。同时可局部给予口服中成药物抗炎治疗,或者进行喷雾剂、雾化吸入、口含片、漱口水等治疗。急性喉炎主要表现为喉部黏膜急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声音的改变,包括声音嘶哑、失声、声带水肿等,因此可使用抗生素消除炎症,控制水肿,另外也可使用局部激素雾化吸入控制炎症。
    2023-08-03
  • 耳朵流黄水有臭味是怎么了(视频)

    耳朵流黄水有臭味是怎么了
    耳朵流黄水涉及到的病变基本上是在外耳道和中耳,如果耳朵流黄水同时伴有耳朵痒,一般都是外耳道疾病,因为外耳道有耵聍存在,如果耵聍被水泡软了流出来,也可能是黄水,还有异味。如果流黄水伴有耳朵痒,一般是外耳道湿疹,如果外耳道有湿疹同时流黄水,又有耳疼、耳痒,有可能是湿疹感染了就会有异味。有一种情况是流黄水、有异味,是中耳炎症,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都可以有黄色或黏稠分泌物,特别是有味的分泌物流出来,流到外耳道,要看中耳到底有什么病变,特别是中耳胆脂瘤会有很臭的味道伴发,所以,中耳胆脂瘤是比较危险的病变,能够引起很多颅内、颅外并发症。所以,一定要到医院找耳科医生诊断,到底是因为外耳道疾病还是中耳疾病引起的流黄水、有味。
    2023-08-03
  • 眩晕症是什么病引起的(视频)

    眩晕症是什么病引起的
    眩晕是耳鼻喉科很多疾病的主要症状,眩晕病人在耳科喉门诊占到60%-70%,特别是75岁或者65-75岁以上的老年人眩晕发病率更高。眩晕只是症状,就是看东西在转或自己在转,周围物体左右或上下晃动,叫做眩晕。眩晕是耳科特别是内耳疾病的主要表现,内耳疾病包括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前庭性偏头疼,均可伴发眩晕。眩晕发病率第一位的是耳石症,专业名称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眩晕门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为第一位,主要表现是看东西旋转,自身旋转或周围东西在晃,与体位有很大关系,持续时间短,没有耳鸣症状,首要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眩晕可以由很多疾病引起,可以是内耳疾病的症状,也可以是中耳疾病引发的,一定要分清楚眩晕原发病是什么,根据原发病治疗眩晕症状。
    2023-08-01
  • 跑步的力量来源竟然是……(视频)

    跑步的力量来源竟然是……
    真正的跑步是利用身体的重力,通过身体的前倾把重力转化成向前的动力。有点类似于平衡车的作用。 腰背肌的力量一定要很强才可以,所以才管它们叫核心肌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跑步的姿势就要达到类似于平衡车的感觉,重要的就是稳。正确的跑步姿势不是克服重力,而是要利用重力,身体前倾3-5度,把重力转化成向前的动力,以髋关节为中心,两腿交替支撑,同时保持膝关节的微屈状态,这样可以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力,也更加省力有效。常见的错误跑姿包括蹬地跑、迈大步跑、“坐着”跑。当然,正确跑姿需要强大的腰背肌作为保证,所以讲腰背肌是跑步及各项运动的核心肌群。如果想跑步取得突破,除了跑以外,也一定要做腰背肌的肌肉锻炼。 之所以说跑步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运动,是因为它中间的很多关键技术和我们大多数理解的不一样,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要快步频小步幅,步频要达到每分钟180次,初学者步幅最好要控制在1米之内,步频快结合小步幅,自然身体上下垂直的距离以及脚着地的时间就会减少。除了节省能耗,节省时间,也会减少对下肢关节的冲击力。当然,高阶跑者在保证快步频的基础上会加大步幅,这样速度自然就快了。 跑步跟其他运动不同之处在于,跑步不是剧烈起伏的,而是平稳的,呼吸要和步频相配合,而速度要平稳,跑得慢一点也不要跑跑走走停停。高阶跑者跑步时的速度步频、步幅,包括心率和呼吸都要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这样才能保持高效省力,也减少各类损伤的发生。如果理解了平衡稳定的要诀,很多细节也会注意到,比如如果在操场跑圈,圈数大多最好顺时针、逆时针交换着跑,这样可以让不同的肌群受力。当然,如果要提高成绩,变速跑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 跑步时,大脑里理性中枢的血液会减少,感性中枢的血液会增加。跑步本身要求有意识想呼吸和步频相配合,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跑姿,比如身体前倾,足底着地的部位等等。这其实和正念训练有意识的觉察是一致的。而正念训练的强大功效是被证实的,只要你经过有意识的坚持训练,一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身体到意识,所以坚持跑步不是靠“毅力”,而是因为“热爱”和“享受”。
    2023-08-02
  • 跑步必须关注的指标(视频)

    跑步必须关注的指标
    科学跑步需要数据的支持,因为感觉有时候会有误差。在各种数据中,最重要的就是心率,最大心率有各种算法,简单一点公式为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年龄。跑步的目的和跑到什么程度都要以心率为标准,也就是所谓的靶心率。一般认为跑步的最佳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80%,如果想再简单就是180减年龄。当然不同年龄和不同跑步经验的人群心理要求也不一样。以减脂为目的的跑步,心率要控制在有氧运动范围,并不是越快越好,可以通过晨起心率了解每天身体的疲惫状态。如果某一天的晨起心率比常规晨起心率快了12次以上,就说明身体较为疲劳,当天不宜进行体育锻炼。还有一个指标很重要,就是步频,一般要达到每分钟180次,快步频要配合小步幅,自然上下垂直起伏的距离以及脚着地的时间就会减少。除了节省能耗,节省时间,也会减少对下肢关节的冲击力。 也要有意识锻炼呼吸的节奏。通过呼吸将氧气送到肺泡与血液内的二氧化碳交换,所以呼吸要深,充分利用肺泡的交换面积,一般可以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或是两呼一吸。吸气时可以舌尖顶住上颌,这样气体在口腔流转,可以加湿加温,呼吸和步频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感。如果没有运动手表,可以简单自测一下跑步的强度,比如要能流利地说出一句包含10个字以上的话,如果说话上气不接下气,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那无论如何要停止跑步了。 有句话说,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比如以最大心率的80%跑20分钟的效果比不上以最大心率的60%跑40分钟。当然,如果要提高成绩,也可以进行变速跑步之类的训练,这些训练也是以心率为参考指标的。只要坚持跑步,静息心率就会下降,这表明心脏在逐渐变得强大。
    2023-08-02
  • 咽喉异物感是食道癌吗(视频)

    咽喉异物感是食道癌吗
    食道癌可引起咽喉部异物感,但引起咽喉部异物感的疾病较多,常见如下:1、慢性咽喉炎:若患者存在咽喉部黏膜的慢性炎症,会造成黏膜增厚,黏膜下腺体分泌亢进,以及黏膜下淋巴组织增生,呈颗粒状或团块状并凸出于黏膜表面,引起咽部异物感、咳嗽以及吞咽障碍等症状;2、下咽部肿瘤:良性肿瘤包括囊肿、结节等,恶性肿瘤包括下咽癌。下咽部肿瘤的早期症状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感,随着肿瘤长大以及病情发展,会逐渐出现吞咽障碍、呼吸困难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3、食道癌:也可以引起咽部异物感,患者会出现进食不畅、疼痛等症状。随着肿瘤发展,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憋气,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