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 胃溃疡疼痛规律吗(视频)

    胃溃疡疼痛规律吗
    典型的胃溃疡疼痛表现规律,其疼痛特点为周期性、季节性和规律性。疼痛规律性是指与进餐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情况下进餐后胃溃疡的疼痛比较明显,随着对食物的不断消化吸收,疼痛可能会减轻,这是典型的胃溃疡疼痛。但是临床上有部分胃溃疡患者,表现的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尤其是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止疼药的患者,因为非甾体类止痛药具有止痛的效果,所以会导致此类胃溃疡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同时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容易引起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特点多数为无痛性,溃疡相对较大,常常引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2023-07-31
  • 胃溃疡多久能治好(视频)

    胃溃疡多久能治好
    大多数胃溃疡的疗程固定,8周即可基本达到痊愈,多数不需要在治疗后复查胃镜。部分病人不是单纯细菌感染或胃酸分泌过多造成,像老年人同时服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泰嘉、波立维类药物,常见的胃肠道副反应是黏膜的糜烂和溃疡。所以这类老年胃溃疡病人治疗时间相对较长,除了正规的8周治疗以外,后期还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每天服用1片或者隔天1片的质子泵抑制剂或黏膜保护剂,以免后期出现溃疡反复或者难以愈合的情况。 部分病人可能由于免疫系统疾病服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的副作用也是消化性溃疡。服用激素类的病人在用药治疗8周后要相应的延长疗程,可能需要每天服用1片来进行黏膜保护。
    2023-07-31
  • 胃溃疡的发病原因(视频)

    胃溃疡的发病原因
    通俗理解的胃溃疡包括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医学的角度称之为消化性溃疡。该病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胃酸分泌过多,或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可导致溃疡; 2、幽门螺旋杆菌致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于溃疡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3、生活习惯:吸烟、酗酒、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应激状态,如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三餐不固定等; 4、药物因素:口服激素,肿瘤药物,非甾体类药物,抗生素应用后可诱发溃疡; 5、心理因素,消化性溃疡属典型身心疾病,心理压力大易致胃、十二指肠出现溃疡疾病。
    2023-07-31
  • 胃溃疡如何用药(视频)

    胃溃疡如何用药
    胃溃疡又称消化性溃疡,患者注意规范用药,对因治疗可治愈该病。病因治疗主要强调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其次改变生活方式,规律生活,规律饮食,按时起居,定时休息,可防止溃疡发生;最后注意应用较好的抑酸药,溃疡病治疗需6-8周,患者得到较好治疗,可最大程度避免产生合并症或迁延不愈情况。消化性溃疡患者注意三分治疗,七分养护,生活饮食方面,避免进食生、冷、硬、难消化类食物,避免饮酒、抽烟,避免过度劳累。
    2023-07-31
  • 胃溃疡手术需要开刀吗(视频)

    胃溃疡手术需要开刀吗
    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已经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得到康复。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消化道穿孔:出血量较多,经过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解决; 2、瘢痕性幽门梗阻:即胃通向肠的入口发生瘢痕性狭窄; 3、其它:胃溃疡怀疑有癌变,或经过快速病理切片证实为恶性,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现在胃肠外科手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从以往开刀手术到腹腔镜,再到现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术后康复越来越快。胃溃疡患者如果没有出现以上情况以及其它并发症,可以在消化内科门诊,配合专科医生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达到治愈,具体是否需要开刀,应该遵循主治医师建议。
    2023-07-31
  • 什么原因会导致胃溃疡(视频)

    什么原因会导致胃溃疡
    胃溃疡在40-60岁中老年人群中好发,消化性溃疡发生机制,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作用与黏膜防御能力失去平衡,胃酸会对胃黏膜产生自我消化,正常机体条件下不会发生此类情况。以下几种原因会导致此类情况发生: 1、幽门螺杆菌感染; 2、长期服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类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等;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胃溃疡的原因之一,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有该病家族史; 4、其他诱发因素:包括饮酒、吸烟、长期精神紧张、进食不规律等。 平时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胃黏膜修复,戒烟、戒酒、不喝浓咖啡,咖啡会导致大脑和交感神经受到刺激。进食时需要缓慢咀嚼,使食物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既有利于消化又能减轻胃负担,保护胃黏膜。
    2023-07-31
  •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意义(视频)

    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意义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已被许多单位列为职工的体检项目,但婴幼儿、14岁以下儿童及8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果没有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不主张进行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意义从致病性来说,因为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导致胃炎、糜烂、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一些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甚至胃癌。患者需到专科医院就诊,鉴别是否需要进行检测。
    2023-07-31
  • 小孩肚子痛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肚子痛是怎么回事
    小孩肚子痛分慢性和急性,具体如下: 1、慢性原因:比如饮食不当,或者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功能紊乱、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炎性肠病; 2、急性腹痛:又称为急腹症,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肠套叠,以及过敏性胃肠炎;泌尿系统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肺炎,部分为大叶性肺炎,下肺炎症时腹腔隔着腹腔膜,所以患者可有腹痛;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特别是下肢出现出血、斑块,同时伴有腹痛。
    2023-07-31
  • 肚脐上方疼痛怎么回事(视频)

    肚脐上方疼痛怎么回事
    肚脐上方疼痛俗称上腹痛,多半是胃或十二指肠的常见疾病所致。最多见的是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还有消化性溃疡等常见病。对于脐上的疼痛,要注意突然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尤其是持续时间比较短,40岁以上的成年人,这样的腹痛有心肌缺血的可能,应尽快做心电图检查。对上腹痛而言,持续几个月、几年的上腹疼痛,一般需要做胃镜检查。对于突然发作的、剧烈的上腹部疼痛,除了考虑心肌缺血等比较严重的疾病之外,还要考虑到急性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严重的急腹症。所以,对上腹痛病人而言,最重要的是明白疼痛的性质和持续的时间,突发的、剧烈的上腹痛是立即到医院就诊的预警信号。
    2023-07-31
  • 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视频)

    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处理方法如下: 1、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有无胃部不适症状:如进食是否出现腹痛、腹部不适,以及是否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呕吐。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消化性溃疡,需注意是否出现饥饿痛、空腹痛等情况,尤其后半夜,如凌晨2-3点因疼痛苏醒。同时需关注大便性状有无改变,尤其大便变黑,又称黑便。如果存在上述情况,需高度怀疑溃疡伴出血; 2、进行胃镜检查:评估幽门螺杆菌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决定后续是否需进行相应治疗。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另一方面针对溃疡可能需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果儿童只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消化性溃疡,需评估是否需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3、避免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碗筷传播,在日常生活中需尽量做到分餐制,避免相互交叉感染。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