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

  •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措施(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护理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传染性疾病,患者先要隔离,饮食上要求禁酸饮食,但是同时发性食物,如鸡、鱼、羊肉也应该避免食用,特别甜还有辛辣食物也应该避免食用。上述食物都可以刺激唾液腺分泌,加重腮腺肿大,加剧疼痛。 同时,腮腺炎患者也应该注意口腔清洁,以免发生继发细菌感染,可以给温盐水漱口或者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喷剂,如银离子喷剂等。发热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或者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剂降温,同时要注意密切观察,防止出现并发症,比如脑膜脑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若出现上述症状随时给予处理。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几天能好(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几天能好
    腮腺肿胀大多数1-3天达到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恢复正常,一般10-14天能够恢复正常。流行性腮腺炎起病多数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肿痛等症状,发病1-2两天甚至数小时,表现的主要特征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硬、有弹性,有轻微的触痛,言语、咀嚼,尤其是进酸性食物时可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 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可累及到对侧,表现为双侧的肿胀,约占大约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以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的组织高度的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以表现出吞咽的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如下: 1、潜伏期是14-25天,平均18天,有一部分病例可以表现出发热、低热,甚至有高热、头痛,有些是前额痛或头胀的厉害,没有力气,不想吃东西,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没有前驱症状; 2、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可达40℃,腮腺最常受累,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到对侧,双侧腮腺肿大可以占75%左右,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使下颌骨边缘不清,由于覆盖于腮腺上的皮下软组织水肿,使局部皮肤发亮、肿痛明显,有轻度触痛及过敏,表面灼热但多不发红,因唾液腺管的阻塞,当进食酸性食物时可促使唾液分泌,疼痛加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以后逐渐消退; 3、腮腺管口早期常有红肿,虽然腮腺肿胀最具特异性,但颌下腺和舌下腺可以同时受累,有时是单侧受累,颌下腺肿大时颈前的下颌处明显的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腺体,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下及颈前下颌的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所以得了流行性腮腺炎并不可怕,要特别注意并发症,常见的可以出现胰腺炎、睾丸炎,更严重的可以出现病毒性脑炎。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应隔离到什么时候(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应隔离到什么时候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15岁的患者较为多见。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尤其是在春季发病较为集中,但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学校、幼儿园中爆发。本病的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如果治疗得当,一般2周左右就可以控制疫情,所以应适当隔离2周左右即可。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是什么(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是什么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本病的潜伏期是14-25天,平均18天。不同的资料对于潜伏期的范围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有时也会将潜伏期扩大为8-30天,平均16天或者18天。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的传染病。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病毒在此进一步繁殖复制后,再次侵入人体的血流,形成第二次的病毒血症,并侵犯第一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器官,因此临床上可出现不同器官相继发生病变。本病的病理特征主要为受累组织有非化脓性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腺体及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水肿或者有出血点等。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饮食提醒(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饮食提醒
    流行性腮腺炎除了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还应在饮食上加以调理,具体如下: 1、选择半流质或软食饮食,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绿豆汤、大米粥、小米粥等; 2、饮食温度不宜过高,忌食用过热或过凉的食物; 3、避免吃热性或者易引发过敏的高蛋白类食物,如鲫鱼、黑鱼、带鱼、虾、蟹等; 4、不宜摄入坚硬的食物,如西瓜子、苹果、饼干等,嚼食会引起疼痛,不利于病情康复; 5、避免吃纤维蔬菜,如芹菜、冬笋、黄瓜等; 6、不宜饮用酒、咖啡、浓茶等; 7、不宜食用过甜、过酸、过咸的食物,因这类食物会刺激腮腺口,而引起排泄唾液的障碍,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2023-08-02
  •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视频)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是感染科常见疾病之一,因此在预防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3、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4、一旦发现孩子疑似流行性腮腺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5、儿童应按时完成疫苗预防接种; 6、尽量避免与其他病患者接触,易感者可以服用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2023-08-02
  • 什么是睾丸炎(视频)

    什么是睾丸炎
    睾丸炎通常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由于睾丸有丰富的血液和淋巴液供应,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强。细菌性睾丸炎大多数是由于邻近的附睾发炎引起,所以又称为附睾—睾丸炎。睾丸炎包括病毒性睾丸炎和细菌性睾丸炎,病毒可以直接侵犯睾丸,最多见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这种病原体主要侵犯儿童的腮腺。
    2023-08-02
  •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引起的(视频)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引起的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存在以下因素目前可能会导致先心病发生概率增加: 1、家族遗传因素:如兄弟姐妹或父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基因遗传缺陷可能会导致心脏大血管发育异常; 2、染色体疾病:部分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改变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此时往往合并其它问题如唐氏综合征,即常说的21-三体,还有18-三体综合征等; 3、病毒感染:妊娠时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风疹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等可能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病发生; 4、高危妊娠:如孕妇年龄超过35岁或合并糖尿病、苯丙酮尿症等; 5、接触有害物质: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前3个月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间孕妇接触射线、有机化学物质、服用抗肿瘤药物、抗癫痫药物等均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心脏畸形; 6、其它原因:包括缺乏叶酸、胎儿宫内缺氧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