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型颈椎病

  • 颈椎压迫血管导致头晕供血不足怎么办(视频)

    颈椎压迫血管导致头晕供血不足怎么办
    颈椎压迫血管导致头晕、供血不足,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头晕、头痛,严重时还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在旋转颈部时症状会更加明显,其治疗目前临床还没有统一意见,常见分析如下:1、保守治疗:包括支具固定、牵引、理疗、使用扩管药物、进行功能锻炼等,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包括长时间看手机、长时间用电脑工作等,多数患者经过2-4周症状可获得很好缓解;2、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症状难以缓解,且容易复发的患者主张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是前路将压迫神经的组织取出,同时进行植骨融合内固定,以起到稳定颈椎的作用。通过临床随访观察,部分患者经过手术后,头晕的症状可以获得明显缓解,而对于部分缓解不够理想的患者,目前依旧是很多医生需要探讨的方面。
    2023-07-31
  • 头仰起来有眩晕感是什么原因(视频)

    头仰起来有眩晕感是什么原因
    头仰起来有眩晕感常见于一部分前庭性眩晕病人,由于前庭功能减弱,当病人头部活动仰头、低头或者转头时会出现眩晕感,必要时可以给予病人进行前庭功能的检查和训练。临床上也可常见于一部分Chiari畸形,也就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病人。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下疝患者仰头时可以影响小脑扁桃体的功能,病人会出现眩晕感,进行头部核磁共振可以发现此情况,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由于有颈椎间盘突出,转头或者仰头的时影响椎动脉的供血,病人可以出现头晕,发作时伴有视物旋转,严重时还可以恶心、呕吐、心慌。建议此类病人要查颈椎CT,必要时给予牵引、针灸、按摩等对症治疗。 所以患者头仰起来就眩晕的情况如果长时间不缓解,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很可能一个小动作会导致很大的疾病发生。
    2023-08-01
  •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视频)

    脑血管狭窄的原因
    脑血管狭窄原因有多方面,具体如下: 1、最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原因是长期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年龄增长,导致血管斑块形成,引起血管狭窄; 2、血管炎或者动脉炎,血管炎症、动脉炎症引起血管内膜增厚,引起血管狭窄; 3、血管夹层,夹层产生是因为血流冲击因素导致; 4、外伤性因素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引起血管内膜增厚,引起血管狭窄; 5、放射性损伤,像恶性肿瘤患者长期放射性治疗后,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而引起狭窄; 6、压迫性因素,比如颈椎病,尤其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因为骨质增生导致血管受压,导致血管狭窄。 血管狭窄诱因主要是病人劳累或者休息欠佳,再加上情绪激动,平常没有很好控制饮食,暴饮暴食、高脂饮食,还有运动减少,以上因素都会导致血流淤滞,增加血栓形成,增加产生血管狭窄概率。所以,生活上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运动、合理规划饮食。 如果病人出现症状,已经明确诊断血管狭窄,需要根据医生建议,继续口服药物治疗或者是否需要外科干预。如果单纯药物治疗,通过抗血小板药物规范化治疗,防止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
    2023-08-02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怎么治疗(视频)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怎么治疗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尽管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在颈椎病中属于小的类型,但是极个别的病人临床表现也是非常明确,非常痛苦。一般认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型,也就是说在椎动脉所伴行的交感神经,由于颈椎的部分过度活动,增生压迫导致,病人往往会出现头晕,眩晕,特别是在颈椎获得剧烈活动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眩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鉴别,一定要明确,只有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治疗才有效。对于它的治疗,往往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办法主要包括: 1、减少颈椎的过度屈伸运动,可以采取引或者是围领制动的办法,减少由于颈椎的过分运动导致的交感神经的刺激和压迫; 2、使用神经营养的药物保证交感神经在受到压迫和刺激的情况下,尽可能延缓神经功能衰退; 3、对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还服以减轻肌肉疲劳,减轻颈后不适的药物,比如说乙哌立松等。 对于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首先采取保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和颈部的局部制动是最重要的两个步骤,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进一步发展,并且临床上提示有明确的颈椎不稳的病人,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2023-08-02
  • 颈椎病会引起中风吗(视频)

    颈椎病会引起中风吗
    颈椎病会引起中风,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椎动脉受压后影响到椎基底动脉供血。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病情会急剧加重,引起大面积的脑供血不足,继而诱发中风发生,而其它类型颈椎病相对诱发中风的几率较小。 所以在临床中需要给病人做宣教,当病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剧烈眩晕等症状时,要积极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改善椎动脉供血情况,可以减少中风的发生。临床中医生与患者要做好积极沟通,才能在减缓中风发生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忽略身体状况,要正确面对疾病,积极询问专业医生。
    2023-08-02
  • 颈椎病会引起浮肿吗(视频)

    颈椎病会引起浮肿吗
    颈椎病通常不会引起浮肿,不同类型颈椎病的症状有所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1、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引起发作性的眩晕、恶心、呕吐、大脑供血不足、犯困等症状;2、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手脚无力,即走路时腿如同踩在棉花上、站不稳,或者双腿无法支撑人体重量,甚至手拿东西捏不稳;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较多,比如犯困、眩晕、睡眠不佳、血压升高,甚至部分患者还表现为胸闷等不典型症状;4、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引起手臂,即从手指头到前臂、上臂、肩膀的疼、酸、胀、麻等症状。上述为均颈椎病常见的类型及症状,而较少有颈椎病会引起浮肿。若全身浮肿通常与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或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下肢浮肿、水肿有一定关系。此外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也可导致全身肿胀,或者肝功能衰竭、肝功能不良也可引起全身浮肿,但颈椎病通常不会引起浮肿现象发生。
    2023-08-03
  • 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哪些症状(视频)

    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主要原因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颈椎椎间盘退变、突出,以及椎管内的骨质增生,从而刺激、压迫颈部神经,所表现的颈部、肩部、背部疼痛,以及手臂放射样疼痛伴随手指麻木症状,也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的症状。通常情况下颈椎病分为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及混合型颈椎病等类型,在某些分类中还有食管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通常有以下几种症状:1、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颈部后侧的筋向肩部出现疼痛,疼痛在休息后可以缓解,长时间的低头工作、劳累又可以加重;2、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症状可能向下放射,有时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就是从颈部、肩部到手臂、手指呈现出放电样的疼痛和麻木。如果出现此种症状,则是非常典型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而部分患者可能仅仅表现为手指末节的2-3个指头出现麻木,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疼痛,或者指尖触摸时有麻木感。症状更进一步加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手部力量下降。此种情况通常出现了神经根性的颈椎病,伴随脊髓型颈椎病。综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颈肩肌劳损,有时会出现颈部、前臂、手指的放射样疼痛和麻木,尤其晚上睡觉时,麻木感会加重。
    2023-08-03
  • 颈椎病导致眼睛发胀痛怎么缓解(视频)

    颈椎病导致眼睛发胀痛怎么缓解
    颈椎病引起的眼睛发胀、胀痛的缓解需要平卧、闭眼休息。因为颈椎病引起眼睛发胀、胀痛原因主要是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受压迫型颈椎病。颈椎前面有星状神经节,属于交感神经节,可控制头颈部以上血管。如果神经节刺激引起血管长期收缩、无舒张后会引起眼睛发胀、胀痛,即长时间用眼过度、眼睛供血不足或眼睛肌肉紧张引起。 颈椎病常见两种类型,即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所以,缓解需休息平卧、做颈椎操,即十指交叉到后枕,头后仰而后向左、向右缓慢运动,松解颈部肌肉。
    2023-08-03
  • 中央型颈椎病能治愈吗(视频)

    中央型颈椎病能治愈吗
    颈椎病没有中央型的说法,颈椎病通常是指颈椎的椎间盘突出,颈椎同时出现如韧带增厚、骨质增生,压迫颈椎的一些结构,如神经根、脊髓,引起相应的症状。所以颈椎病的分型,最主要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以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最常见的是神经根型和脊髓型颈椎病。如果颈椎盘突出或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压迫了神经根,通常神经根是在椎间孔,这时椎间盘突出、骨赘偏向一侧压迫神经根。大部分可选择保守治疗、缓解症状,生活中注意避免反复发作。还有部分患者是椎盘突出、骨赘形成偏中央,这时压迫了脊髓,称为脊髓型颈椎病,并没有中央型颈椎病这一说法。偏中央压迫脊髓后,引起的脊髓压迫症状,出现持物不稳、走路不稳等情况,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2023-08-03
  •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视频)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比较严格,需要患者进行DSA检查,即血管造影成像检查。首先在患者腿上放置一根导管延伸到颈部位置,其次向导管内注射药物,可以显示出椎动脉。在显示血管时让患者做头部活动,如转头、后仰、低头,如果在此过程中,突然发生血管由粗变细,即发生痉挛,才可确诊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发病率中相对较低,也较难诊断,除金标准外,还可进行辅助检查,如拍X光片可查看患者颈椎活动过程中,有无发生明显错位。此为,做CT可查看患者有无明显骨质增生,若有则骨质增生是否压迫椎动脉,上述检查均可辅助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椎动脉型颈椎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