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视频)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与腺垂体是上下级关系,即下丘脑指挥腺垂体。因为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作用于腺垂体而发挥作用,比如其分泌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于分泌这些激素作用于腺垂体,使腺垂体进一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激素。因此下丘脑是腺垂的上级、司令部,其通过分泌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再分泌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甲状腺,从而发挥生理功能作用。 下丘脑出现病变、占位等情况时,比如肿瘤或者下丘脑出现炎症,会影响垂体而出现腺垂体功能低下。因此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垂体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腺垂体功能低下,从而出现皮质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性腺功能低下等一系列症状。
    2023-08-01
  • 刺激脑垂体可以长高吗(视频)

    刺激脑垂体可以长高吗
    刺激脑垂体可以长高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因为脑垂体多方面作用,其作用主要是分泌各种激素而参与人体代谢、发育,和身高有关系的是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缺乏患者补充生长激素,可以使身体长高。 对于另外一种原因,比如本身属于体质发育迟缓,其他药物、疾病引起的非生长激素原因缺乏引起的身材矮小,刺激垂体、补充生长激素并没有作用。此外,生长激素不缺乏的患者,但其本身身材不高,主要由于遗传原因导致,刺激垂体也没效果。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为心衰和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率高达50%。因此,目前治疗主要针对心衰及心律失常,同时预防血栓栓塞,控制病情以提高存活率及生存率、生存质量。扩张型心肌病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强心剂、醛固酮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这些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采取免疫治疗、预防血栓栓塞、控制心律失常等辅助措施。同时增加患者排钠量,降低发生水潴留的可能性,甚至避免水钠潴留的发生。利尿剂与ACEI或ARB能有效减轻前、后负荷,是控制心衰的基础治疗,可作为首选药物。另外,合理应用β受体阻断剂能有效控制心衰,并延长生存时间。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代谢和心功能,增强运动耐量。胺碘酮对心衰伴有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与其它心律失常药物相比,能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猝死率,改善生存质量,且引起心律失常的副作用轻微。若患者经积极治疗,在联合用药基础上对症处理,并加强营养支持,一般治疗,他的效果会大大提高。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的预防(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预防
    目前,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尚未十分明确,通常难以预防。但对于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劳累,补充营养,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酒,定期到医院复查,保护或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女性患者不宜妊娠。如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不适、乏力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应予较长时间的休息,低盐饮食。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扩张型心肌病加重的最常见原因,因此预防感冒,特别是流感格外重要。连日阴雨,体感湿冷更需适时防寒保暖。平时要做到劳逸结合,充分休息能减轻心脏负荷,促进心肌恢复。
    2023-08-01
  •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怎么办(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怎么办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改善心室结构重塑、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同时,应积极纠正心功能。主要药物具体如下: 1、贝那普利、厄贝沙坦、酒石酸美托洛尔;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3、纠正心功能的洋地黄类强心药如地高辛等; 4、减轻心脏负荷的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5、抑制醛固酮系统的药物如螺内酯等。 在积极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存在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或宽QRS心电图的患者,可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或进行心脏移植。
    2023-08-01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低的原因(视频)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低的原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是垂体分泌的激素,凡是垂体疾病,比如垂体瘤、垂体炎症都容易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低。肾上腺的靶器官是肾上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如果肾上腺出现肾上腺皮质增多症,会反馈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低。 因此肾上腺皮质肿瘤造成的库欣病,比如库欣综合征也会反馈抑制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减低。实际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低下是腺垂体功能减低症,比如席汉综合征,患者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即ACTH缺乏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2023-08-01
  • 肾上腺增生有什么后果(视频)

    肾上腺增生有什么后果
    肾上腺分皮质和髓质,肾上腺增生包括肾上腺皮质增生与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的后果具体如下: 1、肾上腺皮质增生:即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常见于皮质激素合成酶缺乏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中较为常见,一般属于先天性遗传疾病,主要由于酶缺乏所导致。在临床上患者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包括21-羟化酶缺乏症、11β-羟化酶缺乏症,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高血压、女性的男性化或者男性性早熟,建议及时到专科就诊; 2、肾上腺髓质增生:肾上腺髓质主要分泌儿茶酚胺,儿茶酚胺是升糖或者升压激素,肾上腺髓质增生极易引起高血压症状。
    2023-08-01
  •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哪些(视频)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有哪些
    肾上腺包括皮质和髓质,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有皮质醇、皮质酮,主要是束状带分泌,其主要调节糖、脂肪、蛋白代谢,所以最常见的是糖皮质激素; 2、盐皮质激素:即醛固酮,在球状带分泌,主要功能是调节水盐代谢,如果醛固酮增高,患者会出现低钾血症; 3、性激素:包括雄激素、雌性激素,其主要调节生殖功能。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预后如何(视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预后如何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治疗的早晚,如早期发现患者无肝硬化,采取正确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多数患者病情可得以控制,避免发展为肝硬化。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较重,早期未得到及时诊治,引发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则预后较差,部分患者需肝移植才可治愈。自身免疫性肝炎早期常表现为肝功能轻度异常,患者肝功异常在排除乙肝、丙肝后,建议进一步检查,避免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漏诊。该病治疗需选择专科医院,轻度自身免疫性肝炎,通过口服保肝药物可使肝功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但该病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需连续专业性治疗。
    2023-08-01
  • 自身免疫性肝炎早期吃中药能好吗(视频)

    自身免疫性肝炎早期吃中药能好吗
    自身免疫性肝炎好发于女性人群。早期使用中药能否治愈,目前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所以针对此类患者不建议早期完全依靠中药治疗。西医对该病治疗主要以免疫抑制为主,常选择激素或保肝药物治疗。中药主要通过调补肝肾、健脾益气等方法治疗,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保肝免疫抑制治疗可引起副作用,此时结合中药调整可起到互相弥补的作用。该病部分患者可达到治愈,但需注意早期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