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蕊

  • 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有什么症状(视频)

    感冒引起的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感染性心肌炎常见症状主要包括以下:1、肢体表现:如四肢肌肉酸痛、乏力等;2、呼吸道感染:如咳嗽、流涕、咽痛或咽部不适等;3、胃肠道感染:如腹泻、腹痛、纳差、恶心、呕吐等前期表现。后期细菌或病毒性感冒,易导致病毒或细菌入心,产生相关的心脏症状,或浑身乏力、头晕、头疼等;4、心肌受损:如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5、阿-斯综合征:如晕厥、抽搐、呼吸心跳骤停,甚至出现心脏性猝死等,可危及生命。
    2023-07-31
  • 室性早搏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室性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室性早搏的危害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理影响等,具体如下:1、血流动力学改变:室性早搏可能对心肌造成损害,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频发室性早搏会长时间刺激心肌,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称为室性早搏相关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后期可能会诱发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对患者造成威胁。某些小孩可能会出现恶性、不良的心血管事件,如慢性心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阿-斯综合征发作,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猝死等;2、心理影响:室性早搏频繁发作,长时间携带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某些患者室性早搏可能会有伴随症状,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
    2023-07-31
  • 心脏室上性早搏是什么意思(视频)

    心脏室上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心脏室上性早搏是患者在进行普通的体表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电学现象。心脏室上性早搏属于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和交界区早搏,大部分可以发生于正常人群,也可以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出现心脏室上性早搏后,首先需要查看早搏是否存在相关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其次是评价早搏的数量,如早搏的负荷比较多,已经占到全天总心搏负荷的20%,甚至30%以上。并且如果同时存在相关的临床症状,此时可能需要针对早搏,给予相关处置,如对症营养心肌,或必要时选择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另外,如果早搏的数量比较少,只是偶发性早搏,而且不伴有相关的临床症状。这时则不需要过度紧张或焦虑,也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只需要定期监测心电图或监测动态心电图,了解早搏的变化趋势即可。
    2023-07-31
  • 心脏早搏吃什么药可以治疗(视频)

    心脏早搏吃什么药可以治疗
    对于心脏早搏的治疗,首先需要分析早搏的性质,比如是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还是交界区早搏。其次需要明确早搏的数量,明确是偶发的早搏,还是频发的早搏。最后需要明确引起早搏相关的病因,然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和药物治疗。如果早搏的数量非常少,没有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则可以不进行药物治疗,只需定期监测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即可。如果早搏的数量比较多、早搏相关的症状比较明显,或者早搏有明确的昼夜规律,比如白天多、晚上少,此时可以口服β受体阻滞剂,从而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早搏可能会有所减少。还有一种情况是早搏全天都发生或室性早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室早已经占全天总心搏的10%以上,甚至已经出现成对或短暂的室性心动过速。此时可以给予患者相关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如心律平、索他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美西律等,还应给予对症的营养心肌药物。
    2023-07-31
  • 为什么会心脏早搏(视频)

    为什么会心脏早搏
    早搏是由心脏出现提前异位激动引起,常见病因如下:1、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损伤、心肌炎或心肌梗死,局部心肌细胞因为炎症或缺血,导致心肌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离子流出现相应异常,产生异常动作电位,所以心脏出现早搏现象。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或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均可能出现心肌细胞重塑或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早搏;2、全身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风湿结缔组织病、电解质紊乱或代谢性酸中毒等,导致内环境或电解质不稳定,可以诱发心脏早搏;3、其他病因:部分早搏称特发性心脏早搏,无明确原因,可能本身心脏心肌有电生理异常,如自律性增高、触发激动或有折返机制,从而出现心脏早搏。
    2023-07-31
  • 室间隔缺损婴儿注意事项(视频)

    室间隔缺损婴儿注意事项
    室间隔缺损婴儿注意事项如下:1、避免感染,因为本身抵抗力比较低,同时肺血比较多,在季节交替时容易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肺部感染,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同时容易诱发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一旦细菌入血导致败血症,随着血流到心脏里,有可能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会诱发婴儿出现心功能不全的表现;2、避免剧烈活动,因为过度的运动也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缺血或者加重心功能不全;3、室间隔缺损的孩子一定要定期进行随访和观察,了解室间隔的变化情况,定期监测心脏彩超,了解心室的大小和心脏功能。如果在随访观察过程中,室间隔没有自愈,而且缺损范围仍然是大于5mm。如果已经到了三岁,室间隔仍然还存缺损,必要时可以做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如果合并其它心血管畸形,可以考虑做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进一步根治室间隔缺损,从而避免或者减轻因为室间隔缺损所导致的严重后遗症、并发症。
    2023-07-31
  • 婴儿室间隔缺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婴儿室间隔缺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婴儿室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通常由先天性因素造成,导致婴儿心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如下:1、遗传因素:家族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易感基因或者有相关遗传背景,比如妈妈小时候得过先天性心脏病,孩子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较正常儿童高几倍;2、外界环境刺激:妈妈在怀孕期间,比如有感染、发烧以及理化因素,比如接触化学性药物或者受到放射性损伤,均可能会使怀孕期间婴儿基因突变,在心脏发育过程中某个阶段出现异常,如先天心脏缺损,表现为室间隔缺损。目前优生优育政策多,在妈妈怀孕期间有较多健康筛查,早期即可发现婴儿室间隔缺损。
    2023-07-31
  • 婴儿室间隔缺损多少以下可以自动愈合(视频)

    婴儿室间隔缺损多少以下可以自动愈合
    婴儿室间隔缺损,需根据缺损部位看是否可以自动愈合,具体如下:1、膜周部缺损:最常见,室间隔缺损较大,如7-8mm,但可以不治疗,随孩子年龄增长可以自愈;2、肌部隔缺损:即使非常小,如3-4mm,但发生自然闭合的概率比较低,如果孩子没有严重症状或没有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随诊、观察,甚至可能无需介入手术或开胸等手术进行干预,定期监测心脏彩超,同时也观察其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情况即可;3、膜周隔缺损:比如缺损>10mm,甚至已经达到11mm或12mm,可能会自然愈合,比如愈合5-6mm停止,此时可以观察到2.5岁,膜周室缺>5mm,可以考虑做介入手术,将缺损进行相关干预。
    2023-07-31
  • 婴儿单心室单心房原因(视频)

    婴儿单心室单心房原因
    单心室、单心房属于先天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大部分发生于母孕期,可能与围产期的高危因素或者母孕期的病毒感染、先天基因变异,导致心室在胚胎期结构发育异常有关。这种是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是可能会严重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正常心脏为两个心房、两个心室,并且不同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发挥着不同的生理作用。例如肺循环的血液通常是回流至右心,之后右心的血液再流至左心,左心再进行相关的体循环,为正常的血运循环过程。单心房是指左右心房溶解为一个心房,单心室是指左右心室溶解为一个心室,并发挥功能性左心室或者功能性左心房的作用。这类孩子在早期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并且早期容易合并心力衰竭,且预后较差。
    2023-08-01
  • 孩子单心房单心室怎么办(视频)

    孩子单心房单心室怎么办
    孩子出现单心房和单心室,应明确除单心房、单心室外,是否合并其它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心脏移植,以矫治心脏结构异常。单心房和单心室属于比较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中所占比例较少,基本小于2%,但临床症状较典型。因为正常的心房和心室结构已经丧失,所以这部分孩子早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症状,比如紫绀、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这类部分孩子预后较差,建议在经验丰富的儿童心脏中心进行诊断,明确是否具有手术价值,必要时可以进行姑息手术,适当延长寿命。总体而言,这类孩子预后较差,后期可能会由于严重的心衰或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