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经琳

  • 胆囊息肉检查空腹吗(视频)

    胆囊息肉检查空腹吗
    胆囊息肉检查需要空腹,空腹为早晨起来后不吃饭、不喝水,此时胃肠道较空,肠道内肠气较少,且胆囊处于饱满状态,进行超声检查诊断率较高。如果患者吃饭后随着胃肠道蠕动,其胆囊进行收缩,胆汁进入肠道,此时胆囊不再处于饱满状态,则进行超声检查时可能会检查不清楚,对息肉大小、位置、数量等,产生一定的误诊几率,所以进行胆囊息肉检查时应注意空腹。胆囊息肉常见的空腹检查方法为胆囊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快捷、无痛,是胆囊息肉检查的首选方法。如果超声检查考虑息肉比较大,或考虑为腺瘤,则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磁共振检查,但均需要在空腹情况下进行。
    2023-08-02
  • 多处胆囊息肉严重吗(视频)

    多处胆囊息肉严重吗
    多处胆囊息肉病情不一定严重,多处胆囊息肉需要定期密切观察、定期复查。通常多处胆囊息肉发生恶变的几率,比单发胆囊息肉恶变几率小。如果多发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1cm,恶变的几率也会增加,如果胆囊息肉超过1cm,需要尽早切除。胆囊息肉较小且为多发时,恶变几率较小,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建议患者每年做1-2次的定期复查,密切观察息肉直径的大小即可,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单发胆囊息肉直径较大,恶变几率比多发胆囊息肉高。
    2023-08-02
  • 患有胆囊息肉需要注意什么(视频)

    患有胆囊息肉需要注意什么
    胆囊息肉的患者需要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如果是单纯的胆囊息肉,同时胆囊息肉直径没有超过1cm,没有其他临床表现,则无特殊注意事项,通常在饮食上没有特殊忌口的事项。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如果有条件,可1年进行至少2次复查,没有条件的患者建议1年进行至少1次复查。胆囊息肉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复查后胆囊息肉逐渐长大,比如刚开始为0.3cm ,后来为0.5cm、0.7cm ,尤其是>1cm的胆囊息肉,这时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多年的胆囊息肉复查没有变化,本身没有症状,通常无需治疗。具体情况需进行具体分析,比如胆囊息肉虽然直径较小,但基底较宽,考虑属于胆囊腺肌症,甚至胆囊腺瘤。上述情况下,需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如果需要手术,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2023-08-02
  • 胆囊息肉怎么切除(视频)

    胆囊息肉怎么切除
    如果胆囊息肉要做手术,需要做胆囊切除,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以及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相对较简单,疗效较确切。目前在临床上,还可以做保胆的胆囊息肉切除,比如开腹,或者腔镜下,在胆囊底部切口用胆道镜或者取出钳,将胆囊息肉取出,再把胆囊缝上,但是必须要掌握好指征。如果是单发胆囊息肉,直径为1-2cm,可以考虑做胆囊息肉的保胆切除,但是在术中需要送病理检查,确定没有恶变。如果考虑有不典型增生或者有恶变的情况下,应该进行胆囊切除术,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023-08-02
  • 单发性胆囊息肉危险吗(视频)

    单发性胆囊息肉危险吗
    单发性胆囊息肉在临床上较常见,胆囊息肉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胆囊腺肌症等。单发胆囊息肉如果直径不超过1cm,通常恶变几率较小,风险并不是很大,所以在临床上,直径<1cm的胆囊息肉,建议定期复查、密切观察。如果单发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1cm,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因为单发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cm,恶变几率较大,尤其是息肉>2cm,大多是胆囊腺瘤,胆囊腺瘤恶变的几率超过10%。单发胆囊息肉风险不大,如果直径>1cm,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切除。
    2023-08-02
  • 胆囊息肉能不能吃生花生(视频)

    胆囊息肉能不能吃生花生
    如果胆囊息肉的患者没有症状、体征,胆囊息肉直径不大,可以吃生花生,但不建议长期、大量进食生花生。花生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大量花生油、蛋白质等,如果大量进食生花生,可能摄入大量胆固醇、脂肪,会促进胆囊息肉生长。如果胆囊息肉直径<1cm,没有症状,定期复查、规律饮食、适当活动即可。患者发现胆囊息肉后,需要定期复查、定期观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
    2023-08-02
  • 胆囊息肉做什么运动(视频)

    胆囊息肉做什么运动
    胆囊息肉可以进行哪些活动需要视情况而定,常见分析如下:1、胆囊息肉直径较小:通常不会影响运动,如果胆囊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基础病,同时胆囊息肉直径较小,不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可以进行篮球、足球、健身等运动;2、胆囊息肉直径较大:如果在做超声检查时,发现胆囊息肉直径较大,或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建议不要从事剧烈活动,同时要注重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后,可能会引起急性胆囊炎发作。胆囊息肉患者按照身体情况可以从事任何活动,但活动和运动要适度、适量。
    2023-08-02
  • 胆囊癌的原因(视频)

    胆囊癌的原因
    引起胆囊癌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1、胆囊结石:根据流行病学调查,70%的胆囊癌与胆囊结石有关,尤其是直径>3cm的胆囊结石,相比直径1cm以下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13倍以上。在临床上,胆囊结石与胆囊癌有直接关系,建议胆囊结石直径>3cm的患者尽早手术治疗;2、胆囊其他疾病:如胆囊息肉、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症等疾病,也是胆囊癌的前期病变,建议上述疾病患者经常复查,一旦发现有变化,也应尽早手术治疗;3、其他因素:如遗传、人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可能与胆囊癌有一定相关性,但并未明确。
    2023-08-02
  • 胆囊息肉不舒服怎么办(视频)

    胆囊息肉不舒服怎么办
    胆囊息肉的患者多数没有症状,如果有炎性息肉,可以出现和胆囊炎相似的症状,如右上腹疼痛不适。还可以引起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如进食后不舒服、恶心等。如果是比较大的胆囊息肉,如直径超过1cm,且有不舒服的症状,建议尽早进行手术切除。如果胆囊息肉直径>1cm,恶变的几率较高,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如果胆囊息肉较小,直径为2-3mm,患者右上腹不舒服,可以吃消炎利胆的中成药,并应用少量的抗生素。如果胆囊息肉不超过1cm,但患者症状较重,且息肉在短期内快速增长,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直径较小的胆囊息肉,建议口服药物治疗。
    2023-08-02
  • 胆汁淤积性肝病能治愈吗(视频)

    胆汁淤积性肝病能治愈吗
    临床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因较多,主要内容如下:1、外科性原因: 如因外科性原因引起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性肝病,此时需尽快去除引起梗阻的原因,恢复胆道通畅性,患者可被治愈;2、内科性原因: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严重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导致肝硬化后肝功能不全等胆汁淤积性肝病,部分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部分患者可能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如果在严格内科治疗无效时,可选择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去除病肝,给患者移植新肝脏进而恢复肝功能。如果患者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或者硬化性胆道炎,此时术后仍需口服相关药物进行治疗,但可以治愈疾病,目前肝移植技术可将胆汁淤积性肝病治愈。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