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

  •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视频)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发育均不成熟,部分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下。所以早产儿护理和喂养较为重要,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早产儿应尽早给予母乳喂养:母乳当中含有更多营养物质,并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可使早产儿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增强早产儿免疫力;若早产儿吸吮能力较差,可通过挤出母乳管饲喂养; 2、注意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接触早产儿之前需严格洗手,保持早产儿皮肤清洁,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和干燥,避免细菌侵入; 3、使早产儿处于温暖舒适环境:做好保暖对早产儿较为重要,避免出现寒冷损伤; 4、家长需注意观察早产儿呼吸、面色、反应等情况,若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面色发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
    2023-08-02
  • 早产儿血红蛋白108需要补铁吗(视频)

    早产儿血红蛋白108需要补铁吗
    临床早产儿血红蛋白108g/L需给予补铁治疗,需到专业医院请新生儿科医生指导治疗,及时给予铁剂治疗,并且定期随访复查调整补铁剂量。血红蛋白108g/L对于任何年龄段均已经可以诊断贫血,早产儿红细胞生成素能力水平低下,先天铁储备量少,血容量迅速增加,所以早产儿生理性贫血出现早,并且胎龄越小贫血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通常临床早产儿血红蛋白出生1周低于140g/L可诊断贫血,需给予治疗。 早产儿贫血预防主要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相对牛奶铁吸收率更高。早产儿随月龄增长还需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物,注意膳食合理搭配,避免牛奶过敏等情况发生。所以早产儿出现贫血,需到医院就诊进行治疗。
    2023-08-02
  • 早产儿多久度过感染关(视频)

    早产儿多久度过感染关
    早产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还有特异性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胎龄越小免疫水平越低,所以早产儿更易发生各种感染。普通轻症感染一般3天可痊愈;早产儿肺部感染最少需7-10天痊愈;早产儿败血症若无并发症一般10-14天痊愈;但严重败血症有并发症常需4-6周治疗,甚至更长。因此,早产儿感染恢复的时间需根据早产儿感染轻重、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感染疾病种类以及早产儿相关胎龄、体重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还需动态监测炎症指标变化。早产儿感染需及时有效治疗,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若患儿败血症合并化脓性脑膜炎需定期复查脑脊液,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以及复查脑脊液情况才能决定抗感染疗程。还有严重感染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需通过抗感染治疗,复查大便直到大便潜血转阴、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道炎症指标正常,此时才可停止抗感染治疗。
    2023-08-02
  •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怎么处理(视频)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怎么处理
    早产儿一旦发生脑白质损伤需早期治疗,首先需纠正脑损伤;其次需治疗原发病,进行对症治疗;还需要对早产儿以后发育水平长期追踪,若出现发育、运动或智力异常情况需及时给予干预治疗,如临床常给予物理治疗以及视听功能训练治疗等。若新生儿一旦出现脑白质损伤需到医院就诊,且配合医生治疗,给予相应康复治疗。同时家长可多陪伴新生儿进行益智游戏,培养良好睡眠生活习惯等。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大多是因脑发育不良或存在代谢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短暂,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可造成小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视听功能障碍、脑性瘫痪、认知障碍等,最主要表现是反应较差。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需要早期诊断,常采用CT、超声波进行检查,可直观发现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变换过程。
    2023-08-02
  • 早产儿脑室增宽是怎么回事(视频)

    早产儿脑室增宽是怎么回事
    早产儿胎龄较小,所以自身各项体格结构发育不成熟,正常情况下也会出现第五、六脑室增宽。另外,需注意早产儿有无脑室内出血、先天脑发育异常以及脑积水等情况,此时需完善颅脑核磁、颅脑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 一旦发现脑室增宽,需动态监测颅脑影像学变化以及密切观察新生儿神经系统症状变化情况。最好能够动态监测脑功能监护,根据脑功能监护变化情况进一步评估神经系统情况。同时观察患儿临床表现,明确新生儿有无烦躁、哭闹、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还需经常测量头围,触摸前囟门大小,注意常见体征变化。 若一旦发现存在异常需及时就诊,给予相应治疗,定期进行复查,所以早产儿脑室增宽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情况具体评估。
    2023-08-02
  • 早产儿一个月能长几斤(视频)

    早产儿一个月能长几斤
    早产儿一个月体重增长无绝对数值,存在个体化差异,与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合并症等情况存在密切关系。通常希望新生儿最低体重增长速度不能低于(10-15)g/kg·d,以此速度进行增长,早产儿体重才能追上正常足月新生儿体重增长速度。其亦为所有早产儿体重增长目标,需达到同月龄正常足月新生儿的体重增长水平。 早产儿若患有疾病会导致体重增长缓慢,出生需及时给补充营养,一般根据新生儿体重生长曲线判断体重增长是否正常、是否达到理想速度。因为每个住院的早产儿在出院时医生都会将生长曲线图交给家长,出院后需要到早产儿随访门诊或儿童保健科进行随访,儿童保健科和新生儿门诊医生会通过生长曲线图继续评估新生儿身体发育情况。
    2023-08-02
  • 34周早产儿消化不好怎么办(视频)

    34周早产儿消化不好怎么办
    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胆酸分泌少,脂肪消化吸收较差,所以早产儿易消化吸收较差。34周早产儿应尽量选择母乳喂养,母乳当中含有更多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分泌性IgA,有利于早产儿消化吸收。若母亲母乳不足应选择早产儿配方奶喂养,同时缩短喂奶间隔时间,奶量逐渐递增,另外家长不能选择普通配方奶喂养,避免出现新生儿晚发性酸中毒情况。此外若哺乳量若不能满足新生儿所需热卡,则需辅以静脉营养。 早产儿喂养与普通足月儿相同,需在哺乳后竖起轻轻拍嗝,哺乳完毕后注意先取侧卧位,避免出现呕吐、呛奶。34周新生儿胃肠发育不成熟,加奶需按需哺乳,不能加奶过量,否则易诱发NEC,即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一旦发生NEC不仅需禁饮食,重者甚至需手术治疗,可能遗留后遗症,需引起高度重视。
    2023-08-02
  • 早产儿总是使劲是为什么(视频)

    早产儿总是使劲是为什么
    早产儿总是使劲通常属于一种生理现象,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神经系统: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可通过对新生儿进行抚触促进神经系统发育解决; 2、睡眠周期转换:早产儿睡眠周期通常较短,深睡眠、浅睡眠经常转换;在转换过程当中早产儿易出现哼唧、使劲现象,属于正常现象; 3、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消化系统比足月儿发育不成熟,新生儿会出现相应扭动身体、用力的现象,同样属于正常现象; 4、生长速度快:早产儿生长发育迅速容易出现用力、抖动双臂现象,属于正常现象; 5、腹部胀气、不适:早产儿腹部胀气、腹部不适时会出现用力现象。 可通过与新生儿进行紧密皮肤接触,轻轻抚摸和按摩腹部能使新生儿感到舒服。若未缓解,需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2023-08-02
  • 为什么早产儿的体质比足月儿差(视频)

    为什么早产儿的体质比足月儿差
    早产儿体质比足月儿差,因整个新生儿期婴儿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不成熟,但早产儿更为明显。早产儿皮肤更薄嫩、更易损伤,体内分泌性IgA含量更低,容易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早产儿血-脑屏障比足月儿发育更不完善,更易患细菌性脑膜炎。 另外,早产儿的血浆当中补体水平更低,调理素活性低,多形核白细胞产生及储备均较少,趋化性以及吞噬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IgG虽然可通过胎盘,但通过量与胎龄相关,胎龄越小,早产儿体内IgG含量越低,同时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所以更易患细菌感染,尤其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早产儿细胞免疫功能比足月儿低下,所以早产儿体质比足月儿更差。 因此需做好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工作,首先做好保暖,可将早产儿放在辐射台或暖箱当中保暖,使腹壁温度维持36.5℃;其次需给予母乳喂养,母乳当含有更多免疫因子,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同时需注意做好护理,防止感染。
    2023-08-02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筛查(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筛查
    早产儿即俗称没有足月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婴儿,首先早产儿没有发育成熟就提前出生了,视网膜血管没有长到周边,同时早产儿出生时全身的部分器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一般早产儿产下后,都要放到暖箱里,由于肺功能不好,需要吸氧,等身体状况好了后再回到正常状态下,这时候他从相对高氧状态到低氧状态,处于缺氧状态,所以就发生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主要是散瞳,检查眼底。目前临床上是直接散瞳检查,这需要由眼底病大夫用眼底镜来筛查,进行记录。部分单位没有眼底病大夫,或者眼底病大夫没有此方面经验,临床上可用照相机器,放大瞳孔后进行眼底照相,将照片传给有经验的眼底病大夫进行检查,判断有没有病变,病变到几期。该筛查不是筛查一次就可以,因为早产儿没有发育成熟,所以要定期检查,观察发展方向。如果患儿情况越来越好,则不需要治疗,如果出现了病变,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错过了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可能导致终生失明。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