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皮炎

  •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痒多久能好(视频)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痒多久能好
    乳腺癌是女性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过早期治疗或者经过新辅助治疗以后,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目前采取的根治术主要是改良根治术,术后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原发灶大小、腋窝淋巴结及其它远处淋巴结转移状况考虑治疗方案。 如果腋窝淋巴结大于4个以上,则应考虑放疗。放疗应考虑针对原发病灶和淋巴结引流区进行照射,所以在放疗过程中,患者的胸壁、腋窝或者颈部可能出现放射性皮炎,如患者早期出现瘙痒,部分出现疼痛。如果放射性皮炎症状较重,如局部红肿、渗液,包括皮肤破裂,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感染。这种情况需要加用抗生素,且局部可以使用外用药,如金因肽,或者相关减轻放射性皮炎的药物。一般放疗以后,皮肤瘙痒这类皮炎,如果放疗停止以后,大部分患者半个月到1个月时间,症状会缓解,皮肤也会逐渐恢复。
    2023-08-03
  • 直肠癌放疗的副作用(视频)

    直肠癌放疗的副作用
    放疗是直肠癌重要的治疗手段,常见放疗的副反应如下: 1、局部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损、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皮损也称放射性皮炎,表现为皮肤发红,后期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放射性肠炎,表现为反复腹泻、便血,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同时灌肠,保护肠道黏膜、止血,将健康肠菌移植到放射性肠炎患者肠内,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2、全身性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反应、全身疲乏无力、体重减轻。
    2023-08-02
  • 放疗后用的皮肤膏药有哪些(视频)

    放疗后用的皮肤膏药有哪些
    体外照射放疗会对患者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放射性皮炎。根据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采取措施。轻微炎症不需处理即可自愈,若出现脱皮、溃疡等皮肤损伤,需要使用皮肤膏药预防感染。放疗后用的皮肤膏药种类较多,包括进口膏药、国产膏药、银离子膏药、硒离子膏药、芦荟膏药、中成药等,不同种类膏药,价位各异。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外用药膏,可有效预防、治疗放射皮炎。
    2023-07-30
  • 放疗性皮炎怎么治疗(视频)

    放疗性皮炎怎么治疗
    放射性皮肤炎症的治疗包括两种方式,首先是在放疗开始就使用皮肤的保护剂,避免发生放射性皮炎,通常的保护剂会非常有效,品种也很多。综合医院烧伤科有很多治疗化学、物理性皮肤烧伤的药物,都可以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的保护。如果出现了皮肤损伤,红斑期可以通过外用的药物,还有皮肤再生的保护剂,都会对皮肤具有保护甚至于治疗的作用。如果是出现水疱,可以剪除水疱,停止放疗,皮肤可能就会自行恢复正常。如果是出现溃疡,一定要停止放疗,然后换药,使伤皮组织尽快恢复正常再生。
    2023-08-02
  • 癌性疼痛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癌性疼痛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癌性疼痛的原因包括:1、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88%,如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和神经、堵塞肠道、发生病理性骨折等均可引起疼痛;2、肿瘤治疗引起的疼痛:约占11%,如乳腺癌术后引起淋巴回流不畅,导致患肢肿胀,从而引起疼痛;化疗可导致静脉炎、神经炎,也可引起疼痛;放疗可导致放射性皮炎,也会引起疼痛;3、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1%,如衰竭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压疮、溃疡、骨质疏松等,均会引起疼痛。
    2023-07-30
  • 大肠癌放疗的副作用(视频)

    大肠癌放疗的副作用
    大肠癌放疗的副作用,其实与化疗副作用有相同之处,放疗特殊局部反应的副作用是最常见的为骨髓抑制,骨髓抑制血细胞的减少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的减少等。 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出现局部反应如皮肤放射性皮炎,还有可能出现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肠炎表现腹泻、腹痛等症状,盆腔放疗可能出现生殖功能、性功能的影响。
    2023-08-02
  • 皮肤肉瘤是怎么回事(视频)

    皮肤肉瘤是怎么回事
    皮肤肉瘤又称纤维肉瘤,来源于皮肤内的成纤维细胞,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多发于中年男性,常继发于放射性皮炎、着色性干皮病、烧伤疤痕、寻常型狼疮疤痕等。最初表现有单个局限性的皮肤隆起,质硬,但可推动。病情进展后,皮损侵犯到皮下组织,瘤体与周围组织融合固定,无法推动。本病主要依据病理作出诊断,对放疗不敏感,故临床上首选手术切除,但即使切除后,仍容易复发,且复发率可超过50%。
    2023-08-02
  • 皮肤溃疡长期不愈合的原因(视频)

    皮肤溃疡长期不愈合的原因
    皮肤溃疡长期不愈合,称为皮肤慢性溃疡。皮肤慢性溃疡的原因比较多,包括恶性肿瘤,下肢静脉曲张等血管性因素。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结缔组织病、血管炎等,痛风和糖尿病等内分泌性疾病,分枝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非特异性感染。 下肢静脉曲张在早期可以通过弹力袜预防,避免长期负压,如便秘、长期憋尿等,可能减少其发病风险。若为烧伤以后出现慢性不愈合的溃疡或放疗以后,局部的放射性皮炎引起的慢性溃疡,需高度排除肿瘤的可能性。反复感染、反复化脓的溃疡,要及早去医院进行相关的病原学检查比如真菌培养、细菌培养等,有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创面的及早愈合。
    2023-08-02
  • 鼻咽癌放疗期间的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鼻咽癌放疗期间的并发症有哪些
    在鼻咽癌放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胃纳差、口干等并发症,还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低、血小板低的情况。因此在放疗期间建议患者每周前往医院进行血象复查,若发现骨髓抑制的情况,可及时进行处理。 放疗期间会出现放射性皮炎,有干性脱皮以及湿性脱皮的情况。放射性皮炎需早期干预,在放疗开始时便建议患者用专用的皮肤防护喷剂,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
    2023-08-03
  • 癌痛的发生机制(视频)

    癌痛的发生机制
    癌痛发生机制有: 1、癌症本身引起的疼痛:即癌症浸润或转移,导致相关部位膨胀或损害引起的疼痛,如肝癌患者肿瘤增大可引起上腹部剧烈疼痛、浸润肠道导致肠梗阻可引起疼痛、转移到骨骼可引起骨痛; 2、治疗引起的疼痛:即放化疗引起的疼痛,如化疗可引发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和放射性黏膜炎,另外,肿瘤手术后伤口亦可出现疼痛; 3、肿瘤并发症引起的疼痛:如褥疮;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