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 持续性房颤怎么治疗(视频)

    持续性房颤怎么治疗
    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要做动态心电图了心率情况,包括心跳速度和有无缺血。如果患者心室率比较快,房颤患者可以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减少因为快速心室率而导致心功能的下降,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发生。 对于持续性房颤的患者,重要的治疗是抗凝治疗。因为房颤患者会出现血栓形成。血栓持续形成可能会脱落,随着心脏射血导致局部器官出现梗塞性疾病,常见的如心源性脑梗塞。通常口服抗凝药治疗,抗凝药是为减少心房内血栓的发生,同时减少由此而导致的脑卒中和周围血管栓塞情况。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如果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要积极纠正心功能不全。 如果短期持续性房颤患者,建议做介入治疗,即射频消融治疗,使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少脑卒中发生。
    2023-08-01
  • 什么是持续性房颤(视频)

    什么是持续性房颤
    房颤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指持续7天以上,没有自行终止的房颤,往往需要进行药物复律、电复律等。持续性房颤可引起心脏功能下降、心肌收缩力下降,造成心衰、心律不齐、血栓等不良后果。血栓脱落后还可能造成脑栓塞、心肌梗塞等疾病。所以临床建议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2023-08-01
  • 短暂性脑缺血的饮食禁忌(视频)

    短暂性脑缺血的饮食禁忌
    短暂性脑缺血的饮食禁忌,需依据不同病因判断,常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如房颤和其他病因,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可由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引起。饮食禁忌如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低盐饮食;高血脂患者需清淡饮食,少吃油脂类食物;糖尿病患者需适当运动,少吃淀粉类或高糖类食物,控制血糖;维生素B类缺乏患者,可选择含B族维生素较多食物。
    2023-08-01
  • 如何预防短暂性脑缺血(视频)

    如何预防短暂性脑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的预防措施需针对高危因素,具体如下: 1、高龄患者:年龄60岁以上患者可就诊神经内科或脑血管专科,行脑供血动脉筛查,观察是否存在血管狭窄; 2、高血压患者:定期行颈动脉彩超、头颅磁共振或脑血流检查TCD,观察有无血管狭窄; 3、糖尿病或血脂异常患者:定期行脑供血动脉相关检查,观察有无狭窄和斑块形成; 4、房颤患者:早期针对房颤治疗,可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2023-08-01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包括: 1、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均可能引起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 2、微栓塞:患者存在房颤,房颤上的栓子脱落也可能引起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 3、血液成分改变:血液成分中的血糖、血脂、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成分异常可能引起短暂性脑缺血的发作。
    2023-08-01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视频)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病因与血管或血流动力学相关,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假说: 1、微栓子学说,颈动脉下端的斑块形成微栓子造成不稳定斑块,或小脂质颗粒脱落,阻塞远端血管供血。但因血流动力改变后,可能被冲开,或小血栓自溶; 2、心脏疾病,如房颤、恶性心律失常,有短暂性供血障碍,可能造成一过性供血不足,病人出现相关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等表现; 3、大血管狭窄,如颈动脉或椎动脉等严重狭窄。
    2023-08-01
  • 心率慢吃什么药(视频)

    心率慢吃什么药
    引起心率慢的原因较多,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缓慢心室率等。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正常健康人群,无明显症状者无需特殊处理;若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应口服心宝丸、茶碱片、阿托品等提高心率的药物;若药物治疗无效,且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黑蒙、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症状,建议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
    2023-08-01
  • 肠缺血坏死的原因(视频)

    肠缺血坏死的原因
    肠缺血坏死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肠系膜血管栓塞,如果患者存在长期动脉硬化、栓子脱落,则可以引起肠缺血、坏死; 2、心脏病、慢性房颤可以造成血栓,血栓随血液循环到肠壁血管可造成肠壁缺血坏死; 3、肠扭转后血管受到压迫,可以引起出血、坏死。肠壁坏死以后,可以引起穿孔,肠内容物漏至腹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性休克,最后引起死亡。 肠缺血坏死一旦发生,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以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延误时间越长,弥漫性腹膜炎越严重,后果越不理想。特别是房颤的患者,平常一定要注意,出现腹痛应及时就诊。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严不严重(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严不严重
    肥厚型心肌病属于相对比较严重的心肌疾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疾病,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症状,可以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由于肥厚型心肌病可以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以及心肌缺血等病理、生理改变,故患者在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导致猝死。肥厚型心肌病也是青少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小部分患者可以发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等,从而也可能会导致死亡。此外,尚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房颤、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栓塞性并发症。只有很小部分患者表现症状轻微,预期寿命和正常人群相似。 总之,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肌疾病,需要及时治疗。通过患者症状、心脏听诊,以及心脏彩超等检查,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并不困难,确定诊断以后应该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应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2023-08-01
  •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视频)

    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主要是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解剖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电图显示心室在舒张期室间隔厚度达到15mm进行临床诊断。 如果有家族肥厚型心肌病病史、猝死的情况,便可以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现在通过基因检查有助于明确遗传学异常,判断有无该类遗传因素。肥厚型心肌病最主要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比较少见。 此外,还会出现持续性心律失常,如房颤。部分患者因为心室率加快以后,出现大脑供血不足,会出现晕厥情况。这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现在通过彩超检查便可以明确。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