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

  • 胺碘酮治疗房颤吗(视频)

    胺碘酮治疗房颤吗
    胺碘酮可以治疗房颤,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针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或室性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的效果,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但患者在使用胺碘酮时,需要监测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胺碘酮的代谢半衰期较久,发挥效果较慢。部分患者在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医生可能会给予一定负荷量,给予静脉注射维持量或口服一定剂量,药物生效后2周左右再逐渐减量。胺碘酮半衰期尤为漫长,因此在体内的代谢也会较为缓慢,同时还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治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会引起QT间期延长,导致心率减慢或传导阻滞等。因此,患者如果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需在保证治疗有效的同时,注意监测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务必遵循医嘱服药,尽量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而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2023-07-31
  • 心脏房颤需要吃什么药(视频)

    心脏房颤需要吃什么药
    心房颤动的患者,通常需要服用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的药物以及预防房颤血栓形成的药物,具体如下:1、控制心室率:因为房颤的患者通常心室率偏快,在给予一定的运动量后,心室率增加更为明显。运动、日常活动之后,可能长期处于心跳过快,即心率>100次/分。此时需加用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片、比索洛尔片。如果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还可选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如果房颤合并心衰,也可选用地高辛;2、抗血栓形成:房颤的患者易形成左心房内的血栓,一旦脱落,会造成大面积的脑梗塞,所以抗血栓的治疗预防血栓的形成也有必要,可提前预防血栓形成。此时可以选用华法林和新型的抗凝药物,比如利伐沙班等药物。
    2023-07-31
  •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用什么药(视频)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用什么药
    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控制心室率:可将心房颤动的心跳减慢,常用的有倍他乐克或比索洛尔;2、预防血栓:有华法林和新兴的口服抗凝药物,如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控制心室率和抗血栓治疗;2、控制心率的节律,要将心房颤动变成窦性心律,可通过药物转律或电复律。药物转律可用普罗帕酮、胺碘酮和伊布利特(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电转律可用电除颤器;3、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治疗,可在左心房内做肺静脉的电隔离术来治疗房颤。
    2023-07-31
  • 心脏房颤病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心脏房颤病人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房颤即心房颤动,房颤为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房性心律失常。总体而言,房颤患者合并急慢性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合并免疫功能异常患者,禁忌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绝大多数患者,尤其是慢性稳定性疾病患者,房颤稳定期可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房颤患者,尤其是新发房颤或心室率特别快,正在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造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态的这类房颤患者,应暂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接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房颤,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并未得到较好控制,而呈现一种快速心室率房颤,不建议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注射,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或心室率已达标,情况较稳定的长期慢性房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应该可以进行。接受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术,如果在术后1个月内,也应暂停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如果术后1个月情况稳定,可接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
    2023-07-31
  • 房颤怎么治疗好(视频)

    房颤怎么治疗好
    房颤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老年人较多见,年轻人少见,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发生率在10%以上。房颤的治疗方法如下: 1、去除病因:如果是饮酒、甲亢或者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房颤,去除病因后如果房颤不再发作,则无需进一步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改善症状:如果没有诱因,但房颤反复发作,可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恢复正常心跳。用药无效或者药物副反应大时,可以进行导管消融,通过房颤导管消融、做肺静脉隔离,将房颤转为正常心跳; 3、栓塞预防: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及一些新型口服药物,如果患者不愿意吃药,或者药物有副反应,如出血、栓塞。特别是脑中风、脑梗塞患者,需要采用额外的治疗方法。患者心脏里一个部位称为左心耳,90%的非瓣膜性房颤血栓起源于左心耳,可进行左心耳封堵,封堵后血流进不到左心耳里,左心耳里长的血栓也不会掉出,封堵器在心脏里放6-8周,表面立体化后就不会再长血栓,也不用抗凝。外科手术,如二尖瓣、三尖瓣置换,或者冠脉搭桥,也可以将新的栓塞切除或者封闭。 总之,房颤的治疗有多种方法,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症状、血栓栓塞风险、出血风险,进行综合治疗。
    2023-07-31
  • 老年房颤抗凝治疗如何选择(视频)

    老年房颤抗凝治疗如何选择
    房颤主要危害为存在卒中风险,尤其对于年龄较大患者风险更大,房颤卒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为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若患者年龄>65岁时房颤卒中危险会比年轻患者高几倍,对于老年人而言,出现房颤后预防卒中较为重要,通常建议患者口服药物预防卒中,传统药物为华法林。华法林药物效果较好,但缺点也较为明显,即治疗窗较窄,若服用量较少时可能无效果,而服用过量后易引起出血。目前建议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剂,代谢途径以及作用机制与传统药物不同,服用时较为方便,而且出血风险也较低。此外,还可通过导管消融手术根治房颤,因引起卒中原因主要为房颤,若根治房颤后患者出现卒中风险也会逐渐降低。房颤发生血栓主要与心脏特殊结构即左心耳有关,目前存在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左心耳封堵预防卒中。
    2023-07-31
  • 心衰喘气困难怎么缓解(视频)

    心衰喘气困难怎么缓解
    心力衰竭引起喘气困难,如果想缓解,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进行处理:1、改善体位:主要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采取使患者采取放松、休息的体位,一般需要静坐,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有条件的建议吸氧;2、药物治疗:主要降低心脏负担,可以服用利尿剂、扩血管制剂、降低血压制剂等,有的患者还需要服用强心药物,使心脏收缩力适当增强;3、病因治疗:心衰的治疗包括诱因治疗和病因治疗,诱因指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下,如果合并呼吸道感染,合并房颤、心动过速、贫血等诱因时,会使心衰急性加重,需要控制感染,控制心率,避免心率过快。如果存在发烧,需要进行退烧,如果贫血严重,需要纠正贫血。病因治疗是长期治疗较为关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可能导致心脏衰竭。这时需要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供血,某些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冠心病支架、搭桥治疗,瓣膜病的外科手术或微创的介入手术治疗等。
    2023-07-31
  • 心衰病人吃地高辛好吗(视频)

    心衰病人吃地高辛好吗
    并不是所有心力衰竭病人都适合服用地高辛。适合服用地高辛的病人是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即心脏超声检查时,EF(心脏射血分数)<40%或<50%,尤其在心力衰竭急性期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时,可临时应用一段时间的地高辛,可增加心脏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需要长期服用地高辛的人群是伴有心房颤动的心力衰竭病人,尤其是EF下降的病人,可在β受体阻断剂基础上加入地高辛。其他情况不推荐长期使用地高辛,因为地高辛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而且在应用过程中需监测地高辛浓度,尤其是较瘦弱的高龄老年人以及肾功能不全病人,容易发生地高辛过量。不适合此类药物的病人,服用地高辛后并不能改善临床预后,能改善临床预后的药物,现在针对于心力衰竭的药物分为三类,尤其对于EF下降的心力衰竭,如RAAS系统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以及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其中若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RAAS系统阻滞剂更好,针对EF正常的部分心力衰竭病人,通过对症治疗和因治疗,原发病治疗很关键。
    2023-07-31
  • 心衰的早期症状(视频)

    心衰的早期症状
    心衰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心功能分级也是根据活动耐量情况进行分级,心功能Ⅰ级为正常,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便属心功能下降。若日常家务活或行走时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喘息等症状,便是心功能Ⅱ级,也属心衰早期。有慢性心脏病病史如高血压病人,近期出现血压波动以及上述症状,或有冠心病、长期房颤、心律失常、瓣膜病、心肌病的病人,出现了上述症状,便要警惕,可能出现了心功能波动、早期心衰。需积极进行干预,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可以去医院做相应检查如心脏超声,同时检查血中BNP(B型钠尿肽)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2023-07-31
  • 心肌炎怎么确诊(视频)

    心肌炎怎么确诊
    心肌炎的诊断金标准为心肌活检,但临床实施较困难,故心肌炎通常结合患者症状、检查进行综合评定。如出现胸痛、心悸、心衰症状,即活动出现喘息、睡觉无法平躺、双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具体如下: 1、心电图可能发现早搏或者房颤等心律失常表现; 2、血常规发现心肌酶学或者心肌肌钙蛋白升高,即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3、心脏超声可能发现患者心功能会有变化; 4、心脏核磁检查即能明确是不是心肌炎,以及会发生的变化。
    2023-07-31